處方覆盆子90克
沙漠肉蓯蓉
巴戟天
白龍谷
五味子
(幼鹿的)鹿茸
涪陵
天雄
續斷
山藥
白石英每個75克。
生地黃60克
菟絲子90克
蛇床子37.5克
崇高的願望
幹姜各45克。
制法十六種藥,蜜丸大如梧桐樹。
功能主要用於治療疲勞和消瘦。
用法用量15丸隨酒服用,每日2次,逐漸增加至30丸。
服藥期間註意避免生冷、不潔等腐敗食物。
節選自《備急用》第19卷
覆盆子丸-帝國醫學醫院第6卷
處方樹莓(去萼)1兩,遠誌(去心)1兩,杜仲(去皮、炒、切絲)1兩,側柏(炒、搗碎)2兩,枸杞(焙)2兩,地膚子(微焙)65433。
制作方法是細粉,山藥粉和白面酒糊成丸,大如梧桐樹。
功能:強筋骨、養精氣、明目、烏胡須。
用法用量:每次服用40-50粒,用空心溫酒送服。
摘自《帝國醫學醫院》第6卷
覆盆子丸-盛輝第98卷
藥方是覆盆子半斤,松子五個半斤,枸杞子六兩,秦皮四兩,升麻三兩,巨勝五兩,幹果五兩。
制作方法為末,生地黃汁6升,好醋半升,蜂蜜半升,酥皮7片。先將地黃汁煮十余次,藥是藥丸,大如梧桐樹。
功能主要是暖下元,翻白發。主治:風虛。
用法用量:每次服30粒,飯後送溫酒;如果不喝酒,就用水喝。
註意忌青蒿、黃花蒿、香菜、蘿蔔、大蒜。
摘自《盛輝》第98卷
覆盆子丸-十個引自醫學處方集和所有人的簡要食譜。
處方覆盆子1,五味子1,附子1,酸棗仁1,白術1,幹地黃半。
制法為末,蜜為丸,大如梧桐樹。
功能主要是補虛。主治:肝虛寒,面淡黃,肋滿,筋脈不利,腰酸背痛,消瘦無力。
用法用量:每次20粒,飯前溫酒送服。妳也可以喝米飯。
摘自《醫方集》第10卷《全民簡易食譜入門》。
覆盆子丸——《生技總錄》卷89
處方覆盆子(去萼)1兩半、巴戟天(去心)1兩半、紅薯1兩半、澤瀉1兩半、附子(炮制去皮臍)1兩半、白術(炒)1兩半、廣西。人參1、茯苓(去黑皮)1、厚樸(去糙皮姜汁炒)1、幹姜(炒姜)1、山茱萸1、阿莎麗(去嫩葉)1。炒)1兩、龍骨1兩、石斛(生根)1兩、馬兜鈴1兩、檳榔(檔)1兩、熊?1兩,熟地黃(炒)1兩,赤石脂1兩,陳曲(炒)1兩,側柏1兩,地骨皮1兩,蛇床子1兩,肉蓯蓉(無皺)。
制法為末,蜜為丸,大如梧桐樹。
功能主治使人發胖,健康。主治疲勞和腰痛,不能運動;而男子五株七傷,下元弱。
用法用量:每次服40粒,飯前溫酒送服。
節錄自《生肌通誌》(89卷)
覆盆子丸-盛輝第三卷
處方覆盆子1兩,細辛半兩,當歸半兩(檔,炒),肉桂半兩,熊?半打,五味子半打,人參半打(去掉蘆葦頭),茯苓半打,羌活半打,肉桂半打,側柏葉半打,防風半打(去掉蘆葦頭),菊花半打,枸杞半打,車前草半打,甘草半打(烤得微紅,提起)。
制法為細粉,煉蜜為丸,大如梧桐樹。
主治:肝氣不足,兩眼昏花,熱氣上沖,淚痛,兩脅脹滿,筋脈不利。
用法用量:每次30粒,送粥喝,無論何時。
註意忌酒、濕面、炒菜。
摘自《盛輝》第三卷
覆盆子丸——生肌總錄(96卷)
處方覆盆子1兩,肉蓯蓉(酒浸,切焙)1兩,黃芪(炒銼)1兩,五味子1兩,補骨脂(炒)1兩,烏藥1兩。3分,當歸(切焙)3分,白芍3分,山茱萸3分,菟絲子(酒浸3天,搗焙)2兩。
制法為末,蜜為丸,大如梧桐樹。
功能是治溫順臟氣,補月經下。主治:臟腑虛弱,腹痛,膝脛無力,關節酸痛,嗜睡,尿頻,頭暈,痰涎,背緊,飲食無味。
用法用量:每次20粒,加至30粒,飯前溫酒送服;米飯和鹽湯也有。
節選自《生肌通誌》(96卷)
覆盆子丸——生肌總錄(187卷)
處方樹莓3半(去莖)、巴戟天(穿心紫,去心)2、肉蓯蓉(酒浸,去皮切片焙幹)2、遠誌(去心)2、牛膝(酒浸1夜,焙幹)2、五味子(洗凈焙幹)。
制法為末,蜜為丸,大如梧桐樹。
主要功能是滋補肝腎,寧心益氣,聰耳明目。
用法用量:每次50粒,送空心溫酒。逐漸增加到100丸。
節選自《聖跡總錄》(卷187)
覆盆子丸——普濟方,卷226,引用衛生家寶
處方熟地2、菟絲子1、五味子1、枸杞子1、露比1、牛膝1、胡蘆巴1、黃芪1。
制法為末,蜜為丸,大如梧桐樹。
主要功能是補虛。
用法用量:每次30粒。食用前用生地黃汁煎成糊狀。每次取半勺,用酒送。
摘自《普濟方》卷226,引自《衛生家寶》
覆盆子丸-盛輝第98卷
處方覆盆子1,山藥1,石斛(去根銼)1,熟地黃1,牛膝(去苗)1,陽起石(酒沸半天,細磨,水飛過來)1。菟絲子(酒浸3天,曬幹,不搗成粉)1,蛇床子1,山茱萸1,枸杞子1,五味子1,人參1,赤石脂1。
制法為末,蜜為丸,大如梧桐樹。
功能:主要用於扶正益氣、補虛固本、強腰健足、寧五臟、保色。適應癥為五勞七傷。
用法用量:每次20粒,送空心溫酒。逐漸增加到30粒。
摘自《盛輝》第98卷
覆盆子丸——生肌總錄(185卷)
處方覆盆子(去莖)、巴戟天(去心)、五味子、肉桂(去粗皮)、紅薯、鹿茸(去毛、酥炸)、黃芪(檔)1、牛膝(泡酒、切塊、焙幹)65400。
制法為末,蜜為丸,大如梧桐樹。
主治:五毒七傷,骨髓不足。
用法用量:每次服30粒,送空心溫酒。
節錄自《生肌通誌》(卷185)
覆盆子丸——《千女兒》第19卷
處方覆盆子12分,肉蓯蓉10分,巴戟天10分,白龍骨10分,五味子10分,鹿茸10分,茯苓10分,天雄10分。
制法為末,蜜為丸,大如梧桐樹。
功能主要是補益。主治:五勞七傷,形體消瘦。
用法用量:每次服15粒,酒送服,每日2次。小心地加到30粒。
註意避免受涼變味。
摘自《千女兒》第1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