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臘八節的起源臘八節的起源和傳說

臘八節的起源臘八節的起源和傳說

早上看日歷,發現臘八節快到了。臘八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壹直都有慶祝,但是不知道臘八節的由來是什麽。臘八節的由來是什麽?讓我們壹起來看看吧!

緣起壹:紀念嶽飛

有壹種說法是抗金英雄嶽飛帶兵駐紮在朱仙鎮。此時已是九冬。嶽家軍衣食無著,饑寒交迫,百姓給嶽家軍送粥。戰士們飽餐了壹頓百姓送的“千粥”,結果大獲全勝。那是十二月的第八天。嶽飛死後,百姓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就用雜糧雜豆煮粥,然後拋諸腦後。

緣起二:牧羊女乳兒救佛

傳說佛祖釋迦牟尼曾經在深山修行多年無果,因為不吃東西瘦得跟骨頭壹樣。壹天,他在河裏洗澡,但洗完澡後,他因為虛弱無力爬回岸邊。這時壹個牧民路過,把他拉上岸,給他壹碗米飯栗子煮成的粥。吃完飯後,佛陀精神飽滿,來到菩提樹下醒來。這壹天恰好是臘月初八。此後,佛教弟子將臘八稱為“佛教開悟節”,同時,在臘八這壹天,粥被視為良藥。每年的臘八節,寺廟都會給佛祖奉上稀飯,分給世人。受此影響,中國民間逐漸形成了臘八節吃粥的習俗。

慈海持此觀點:“臘八是佛教節日。據說夏歷十二月初八是釋迦牟尼的開悟日,中國漢族地區的佛教寺廟也經常在這壹天舉行誦經等紀念活動。”

起源三:紀念明太祖朱元璋。

明朝的第壹個皇帝朱元璋在他成為皇帝之前在監獄裏呆了壹段時間。那時候又冷又餓。朱元璋在監獄的鼠洞裏挖出了壹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雜糧。他把這些東西煮成粥。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戲稱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朝南皇帝。為了紀念獄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把這壹天定為臘八節,並正式把那天吃的雜糧粥命名為臘八粥。

其他聲明

至今,人們對臘八節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除了這三種,還有“懶夫妻閑坐”、“煮粥祭神農”、“祭八蠟神”等等。只能說,臘八節的起源,代代相傳,不變的是壹種文化傳統的傳承。

臘八節的習俗禁忌

禁忌壹:臘八節不回娘家。

在壹些傳統習俗中,在壹些節日結婚是禁忌。從臘月開始,她不能見父母的第壹天就是臘八節,據說是婆婆不吉利的日子。另壹種說法:“臘八不吃媽媽的飯,祖宗吃不起”,意思是她會窮。甚至有人認為臘月初八、十八、二十八都不能在娘家過。

現在說:沒有特別忌諱,有需要可以回娘家。

禁忌二:臘月不要動。

根據風水,在農歷十二月,陰是沈重和寒冷的。如果妳搬進臘八的新房,寒冷的氣氛會擋住家裏的繁華氣氛。

現在都說:有搬家的需求,可以搬家。搬回家後,還可以邀請朋友來家裏玩玩,放松壹下。

禁忌三:吃臘八粥不是中午。

在壹些地區,吃臘八粥是禁忌。中午才吃臘八粥。壹般臘八粥都是臘八節前壹天晚上煮,第二天早上吃。如果吃不完,可以送給鄰居朋友。壹般中午以後就不吃了。還有壹種說法叫“早吃粥,明年早收糧”。

現在說:沒有特別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