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
別名青木香(本草)、木香(河北藥材)、馬奴(藏名)。
來源是菊科植物土木香的根。
植物形式的旋覆花,也被稱為黃花菜。
多年生草本,高達1.8m,全株密被短柔毛。基生葉有柄,寬橢圓形,長25 n ~ 50 cm,頂端尖銳,邊緣有不規則齒;莖生葉大,無柄,半柄,長方形,基部心形,頂端尖銳,邊緣不規則齒狀。頭腋生,黃色,直徑5 ~ 65438±00厘米;呈傘房狀花序排列,花序梗長6 ~ 12厘米;總苞半球形,直徑2.5 ~ 5厘米,總苞9 ~ 10層,外苞片多葉,橢圓形,密被短毛;內部苞片幹膜質,先端稍尖,邊緣略帶紫色;花托裸露,有斑點;邊緣舌狀花為雌花,先端3齒;中心管狀花兩性,先端5裂。瘦果長約4毫米,表面有4 ~ 5條棱,樹冠上有許多毛。花期從6月到7月。
到處都有栽培。
采初霜,葉幹時挖,除去莖葉、須根和泥土,切成段,較厚的縱向切成花瓣,曬幹。
藥材幹燥根呈圓柱形或長圓錐形,稍彎曲或扭曲,少數為不規則碎片,長10 ~ 20cm,厚0.5 ~ 2cm。表面黑褐色,有縱向皺紋和不明顯的橫向孔洞,頂部有微凹的莖痕和紅褐色葉柄殘留。根的頭部略膨大,縱向或斜向切成段或楔形,邊緣略向外。堅硬,不易折斷。切面凹凸不平,稍有角質,乳白色至黃褐色。形成層呈環狀,顏色較暗,有散在的暗褐色分泌導管,木質部紋理略呈放射狀。氣微香,味微苦,有灼燒感。最好是粗壯、堅實、芳香的。
主要產於河北。此外,浙江、四川、河南、山西、陜西、甘肅、新疆也有出產。
總狀馬兜鈴的根在新疆和西藏也被用作藥物。原植物形態與本種相似,不同的是莖常分枝,頭無柄或莖長0.5 ~ 4厘米,排列成總狀花序。藥材的根頭增大。
加工、去雜、潤制切片、幹燥。或者炒麩皮用。
性味硬而溫。
①《河北藥材》:“味硬,性寒。”
②陜西中醫記載:“苦,溫,無毒。”
③東北常用中藥材手冊:“硬,溫。”
回歸陜西中醫的經絡:“入肺、肝、脾經。”
功能:健脾和胃,行氣止痛。治療胸悶、腹脹、疼痛、嘔吐、腹瀉、痢疾和瘧疾。
①《周琦要誌》:“健胃、利尿、祛痰、驅蟲。”
②科學的民間草藥:“內服治氣管炎、百日咳:外用作防腐劑。”
③現代實用中醫:“治霍亂、腹瀉、瘧疾、結核性痢疾、慢性腸炎。”
④河北藥材:“祛風濕,降邪氣,解毒。”
⑤陜西中醫記載:“氣滯脾胃。治胸滿、腹脹、嘔吐、腹瀉、痢疾。”
⑥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健胃、行氣、止痛,治胃痛、氣滯、腹脹、疼痛。”
⑦《西藏常用中草藥》:“健脾和胃,行氣解郁,止痛安胎。治療慢性胃炎、胃腸功能紊亂、肋間神經痛、胸壁挫傷、呼吸困難。”
內服用法用量:煎服,1 ~ 3元;還是進了藥丸,散了。
宜忌《陜西中醫雜誌》:“上火口幹、咽幹、舌紅者勿用。”
提醒妳壹下,這個中草藥是從網上來的。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