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學校,北方和南方。南派往往是蘇州人做的,皮薄餡少,湯精致,蝦皮榨菜,鮮而不膩。還有薺菜包肉的大餛飩,女生比較喜歡。我經常去的那家是我婆婆和媳婦開的。生意很好,賣茶葉蛋。也很好吃很牛逼。上帝關著門去她家吃飯,貼了張紙條說她要出去旅遊,閉館壹周,只好失望而歸。北派是安徽的,湯濃味美,貨真價實。湯鍋裏總有幾塊大骨頭,壹些鮮紅的辣油和綠色的蔥花,再撒上辣椒,清香透骨。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夜,點壹碗,配上剛烤好的芝麻餅幹,充饑、禦寒、解餓,可以直接套用金聖嘆的形容:沒那麽快!
二、小煮面
小煮面的特點是不加醬油,區別於蘇式蓋面和北方陽春面。因為沒有醬油,味道清淡,所以裏面的食材和湯汁比較關鍵。最好吃的肉面是有皮有肚的面,三元巷有壹家,不知怎麽成了寡婦面,經常打車去吃。湯料豐富,類似雜燴。最有代表性的全福面至少有10種東西,蔬菜、木耳、皮、肚、豬肝、西紅柿、鵪鶉蛋、香腸、肉絲...壹鍋燉,碗特別大,湯也是多面的。調味不用油鹽,用的是壹種湯,據說是鹽水鴨煮的。別人喜歡在面上撒壹把酥脆的油渣,我沒試過。素面做的很好。像劉長興綠柳樓這樣的東西可不是吃素的。妳最好在寺廟裏吃它們。雞鳴寺和靈谷寺的蘑菇面和什錦蔬菜都很不錯。湯是用蘑菇梗和豆芽熬制的,特別鮮,沒有油花。雞鳴寺這個地方特別好。壹排古色古香的長窗,像是時光倒流,窗外是山和樹。可以喝茶送壹點。和尚自己做的素雞、五香豆、蘭花幹,都是精致美味。有壹次和壹個剛認識的朋友在下雨天喝茶,雨聲散在茶香裏,很難忘。
三、鴨血湯
這可能是南京的壹個特點。金陵人喜歡吃鴨子是不爭的事實。板鴨是最有名的,但是很難做。如果沒有煮好,就不好吃。最常見的是鹽水鴨。冬天,聰明的家庭主婦會買回鹽水鴨,用白菜煮湯。湯乳白色,醇香無味,極其美妙。連鴨子的副產品都很受歡迎,鴨頭、鴨脖、鴨胗、鴨翅、鴨腳,都是好東西。鴨血湯可能是最著名的變種。鴨血要新鮮,粉嫩。加入粉條、鴨肝、鴨腸、香菜,放在鴨湯裏煮。又香又嫩。在南京待久了就好。
第四,活珠子
這個東西很特別,其實是壹個沒孵出來的蛋。但活珠和王蛋還是有區別的,活珠是活的,王蛋沒有孵化成功,而活珠是正在孵化20天左右的蛋,味道也有很大區別。所以,街頭攤販往往不正宗。很多人都不敢吃這玩意,南京人不怕。經常有穿著時髦的漂亮姑娘蹲在街上,不管嚼不嚼,讓外人看得傻眼。吃的時候也要註意。先小心翼翼地切開壹個口子,然後把裏面的鮮汁吸出來——這壹步對於會吃的人來說必不可少,再蘸上鹽和胡椒,味道鮮美。裏面的雞肉很好吃,蛋黃很難嚼(哇,這裏不會有動物保護主義者吧?)
還有很多其他的,比如糯米蓮藕,桂花香芋苗,幹雞汁(用豆芽和豆腐煮的,真的是雞湯),五香鵪鶉蛋,梅花糕,牛肉粉絲湯,香菇蒸餃,炒田螺,等等。對了,有壹樣東西是不能錯過的,那就是南京的辣椒油,是大排檔裏的壹絕。用幹紅辣椒炒,又香又辣。有個典故,壹個美國留學生吃南京小吃,擺攤的靚女叫“辣油?”結果老美大為驚訝:南京的女生這麽開放,壹見面就“我愛妳”?所以這個麻辣油真的是南京的壹景。
想想印象最深的小吃,不過都很普通。其實我們應該吃特色菜,去夫子廟,去秦淮美麗的中山大廈,用精致的小碟小碗壹個個端上來。餃子沒有餛飩大,但比面團小,而且很細。品嘗幾十種小吃對妳來說也是壹件享受的事情。但我寧願去地攤上吃那些並不高雅的普通食物,聽著“麻辣油”清脆爽朗開放的問候。也許這就是南京小吃的精髓。認真想想,南京沒有山,沒有海,沒有特產。卻用最普通的材料,化腐朽為神奇的手段,江南人特有的壹絲不茍的思想,成就了壹群心滿意足的食客。這個,但是真的要花點功夫吧?
最好的燒燒:五臺山保齡球館對面,左中右三家店,中間那家最好。皮薄餡好,軟糯好吃!
@最正宗的皮肚面:現在皮肚面風靡壹時。雖然賣家很多,但最正宗的還不是新街口明瓦畫廊的寡婦面。肚子炸的好,泡的好,湯味很足;加上有嚼勁;最重要的是辣!妳壹定要試試!
@最好吃的鍋貼:湖南路金春鍋貼店。每次去那裏吃鍋貼都要排壹會兒隊。這家店有點歷史,值得壹試!
@最吸引人的鴨血粉絲湯:壹家叫‘回味’的連鎖店,很快就改名了。味道壹如既往的好!物美價廉,何不嘗壹嘗?
@最有味道的餛飩:南京的餛飩很不錯,尤其是過去用柴火做的小攤。現在,我很少看到了!
@最有爭議的涼粉:雖然炒涼面很好吃,但是歷史悠久的涼粉在南京人心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就口味而言,玄武門站旁邊(玄武湖附近)的幾家小攤都很不錯,用的配菜很有特色;重量的話,邁臯橋國貿商城旁邊沒人,堆了壹大碗。味道也是合理的!
@最難忘的蘑菇菜包:以前山西路肯德基旁邊的湯圓店賣的蘑菇菜包最正宗,最好吃,最難忘!
@京京京京京京京京京,皮蛋瘦肉粥!
@京京京京京京、石楠小霜、板倉重慶古橋酸菜魚!
@吃火鍋我強烈推薦楊公井的幾個川崎!
@元祖的納豆,紅蛋,龍棕,蛋糕~!
@ Joy面包店的酥餅,芋頭苗和壹個* * *套餐!
@ Ivy炒飯,中央商場對面壹條巷子裏的特色炒飯,太棒了!
@老廠餃子蛋炒飯。尹的湯包裏的雞湯!
@南大雲南路上的壹家小燒烤店,顧客很多,好評如潮!
韓復興的雞鴨胗!
@小上海的五香烤麩和鹹毛豆!
@金陵人的筍幹烤鴨肫,辣雞!
@馬老頭大盤雞!
@京京京京京京京京京京京,吃兩條黑魚,吃餃子!
@獅子橋福建平食珍珠納迪、肉燕、面條等!
@京京京京京京京京京!
@蘇果超市奧維斯葡萄蛋奶酥!
@珠江路永和豆漿的炒壹品鍋和榨菜肉絲面!
@夫子廟的涼粉!
南京煉油廠的罐面!
粵華酒店二樓的劉長興蒸餃!
南壹後門的清真餐廳和湯包店!
@小棠酸菜魚中中中中中中!
@京京京京京京京京!
@王宓街的方婆蛋糕集團店和隔壁的小吃!
@上海小吃的什錦火炬飯和生煎包!
@十字線旁邊的大胡子烤串!
@京京京京京京京京京京京京京京京京京京京京京京京京京
@傣妹的火鍋比川崎便宜!
@京京京京京京京京京京!
太平商場後面的魚香肉絲!
石楠旁邊的蘇州粉面館的什錦面(好像廚師換了,不如以前了)
劉長興的肉面!
鄭和公園對面的神仙老鴨鍋!
@面王的大骨頭!
明瓦畫廊的壹塊脆皮豆腐!
老頭蓋澆飯(連鎖滿多)
王宓街上的紅冠小吃:三黃雞、梅子年糕、海鮮面!
@夫子廟悅華酒店對面的羊肉串,有壹元壹串的,還有0,5元壹串的!太好吃了!
離詹園(夫子廟廣場門口)不遠的米線最好吃辣雞和開水。有很多全家福,但是都很好!
@火鍋,怪味最香的樓,而且也實惠。雖然貴,但是夠用!
三元巷寡婦面其實不是最好記的,是壹個離壹級挺遠的巷子裏的老太太做的。皮肚真不是蓋的!
@包子是瑞金路上那朱家莊對面的車站。有兩家,都是經營大肉包子,蔬菜包子,豆沙包子,蘿蔔絲包子。右邊的饅頭小但便宜,左邊的好吃!
@金陵大肉包,沒吃過的人真的是白來南京了。華新對面有壹家1.2元,還有壹家燒烤。妳不能忘記它!
@如果妳喜歡吃辣,就去川菜館。那裏的食物真是貪得無厭。宮保雞丁,魚香肉絲,麻辣豆腐壹直都很出名!
@砂鍋,中華門營養學校對面的巷子裏有個叫紫萱巷的地方。太棒了!
@烤魷魚就是哈羅哈對面立交橋下的那個!
@泡泡茶就是工體對面,肯德基旁邊的那家!
有兩家米粉店叫“苗嶺”,壹家在夫子廟,壹家在中山大廈旁邊的壹條巷子裏。巷子裏常年賣水果。不僅米線好吃,糖醋裏脊、水煮腰子、水煮肉片甚至土豆絲都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