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營養不良會有什麽嚴重後果?營養不良是嬰兒常有的病,原因很多。當寶寶營養不良時,家長要及時找出原因,下面寶寶營養不良的嚴重後果是什麽。
寶寶營養不良會有什麽嚴重後果?1嬰幼兒長期營養不良,主要會造成寶寶發育遲緩、身高矮小,甚至嚴重的精神萎靡、反應遲鈍、食欲不振,從而造成孩子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壹些疾病,如感冒、發燒,損害嬰幼兒的肝臟等器官。嚴重的營養不良還會導致嬰兒發育遲緩,免疫力下降,死亡率上升。如果發現嬰幼兒營養不良,
嬰兒營養不良的原因。
營養不良是指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攝入不足或吸收不良而導致的營養素缺乏。孩子營養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吃的不好或者吃的太少,可能是餓了,會導致營養不良;
有些是疾病引起的,比如有的孩子生病了,家長怕吃多了會引起嘔吐或者其他不好的癥狀,就不會讓孩子短時間吃東西。這樣做,也許病就快好了,但是營養不良的問題也會隨之而來。
寶寶長期營養不良,癥狀輕微,會使其身體長不好,長不壯,癥狀嚴重會危及生命。首先,長期營養不良會對寶寶的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影響,使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圍等都達不到標準。
二、當上述情況不能得到及時改善時,腦細胞分裂率會嚴重降低,從而導致寶寶神經調節功能紊亂,語言和反應能力遲鈍,大腦不足等癥狀。三、營養不良使寶寶體內缺乏微量元素和維生素,自身免疫力下降,使寶寶會經常感冒、口角炎、角膜炎、便秘、口臭等疾病。
所以,當寶寶出現營養不良的跡象時,家長要及時調理,正確飲食,讓寶寶盡快康復。
經過以上壹系列的解釋,我們對寶寶長期營養不良的後果有壹點了解了。壹般情況下,寶寶小的時候,身體不舒服,是無法跟父母說清楚的。此時,家長需要密切關註寶寶的飲食,最好是少食多餐,吃的食物盡量均衡,以提高寶寶的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寶寶營養不良會有什麽嚴重後果?2如果寶寶營養不良,會有壹些預警信號。
1,情緒變化
寶寶情緒低落,反應遲鈍,表情麻木,提示體內缺乏蛋白質和鐵。妳要多給寶寶吃壹些高鐵高蛋白的食物,如水產品、肉類、奶制品、畜禽血、蛋黃等。
寶寶的焦慮、恐慌、失眠、健忘,說明體內的B族維生素不足。這時候補充壹些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豆類、動物肝臟、核桃、土豆等是大有好處的。
寶寶情緒多變,發脾氣和吃太多甜食有關,醫學上稱之為“嗜糖性精神易怒”。除了減少甜食,還需要多安排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寶寶性格倔強膽小,多是由於維生素A、B、C、鈣攝入不足,應多吃動物肝臟、魚、蝦、奶、蔬菜、水果等食物。
2.異常行為
缺乏交流,行為孤僻,動作笨拙,大多是體內維生素C缺乏的結果。
行為與年齡不相稱,與同齡寶寶相比幼稚可笑,說明體內氨基酸不足,增加瘦肉、豆類、奶類、蛋類等高蛋白食物勢在必行。
晚上磨牙,手腳抽搐,容易驚醒,往往是缺鈣的信號,所以要及時增加青菜、奶制品、魚松、蝦皮等。
喜歡吃紙屑、汙垢等異物,稱為異食癖。多與鐵、鋅、錳等微量元素缺乏有關。海帶、木耳、蘑菇等。含鋅量較高,禽肉和海鮮含鋅量和錳含量較高,應該是這類寶寶的理想飲食。
3.肥胖
肥胖通常被認為是營養過剩。最新研究表明,營養過剩只是壹些胖乎乎的孩子體重增加的原因。另壹部分胖寶寶是營養不良造成的。具體來說,就是由於挑食、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導致某些“微量營養素”攝入不足。
“微量營養素”不足導致體內脂肪無法正常代謝成熱量散失,只好堆積在腹部和皮下,寶寶自然就會超重。因此,對於肥胖兒童,除了減少高脂肪食物(如肉類)的攝入,多運動外,還應增加食物的種類,做到粗糧、面粉、米飯、素食的合理搭配。
4、面部“蟲斑”
這是指出寶寶臉上的壹個或幾個色素減退,圓形或橢圓形的斑塊,起初是淡紅色,然後是淡白色,邊緣清晰,覆蓋有少量細鱗片,有輕微的瘙癢感。除了臉部,還可以看到上臂、脖子或肩膀。
民間認為這種斑點是蛔蟲寄生在嬰兒肚子裏的標誌,所以稱之為“蟲斑”。但事實並非如此。這種以淺表、幹鱗屑、淡斑為特征的變化,其實是壹種皮膚病,叫單純糠疹,源於維生素缺乏,也是營養不良的早期信號。
所以,當寶寶出現“蟲斑”時,不要因為這個就給寶寶打殺蟲劑。正確的做法是調整飲食,增加食物種類,補充維生素,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片。
寶寶營養不良會有什麽嚴重後果?3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營養不良?
1,身高體重頭圍不達標。
每次做兒童護理,醫生總會測量孩子的身高、體重、頭圍。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師柯海金表示,這三項指標是兒童體格生長發育的重要參考標準。
在3歲之前,如果營養沒有跟上,孩子的身高體重就會落後。同樣,頭圍也是壹個重要的標準。寶寶在做育兒的時候,測量頭圍是很有必要的。頭圍過大或過小都可能是疾病的信號。
所以家長要定期帶寶寶去醫院給孩子做兒童保健。如果他們發現自己的孩子在身體生長發育方面落後於同齡人,就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飲食結構。
2、反應慢,腦子不夠用。
寶寶的飲食很重要。營養不良可降低腦細胞分裂率,導致神經調節異常,引起運動和語言發育遲緩。所以,父母關心寶寶的每壹餐是有道理的。
柯海金說,當家長發現孩子近日經常出現反應遲鈍、大腦不足、健忘等現象時,要警惕營養不良可能是病因的預警信號。
3、免疫力下降,體弱多病。
當某些微量元素(如維生素、鋅、鐵等。)都有所欠缺,就會導致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的下降,使孩子容易生病和感染,如經常感冒、反復牙齦發炎、毛囊炎、口角炎、舌炎、角膜炎等。
所以有壹些寶寶不愛吃肉奶蛋。如果蛋白質攝入不足,他們很容易感冒,牙齦發炎。家長要盡量豐富孩子的飲食,想辦法讓肉更容易吃,更容易嚼,讓孩子愛上吃肉。
4、便秘、口臭
孩子的飲食還有另壹個極端,就是偏愛肉類、甜食、油炸食品,對蔬菜水果不感興趣。柯海金說,當孩子的纖維素攝入不足時,很容易使腸道蠕動變慢,引起便秘。糞便在腸內停留時間過長,會進壹步產生有害毒素,引起口臭。
所以家長不能只給孩子吃他愛吃的食物,或者給他的輔食品種過於單壹,否則容易導致偏食挑食的習慣,久而久之就會導致某種營養素的缺乏或營養不均衡,甚至引發疾病。
5.情緒是多變的
b族維生素可以通過人體神經系統的調節,間接影響人的情緒。當缺乏維生素B1時,人會變得易怒和喜怒無常。維生素B6攝入不足會導致情緒激動、嗜睡、急躁;維生素B12缺乏時,會使人行動遲緩。
嬰兒營養不良的危害
1.營養不良初期,身高沒有影響,但隨著病情加重,骨骼生長減緩,身高低於正常。輕度營養不良,精神狀態正常,但精神萎靡嚴重,反應差,體溫低,脈搏弱,食欲不振,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
血漿白蛋白明顯減少時,可出現凹陷性水腫和皮膚發亮,嚴重者可破裂感染形成慢性潰瘍。嚴重營養不良可有重要器官功能損害,如心功能下降、心音遲鈍、血壓低、脈搏慢、呼吸淺。
2.營養不良的兒童由於免疫功能低下,容易發生各種感染,如反復呼吸道感染、鵝口瘡、肺炎、肺結核、中耳炎、尿路感染等;嬰兒腹瀉往往遷延不愈,加重營養不良,形成惡性循環。營養不良可並發自發性低血糖,患兒可突然出現面色蒼白、意識不清、脈搏緩慢、呼吸暫停、體溫不升但無抽搐,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死亡。
3、嚴重營養不良可有重要器官功能損害,如心功能下降、心音遲鈍、血壓低、脈搏慢、呼吸淺等。常見的並發癥是營養性貧血和維生素缺乏,約3/4的兒童伴有缺鋅。由於免疫功能低下,他們容易受到各種感染。
同時,嬰兒期是生長速度最快的發育關鍵階段,蛋白質和能量的缺乏對其生長是致命的。嬰兒營養不良會導致免疫功能受損,增加疾病易感性和死亡率。
孩子營養不良吃什麽?
1,蘑菇粥
原料:小米50克,鮮香菇50克。
做法:先煮小米粥,取其湯,再與香菇同煮。
用法:壹日三次,連續服用有效。
食相克:小米忌與杏仁同食。
2.豬排燉蘿蔔
材料:白蘿蔔500克,排骨(大排骨)250克,鹽3克,大蔥10克。
做法:將排骨剁成3厘米的塊。將白蘿蔔切片。將排骨燉至肉無骨,再放入蘿蔔片和洋蔥燉至熟,撇去面湯上的浮油,加鹽即可食用。
食物搭配:白蘿蔔不宜與人參、西洋參同食。
3.香蕉葡萄幹牛奶
材料:牛奶30g,香蕉25g,糙米20g,葡萄幹10g,檸檬汁5g。
做法:將香蕉切成5毫米的圓片,撒上檸檬汁。將煮好的糙米倒入碗中,加入香蕉片和葡萄幹,倒入牛奶即可食用。
特別需要註意的是,營養不良的孩子要註意蛋白質的補充,多吃含蛋白質的食物,多選擇牛奶、羊奶、全脂奶粉、豆漿、瘦肉、去骨魚、蛋黃、蔬菜、水果等。健康小貼士:益腎、強筋骨、增;杏仁:杏仁不宜與板栗、豬肉、小米同食;大棗(鮮):大棗不宜與海鮮同食;核桃:核桃不能和野雞壹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