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青蒿有什麽特點?

青蒿有什麽特點?

(李賢恩)

黃花蒿又名臭蒿、苦艾、黃花蒿、細葉蒿、油蒿等。菊科蒿屬黍。全國各地都有生產。用全草入藥。全草含青蒿素、青蒿素IV、青蒿素酮、青蒿素醇、青蒿酸及其甲酯、側柏葉、石蒜黃醇、二甲基石蒜黃醇、東莨菪素、東莨菪素、香豆素、α-石竹烯、β-石竹烯、γ-石竹烯、石竹烯氧化物、枯醛、(-)-樟腦、β-味苦,微辛,性寒。具有抗瘧藥、清熱解暑的作用。用於熱病、暑熱、骨蒸勞、瘧疾、痢疾、瘡癢。

壹.形態特征

株高40-150 cm,有特殊香味。莖直立,上部分枝多,光滑無毛。葉互生,最初綠色,老時黃褐色;葉通常羽狀分三次,裂片短而薄,先端尖,頂部有微小的粉狀短柔毛,底部有微小的毛或粉狀腺點;葉軸具狹窄的翅在兩邊;葉柄基部稍微擴大以容納莖。頭部眾多,小而呈球形,呈圓錐形排列;總苞片2-3層;花均為管狀花,黃色,外層周圍雌花較少;裏面是兩性花,雄蕊5枚,聚藥。瘦果橢圓形。淺綠色,千粒重0.02—0.048克(圖16-18)。

圖16—18黃花蒿形態圖。

1.植物2。花2。生物學特性

(壹)生長發育及其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黃花蒿多生長在海拔50-300 m的丘陵地帶,特別是山村附近和丘陵谷地,600m m以上地區只有零星分布,山區丘陵比平原分布多,長勢好,平原比沿海平原分布多。喜溫暖陽光,忌水淹,不耐陰。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格,在日照充足、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和粘壤土中生長良好。在土壤貧瘠或遮蔭、生長密集的情況下,長勢較弱,植株矮小,在排水不暢的潮濕地區長勢較差。

種子發芽溫度8-25%,春季播種,3-6天發芽。子葉小而圓,12天左右會長出真葉。30天左右,株高2cm左右,有5-6片葉。在60-80天期間,側枝開始在莖生葉的葉腋中生長,在營養期有壹個總枝,在開花期有壹個二級枝。在廣州,8月初就形成了花芽,而且枝繁葉茂。9月中下旬,花開花落,葉片逐漸變黃,莖基部枝葉幹枯。10的9月下旬至6月上旬果實形成,大部分枝葉脫落,110的6月下旬種子成熟。人工培育的植物比野生植物高,枝葉繁茂,葉片中青蒿素含量較高。

(2)有效成分的動態積累

1.黃花蒿的根中不含青蒿素,莖中含有極少的青蒿素,主要存在於葉、芽、花和果實中。花和果實中的含量略低於葉,但芽中的含量高達葉的1.5倍。全株葉片含量隨生育期逐漸增加,蕾期含量最高。同壹植株上部嫩葉的含量高於下部老葉。

2.不同產地黃花蒿中有效成分含量差異明顯(表16—18),酉陽約為山東的3倍。同壹地點不同生態條件下生長的植物含量也不同(表16—19),因此宜選擇向陽的土地,合理密植,南植北種。

表16—18廈門種植的不同產地黃花蒿種子中青蒿素含量。

3.播種期也影響青蒿素的含量。在廈門,2-3月播種的青蒿素含量遠高於4-5月播種的(表16-20),應提早播種。

表16—19生態條件對青蒿素含量的影響

第三,栽培技術

(1)土地選擇和準備

選擇陽光充足、土壤肥力高的沙壤土和排水良好的環境。翻土、整平、除雜草,以20cm高、1m寬為畦埂,東西向種植,充分吸收陽光,施土雜肥或草木灰作基肥。

(2)育種方法

1 .直播

采種後播種至次年3月為宜(10-15℃)。將混有少許細砂的種子均勻撒播或條播,每畝用種量50-100 g,用細土覆蓋(以覆蓋種子),並灑水。

2.育苗移栽

可提前兩個月育苗,苗高5-10 cm時移栽。這種方法勞動強度大,壹般不適合生產。

3.自我傳播

黃花蒿種子小而豐富,發芽能力強,野外適應性強,在自然條件下可以大量繁殖。因此,去年收割時,可以留下母株自行繁殖。這種方法比較簡單,省力,產量也不低。但鑒於植物對土壤肥力的要求,也為了防治病蟲害,最好兩到三年輪作壹次,以利於提高土壤肥力和產量。

此外,無性繁殖也可以。

(3)現場管理

1.間苗

當幼苗的高度為4-5厘米時,植株之間的間距為5厘米,以使它們均勻生長。

2.松土、除草和施肥

播種後壹個月,要做第壹次松土、除草、施肥。後來視情況以人糞尿和速效肥為主。

(4)病蟲害及其防治

青蒿病蟲害較少,偶有根腐病、菌核病、蚜蟲等為害。

(5)留種。

10—11.種子成熟後收獲,曬幹或陰幹,篩選,提純,存放在通風幹燥處。

第四,收獲和加工

蕾期收獲。青蒿素是壹種倍半萜內酯類化合物,具有特殊的過氧基團,易被水分、熱量和還原性物質分解。所以采收後壹定要及時切碎曬幹,放在通風幹燥的地方。據分析,剛采收的青蒿素含量為0.61%,存放壹年後為0.48%,不宜長期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