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鰱魚的人工養殖

鰱魚的人工養殖

銀鯉

鰱魚是魚類養殖的壹種,在以養鯉魚、鯽魚、草魚、鯿魚為主的池塘中處於從屬地位,其池塘選擇與上述申請認證的主要魚類養殖類型完全壹致。

水質要求

鰱魚的水質要求與已申請認證的主鯉完全壹致。

幼苗要求

放養前,魚苗必須經過檢驗檢疫,挑選品質純正、健康無病、規格整齊的。備貨時間在5月中下旬。1.魚類飼養

魚苗放養:5月中下旬,池塘水溫穩定在18℃以上時,是放養的適宜時間。以每平方米3-5條的密度放入鰱魚和烏魚。投餵管理:魚苗入池後,主要以浮遊動物為食,以碎屑為食。

成魚養殖:魚種的規格和密度。越冬魚種規格為100-200克/條,放養密度為0.4-0.5條/㎡。

鰱魚是養魚的壹種,以鯉魚出塘的時間為準。

2.越冬管理

越冬密度:壓力池成魚、魚種的越冬密度壹般為0.3-0.6㎏/㎡。可根據池塘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越冬魚的要求:魚要無病無傷,肥滿身壯。

越冬方法:越冬池應相對清潔,保水性好,冰下水深保持在1.5m左右,並按不同規格進行池塘合並:冰凍前,全池噴灑90%晶體敵百蟲1.5-3.0kg/公頃的浮遊植物量保持在25-50 mg/L,為保持水面透明,應及時掃去冰面積雪,並把水1.在魚苗和魚種的拖運、篩選和運輸過程中應小心操作,以防止魚受傷。

2.魚苗、魚種進入唐倩,用2.0%鹽水浸泡5-10分鐘消毒;

3.高溫季節,每月用漂白粉或硫酸銅和硫酸亞鐵混合物掛袋對食品場進行消毒。

4.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劑調節水質,提高魚類免疫力;5.死魚要及時撈出,深埋。

6.魚病治療。

常見疾病

致病鰓黴菌

癥狀:病魚不進食,遊動緩慢,鰓充血出血,鰓瓣有點充血,失去正常的鮮紅色,變成粉紅色或蒼白色。嚴重時鰓絲壞死,影響呼吸功能,導致病魚死亡。

預防和控制方法:

1.徹底清潔和消毒池塘,保持水質清潔,防止水質惡化。

2.培養水質需要施用發酵腐熟的有機肥,不適合生施。3.病池應迅速註滿清水,改善水質,或將病魚轉移到水質新鮮幹凈的池塘中。

全塘噴灑4.20-30 mg/L生石灰,可降低水中有機物含量,改善水質。

斑點亞種

病原體:嗜水氣單胞菌和溫和氣單胞菌。

癥狀:病魚背鰭後體表出現近似圓形紅斑,病竈處鱗片脫落,最終形成潰瘍甚至露出骨骼或內臟。

預防和控制方法:

1.因為食草動物(如牛、羊)的排泄物是單個細菌的滋生地,所以在魚塘施用生石灰時必須混合並充分發酵,腐爛後才能施用,以防病原體進入。

2.魚種過塘時,可用2%鹽溶液浸泡5-10分鐘,可有效預防該病。

3.生病時使用外用消毒劑。外部消毒:全池溢出細菌毒素0.5ppm或二溴海因0.3ppm。

指環蟲病

病原體:指環蟲

癥狀:病情嚴重時,病魚鰓絲腫脹,粘液增多,呼吸困難,可導致魚苗大量死亡。

預防和控制方法:

1.90%晶體敵百蟲0.3-0.7ppm全池溢出。

2.全池按130ml-170ml/畝/米掃蟲,病情嚴重時隔天再用壹次。

鰱魚的白喉

雙翅目屬於雙翅目,裂頭蟲科。第壹中間宿主是橈足類,第二中間宿主是魚類,最後宿主是食魚鳥類。過去壹些大中型水庫中偶有鯽魚和野生雜魚,且常集中感染,有蔓延趨勢。主要對壹齡鰱魚種造成較大危害,在池塘中感染率最高可達92%。感染強度最高時,每條鰱魚體腔內有13個裂頭蚴。病魚越冬死亡率最高為84%。但感染情況每年有所不同,主要與水環境的變化(幹旱導致水域面積減少)和水禽的活動有關。本文分析了該病的成因,並提出了防治對策。

首先,病魚的癥狀

從外面看,病鰱魚腹部局部腫脹、膨出。早春解凍後,它的體質明顯消瘦,腹部膨脹得更明顯,腹肌也極其單薄。用力擠壓腹部,可從胸鰭鉆出裂頭蚴。大多數病魚在運輸過程中死亡,只有少數存活下來。雙翅目的易感寄主主要是鰱魚類,而被鯉魚類感染的主要是舌扇舟蛾。

二、病因分析

1.靠近水庫和沼澤的池塘,或水面開闊、環境幽僻、人少的池塘,往往有許多鷺、紅嘴鷗、翠鳥等水鳥從春季到秋季在此棲息,在水庫和魚塘之間遊弋。裂頭蚴感染率多發生在大型越冬池。每年春天這些池塘的冰面融化時,生病或虛弱的魚經常在水面遊動,吸引大量水鳥捕食,帶有蟲卵的糞便排入水中,造成感染。

2.有的池塘把春苗賣完,然後註水養濺苗,因為時間緊,沒時間清池。有些池塘(有水的淺塘)冬天凍得很透,以為可以清塘,註水後很快就放夏花、魚苗。雙翅目第壹中間宿主(橈足類)成蟲能以卵越冬,休眠體數量每平方米可達數百至數百萬,往往高度集中在壹個小區域內。正是因為橈足類具有這種成體休眠適應性,所以在沒有經過醫學清洗的情況下,淡水註入魚塘後,很快就會出現相當數量的帶卵性成熟橈足類。初春,冰雪剛剛融化,冬天在壹些淺水坑裏看到大量帶卵的橈足類,這也說明橈足類能夠抵抗惡劣的環境。綜上所述,在壹些池塘中,由於不用藥物清理池塘,水中隱藏著大量的橈足類動物,為雙翅目的感染埋下了隱患。

3.根據魚苗的生物學特性,飛濺魚苗進入夏花期,食性會從輪蟲轉變為較大的浮遊動物。壹些養魚戶有意識地為下池的夏花魚苗培育壹些枝角類和橈足類。然而,如果沒有人工控制,橈足類很可能成為優勢種群。因為橈足類對吞服鉤蟲有特異性,所以如果池塘附近有帶病原體的水鳥,夏花魚苗非常容易感染雙翅目。4.壹些養魚戶從雙翅目高發區購買感染了裂頭蚴的夏花魚苗。即使當地不具備發生絳蟲病的條件,但魚苗已經吞食了感染了原尾蚴的橈足類,在魚體腔內發育成裂頭蚴,同時排出體外,導致苗池內雙翅目大量感染。

三、防控對策

首先要把魚苗養好。如果魚苗是從外地運來的,首先要調查苗種供應單位是否有絳蟲病史。如果是自己養殖夏花魚苗,當地有絳蟲史,或者有水禽活動,那麽在飛濺的魚苗進入池塘之前,就要殺死第壹中間宿主和橈足類。池塘裏的橈足類動物也應該被清除。此外,還要增強鳥類保護意識,研究不傷害最終宿主生命的有效方法,驅趕水禽。在絳蟲病多發地區,壹定要堅持用生石灰清理池塘。

常用藥物

賈重慶

主要成分及含量:大黃

性狀:黃褐色粉末,氣味芳香。

功能和用途:殺菌和殺蟲。主要用於輪蟲、斜管蟲等纖毛蟲。

用法用量:以100-200克/畝/米的比例撒於全池,使用1-2次。

戒斷期:30天

昆蟲清掃

主要成分及含量:2.5%二硫氰甲基烷烴。

性狀:棕色液體。

功能和用途:殺菌和殺蟲。主要用於纖毛蟲、蠕蟲等魚類寄生蟲。

用法用量:發病時,加入130ml-170ml/ mu/m的水,潑灑全池。病情嚴重時可以隔天再用。

註意:使用前後四天內不要使用其他殺蟲劑或殺菌劑。

停藥期:30天細菌毒素。

主要成分及含量:亞氯酸鈉,80%。

性狀:白色粉末或顆粒。

功能和用途:殺菌和殺蟲。主要用於出血病、爛鰓病、腸炎、豎鱗病、水黴病等。

用法用量:發病時全池噴灑0.37-0.5ppm水。病情嚴重時可以隔天再用。

註意事項:A、B兩種藥液露天混合,現配即用。

提款期:10天。

富溴海因

主要成分及含量:二溴海因,30%。

描述:白色粉末

功能和用途:滅菌器。主要用於出血病、爛鰓病、腸炎、豎鱗病、水黴病等。

用法用量:發病時全池噴灑0.3ppm水。病情嚴重時,加倍使用或連續使用2天。

停藥期:釣魚前10天。

伊水笙蘇

主要成分及含量:芽孢桿菌、光合細菌、硝化細菌、固氮菌等。活菌數>;700億/克。

描述:灰褐色粉末

功能與用途:水質改善藥物。去除養殖水中的有機汙染物、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增加水中溶解氧,調節PH值。

用法用量:根據水質惡化情況,每畝用200 -300克水浸泡1米,然後濺滿池。

註意事項:使用時不要與消毒劑或殺蟲劑混用;消毒劑在應用前後3天內不得使用。用水浸泡時間為1-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