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普通話考試命題說話題目及範文:談談美食篇壹
我並不是壹個美食家,但是我是壹個對吃很講究的人,我從不亂吃東西,我吃東西是從健康的角度來思考的,只要是對身體健康有利的東西,不管是好吃還是不好吃,我都要吃,而且我在飲食的過程中還會註意各種膳食的合理搭配,比如:肉類與素菜的搭配呀,水果與雜糧相配合呀等等,此刻許多人都在追求所謂的綠色食品,這證明人們對美食的要求已經上升到了對健康有利的概念了。
我吃東西也講求變化,就算是再好吃的美食,要是天天重復吃,也不會覺得好吃了,有些東西偶爾難得吃上壹兩回的時候,那才算好吃,畢竟物以稀為貴吧。
中國的飲食文化是極為豐富的,各地都有獨特的美食。而在西安,羊肉泡饃就成了妳務必品嘗的佳肴之壹。
羊肉泡饃無論做法還是吃法都是很講究的。制作時先將優質羊肉洗好切成片,再加以各種佐料大火煮爛。這時,店家會給妳壹個大碗和兩個饃。
吃羊肉泡饃最主要的就是掰饃,越細越好,泡起來才更入味,通常黃豆打小就能夠了。之後將滾燙的羊肉湯倒入碗中,同時配以蔥末、香菜、粉絲、鹽、味精和地道的陜西油潑辣子,壹碗羊肉泡饃就完成了。
看著這碗羊肉泡饃,就像壹件完美而又傑出的藝術品。紅紅的辣子油漂浮在湯上、灰蒙蒙的羊肉、翠綠的香菜和蔥末、晶瑩剔透的粉絲、雪白的饃,真令人賞心悅目。看著看著我仿佛看到羊肉湯變成了大海,粉條就像層層波浪,饃塊的肉片就像星羅棋布的小島,而翠綠的蔥末就像點綴在小島上郁郁蔥蔥的樹木。
羊肉泡饃的香味也十分誘人。那濃郁的香味早就已經隨著熱氣四處彌漫,它就像壹只無形的手勾住了我的鼻子,令人垂涎三尺。
這時我也顧不上什麽紳士風度,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真是鮮、香、辣。羊肉的醇香,香菜和蔥末的清香,泡饃的柔軟筋道,油潑辣子的香辣,這就是羊肉泡饃的特色。再喝上壹口羊肉湯,真是鮮美至極!如果再配以幾顆糖蒜,就更是享受了。湯鮮而不膻,羊肉肥而不膩,泡饃細膩柔軟充滿湯的鮮美和饃原有的香味,粉條爽滑可口,這就是我對羊肉泡饃的評價。壹股腦吃完這些,全身發熱,頭上也冒汗了,總之就壹個字:爽!
羊肉泡饃不僅僅色香味形俱全,歷史也很悠久,也許是因為它是古城西安的名吃吧。羊肉泡饃早在周朝就有了,那時叫做羊羹。關於它還有壹個搞笑的傳說。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未得誌時生活貧困,流落長安街頭。壹天,他身上只剩下兩塊幹饃,十分幹硬無法下咽。壹位好心的羊肉鋪店主看他可憐就給了他壹碗滾燙的羊肉湯。趙匡胤將幹饃掰碎吃了起來,吃得渾身發熱,饑寒全消,之後他當上了皇帝,這壹美食就出了名。
羊肉泡饃如今已享有盛名,它深受北方各族人民喜愛,許多國際友人也爭先品嘗,壹飽口福。羊肉泡饃已經成為陜西小吃的代表!
2019年普通話考試命題說話題目及範文:談談美食篇二
說起餃子,能夠說大家是再熟悉但是了。在我們中國,每當逢年過節,迎親待友,總會包餃子。餃子滑潤可口,味道鮮美,寓意深刻。每年除夕之夜,在我國北方家家戶戶都會圍坐在壹齊包餃子。水餃人人都愛吃,年飯尤數餃子香。這句話代表著人們對餃子的鐘愛之情。
餃子由來已久,始於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在冬至回鄉飄過南洋時,看見不少窮困老百姓耳朵凍傷,饑寒交迫,很多人染上風寒。張仲景頓生憐憫之心,於是便在當地搭了壹個醫棚,支起壹口大鍋,用羊肉、辣椒和?寒提熱的藥材做餡,再用包成耳朵形狀,盛給窮人們吃。人們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為了感謝張仲景的善良、無私。每年的冬至和除夕,人們都要吃餃子。漸漸地,吃餃子就成了我們中國人的壹種習俗。
在不壹樣的時期,餃子的叫法也各不相同。東漢末年稱餃子為嬌耳。唐代卻稱之為湯中牢丸;元代稱為時歲角;明末稱為粉角;清朝又稱為扁食隨著歷史的發展,餃子漸漸開始變得名目繁多。如廣東的澄粉蝦餃、上海鍋貼餃、揚州的蟹黃蒸餃、山東的高湯水餃、東北的老邊餃子。四川的釧水餃等,都各有特色,受人歡迎。
餃子不僅僅好吃,而且做法獨特、簡單。首先需要將面團搓成長條,再把長條切成壹個個小塊,搟成面 皮。然後將壹些菜或肉剁碎,用油鹽醬醋等佐料調成餡。再用面 皮把餡包起來,用手把面 皮壹點點兒捏緊,這樣壹個漂亮的餃子就做好了。這些包好的餃子也是形狀各異,蘊含深意:月牙形的叫捏福;元寶形的象征著財富遍地,金銀滿屋;麥穗形的象征著新的壹年會五谷豐登看來,這小小的餃子裏也飽含著人們對完美生活的向往!
餃子可不僅僅僅是中國人的專利哦!外國的餃子也別有壹番風味。如俄國人的餃子餡有牛肉、胡蘿蔔、雞蛋、蔥頭、鹽和味精等,除此之外他們還會在餃子餡中添加壹些辣椒末,而且包的個頭很大。最個性的是他們煮餃子用的是牛骨熬成的清湯。但是,對俄國人來說,喝煮餃子湯是第壹道菜,吃餃子和是第二道菜。其他諸如匈牙利餃子、意大利餃子、朝鮮餃子等,也都很有特色,別具壹格。
看到那裏,妳必須很饞了吧!那就讓我們壹齊動手,做壹份香噴噴的餃子吧!
2019年普通話考試命題說話題目及範文:談談美食篇三
提到河南小吃,洛陽的水席、開封的包子、鄭州的燴面,是河南齊名的三大小吃。這天我就給大家簡紹壹下這:河南燴面。
這燴面,看上去賣相極好:透白的面條,配上像碧玉般的香菜。但是讓人食欲大增,還沒吃呢,哈喇子估計就要留下來了。如果再淋上辣椒油,白裏透紅,綠配紅。當藝術品展出都能夠了!
看著好看,做法嘛說簡單也不簡單,說難也不難。說白了,就是羊湯煮面,但想做好,那裏面的門道可就多了去了。
先要熬煮面用的羊湯。用羊肉和羊骨頭,配上八角、大料、草果、茴香壹齊用紗布包裹,制成調料袋,放進鍋裏煮。先用大火煮開,再用小火慢燉23小時。煮完放鹽,放在壹旁備用。煮完出鍋的羊湯,帶著壹股鮮味。還沒吃面呢,胃口都已經打開了。
之後和面。和面前要先加上壹勺鹽。之後,每揉10分鐘,就要醒20分鐘。而且要反復34次,不然面條可不會勁道。但是,這個步驟,也確實有點麻煩。面條揉完後,搟成適宜的形狀。還能夠抹壹些色拉油,增加色澤。再蓋上保鮮膜,然後再醒20分鐘。在醒面條的時候,還要準備壹些配料:羊肉、粉條、黃花菜、香菜、豆腐絲、海帶(或選用木耳)、鵪鶉蛋。
之後就要煮面了。鍋中放入熬好的羊湯,然後把羊肉、香菜等配料放入攪勻。之後放面,並加鹽調味。煮熟出鍋。壹碗美味的燴面就做好了!
吃的時候,就是壹種享受了。依照我的習慣,先把配料吃了。各種鮮味,沖入嘴中。壹下把胃口打開。之後吃面,壹口口面片帶著羊肉的鮮味入口,壹點也不覺得膩,而是很爽滑。吃碗面,再喝上壹口鮮美的羊湯。壹聲爽!脫口而出,真乃人間第壹美味!
不光是好吃,這燴面的來頭也很大。傳說,在李世民登基前,他患病落難與壹個農民家。壹個老婦人將壹頭麋鹿宰殺,燉成湯。做面條給李世民吃。他壹吃,病就好了。
怎麽樣?這就是我們河南的特色美食:燴面。各位吃貨們,動心了就趕緊找家燴面館,買壹碗大快朵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