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成語: 擢發難數是什麽意思?有什麽典故和故事?

成語: 擢發難數是什麽意思?有什麽典故和故事?

成語: 擢發難數 成語簡解 編號 : 1087 成語 : 擢發難數 註音 : ㄓㄨㄛˊ ㄈㄚˇ ㄋㄢˊ ㄕㄨˇ 漢語拼音 : zhuó fǎ nán shǔ 參考詞語 : 擢發數罪, 擢發莫數, 擢發不勝, 不可擢發, 擢發數 近義 : 罄竹難書 釋義 : 擢,拔取。「擢發難數」指把頭發拔盡,也無法用以計數所犯的罪行。形容罪狀極多,難以計數。語本《史記.卷七九.範雎蔡澤列傳.範雎》。 Emoji符號 : 擢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擢發難數”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成語詳解 典故說明 : 「擢發難數」指拔下滿頭的發來作為計量犯罪的工具卻仍不夠,形容難以計數。戰國時魏人須賈,有壹次帶著範雎出使齊國,齊襄王讓身為魏國中大夫的他苦等數月,遲遲不肯召見,反而因為賞識範雎的口才和學問,對範雎極為禮遇,送了許多財物和酒食。齊襄王此舉讓須賈非常惱怒,回到魏國後,他便指控範雎與齊國私通,有賣國的意圖,範雎因而被捕,並遭到毒打,差點兒性命不保。範雎死裏逃生後設法投奔到秦國,改名為張祿,憑著過人的才智與謀略受到秦昭王重用,成為秦國宰相。而魏國壹直以為範雎已死,完全不知道張祿便是範雎,所以在秦昭王準備發兵攻打魏國時,魏王便派了須賈到秦國和談。須賈到了秦國後,範雎故意穿得破破爛爛,假扮成壹個卑下的傭人來相見,須賈看到他雖然沒死但生活窮困,竟然大表憐惜地贈予壹件袍子。待範雎離開後,須賈才從旁人口中得知,這個昔日遭他陷害的人其實就是當今秦相張祿,須賈又是驚訝,又是惶恐地趕緊登門謝罪。他壹到範雎的府第前,便把上衣脫掉,從門口壹路膝行至範雎跟前,以頭叩地說:「我萬萬沒想到您能夠登上如此高位,我自知罪該萬死,今天是生是死就由您決定吧!」範雎故意反問:「妳有多少罪狀啊?」須賈回道:「我的罪狀太多了,恐怕即使把頭發全部拔下,都還不夠用來計數我的罪行。」後來「擢發難數」這句成語就從這裏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罪狀極多,難以計數。 典源 : 《史記.卷七九.範雎蔡澤列傳.範雎》範雎既相秦,秦號曰張祿,而魏不知,以為範雎已死久矣。魏聞秦且東伐韓、魏,魏使須賈於秦……須賈大驚,自知見賣,乃肉袒行,因門下人謝罪。於是範雎盛帷帳,侍者甚眾,見之。須賈頓首言死罪,曰:「賈不意君能自致於青雲之上,賈不敢復讀天下之書,不敢復與天下之事。賈有湯鑊之罪,請自屏於胡貉之地,唯君死生之!」範雎1>曰:「汝罪有幾?」曰:「擢賈2>之發以續賈之罪,尚未足。」 〔註解〕 (1)範雎:西元前??前225,字叔。戰國時策士,魏人,善口辯,以遠交近攻的策略遊說秦昭王,昭王悅,官拜秦相,封應侯。雎,音ㄐㄩ。 (2)賈:須賈,戰國時魏國中大夫,生卒年不詳。 書證 : 01.《唐大詔令集.卷壹二五.政事.平亂下.平潞州德音》:「脅從百姓,殘忍壹方,積惡成殃,擢發難數。」 02.《舊唐書.卷壹四○.劉辟列傳》:「師徒所至,燒劫無遺,千紀之辜,擢發難數。」 03.清.李颙《二曲集.卷壹三.關中書院會約》:「颙本昏謬庸人,千破萬綻,擢發難數,既非卓品,又無實學,冒昧處此,靦顏實甚。」 04.《聊齋誌異.卷四.續黃粱》:「不思捐軀摩頂,以報萬壹;反恣胸臆,擅作威福。可死之罪,擢發難數!」 05.《野叟曝言.第七五回》:「秦檜之罪,擢發難數,誠被施全刺死,而生啖其肉,何快如之?」 用法說明 : 語義說明形容罪狀極多,難以計數。 使用類別用在「罪惡深重」的表述上。 例  句 <01>這群強盜的罪行累累,擢發難數。 <02>侵略者所犯的暴行擢發難數,令人痛恨不已。 <03>法官用嚴厲的刑罰來懲處他擢發難數的罪行。 <04>那個年輕人犯下的罪狀擢發難數,讓他的父母親羞愧不已。 <05>十九世紀帝國主義的侵略暴行擢發難數,人民無不恨之入骨。 <06>這個通緝犯的罪行擢發難數,每個人都希望能早日將他繩之以法。 成語接龍

“數”字開頭的成語

“擢”字開頭的成語

“數”字結尾的成語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擢發難數。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擢發難數”分成的單字詳解:

擢, 發, 難, 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