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種苗繁殖
1.苗床建設:穿心蓮種子較細,幼苗出土能力較差。要深翻苗床地2-3遍,打碎土塊,然後去畦,每30平方米苗床施200公斤充分發酵腐熟的糞肥,糞土充分混合平整畦面。
2.播種時間:穿心蓮的播種時間選在清明節前後。播種前用40~45℃溫水浸泡65,438±0 ~ 2天(或用細砂拌種,刮種皮處理)。播種時,把種子撿起來與草木灰混合,然後種在苗床上,蓋上3毫米左右厚的細土,立即用噴霧器噴灑,使土壤濕潤。
3.苗床管理:播種後覆蓋農膜,用稻草覆蓋農膜,保溫保濕。適宜的播種量為每30m2苗床50 ~ 60g(培育的苗數為1 ~ 2mu田即可種植)。苗床發芽50%~70%時,立即剝下農膜和稭稈,出苗後澆水,每7天澆壹次水,促進幼苗快速生長。
二、田間整地
1.選地:移栽前,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山區作為移栽地。
2.施足基肥:深翻田地,每畝施腐熟豬糞2000公斤,鈣鎂磷肥20公斤作基肥,然後耙平,做出寬120 ~ 130厘米,高15 ~ 20厘米的畦埂,在田地四周開30厘米深的排水溝。
第三,移植和種植
1.帶土移栽:1個月後,穿心蓮苗高10 cm,待長出4~5對真葉時即可移栽到栽培地。移栽前壹天,苗圃地要澆透,苗床要選壯苗,帶土移栽。株距2020 cm左右,每畝要種654.38+0.2萬株。
2.苗木管理:苗木移栽壹周後,澆壹次淡糞水,促進定根生長。
第四,現場管理
1,水分管理:穿心蓮怕濕怕幹,對水分反應敏感,要時刻保持濕潤,但不能過濕。苗木管理的重點是保持壟面濕潤。如果移植後沒有下雨,每天澆水1~2次。延遲出苗後,仍需保持地面濕潤,每3~7天澆壹次水。
2.合理追肥:穿心蓮生產需要大量氮肥,追肥壹定要及時。壹般需要追肥3次。緩苗後,每畝加3000斤用水稀釋的人糞或10斤尿素催苗。以後每20~30天追肥壹次,每畝用硫酸銨15 ~ 20kg或其他氮肥。植物壟斷後,灌溉時可以用水施肥。
3、打頂覆土:穿心蓮入藥,苗高約30厘米,可打頂促進側芽生長。同時結合中耕培土除草,防止倒伏。如果要留種,不需要在盛開的時候去頂,同時去掉不能結果的花序。
五、病蟲害防治
1,猝倒病,1~2對真葉期,可降低土壤水分,用50%多菌靈處理土壤,或用1000倍液灌溉病區。
2.真葉2~3對時,發生猝倒病,可控制溫度,註意通風,加強苗床管理。
3.黑莖病發生在成蟲期,可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排除積水,禁止連作,發病期用50%多菌靈1000倍液噴灑或澆灌病區,也有疫病、病毒病等病害。
4.害蟲包括棉鈴蟲和昆蟲害蟲。
六、收獲與加工
穿心蓮長到出芽期即可采收。采收時,可用鐮刀在莖基部2~3節處采收,晾幹。栽培穿心蓮壹年可收獲兩次,畝產500-800斤。幹燥後的穿心蓮制品幹燥、綠色、多葉、無雜質、無黴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