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分:木香、砂仁、人參、茯苓、白術(炒)、甘草(炒)、陳皮、半夏(制)、生姜。
【主治】益氣健脾,行氣化痰。主治:脾胃氣虛,痰阻氣滯。
癥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打嗝,腹脹或脘腹疼痛,嘔吐腹瀉,舌淡,舌苔厚膩,脈弱。
香砂劉軍丸方藥解析——以四君子湯(由人參、茯苓、白術、甘草組成)為基礎,適用範圍更廣,脾虛者皆可用。而且方中重用茯苓、白術,功效重在祛濕。壹般多用於身體濕氣重,脾胃虛弱,表現為四肢沈重,飲食不節,痰多或脘腹隱隱脹滿者。因其祛濕能力強,孕婦禁用。
香砂養胃丸
主要成分:木香、砂仁、茯苓、白術、甘草、陳皮、半夏(制)、藿香、厚樸(姜制)、枳實(炒)、豆蔻(去殼)、香附(醋制)。
主治:暖胃、祛濕、行氣。主治:胃陽不足,濕阻氣滯所致的胃脘脹痛。
癥狀和表現:胃部輕度疼痛,腹脹,嘔吐有酸水,感到饑餓有空虛和燒灼感,不思飲食,四肢疲乏無力等。
香砂養胃丸的組方分析——適用於寒涼飲食引起的胃脘痛患者:或因情誌失調而出現胃痛、胃脘脹滿、口淡、食少或腹脹者。
其組成是在香砂劉軍丸的基礎上,去掉了補元氣的人參,加入了香溫的藿香、厚樸、豆蔻、枳實、香附,健脾祛濕。但總的來說,本方偏溫,健脾祛濕作用弱於香砂劉軍丸,但行氣作用較強。因為這個食譜傾向於溫燥,不適合胃灼熱口幹的人。
沈淩白術粉
主料:人參、茯苓、白術(炒)、白扁豆(炒)、山藥(炒)、甘草(炒)、蓮子肉(去皮)、砂仁、薏苡仁、桔梗(炒)、大棗(湯劑需自備或可用水代替)。
【主治】益氣健脾,燥濕止瀉。主治:脾虛濕盛證、肺虛痰濕證。
癥狀:
1.脾虛濕盛證,表現為消化不良、胸腹脹滿、腸鳴腹瀉、四肢無力、形體消瘦、面色黃暗、舌淡、舌苔白膩、脈弱;
2.肺虛痰濕證,表現為神疲乏力、胸悶氣短、氣短、咳嗽、痰多質薄、舌質淡、舌苔薄白、脈弱。
沈淩白術散方藥解析——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入蓮子、白扁豆、山藥、薏苡仁等藥物。其益氣健脾、固澀滲濕的作用強於前兩藥,但行氣作用較弱,故臨床多用於脾虛泄瀉及婦女帶下,尤其是脾虛濕盛泄瀉,不論水谷。其成分中,桔梗有升中益氣、補肺氣的作用,所以也可用於食用寒涼或粘稠之品後易腹瀉的人,或抵抗力差易感冒的人。所以更適合脾虛泄瀉患者,以及肺氣虛、咳嗽痰多者食用。本方性微溫燥,脾胃濕熱證患者慎用;陰虛火旺者慎用;高血壓、寒熱證患者請勿使用;孕婦不宜使用。
三種藥物均適用於脾虛濕盛者。
香砂劉軍丸、香砂養胃丸、沈淩白術散均可治療脾胃虛弱、痰濕內盛型消化不良。砂仁、茯苓、白術、甘草為其* * *藥,均可健脾益氣化痰,適用於面色發白、食欲不振、四肢沈重、脾虛濕盛或痰濕狀態者。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香砂劉軍丸具有調節消化液分泌、調節胃腸功能、抗潰瘍、抑菌、利膽等作用。香砂養胃丸具有較強的抑菌作用,能增加膽汁分泌,松弛Oddi括約肌,降低膽囊壓力。參苓白術散具有保護胃粘膜、抗心肌缺血、抗肝損傷、抗腫瘤、抗炎、增強免疫力、抑制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等作用。適用於慢性結腸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膽囊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臨床表現符合中醫脾虛辨證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