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明珠
慈禧太後死後,葬於清東陵丁咚陵。隨她陪葬的珍寶不計其數,包括慈禧太後口中所含的著名夜明珠。1928年,軍閥孫殿英盜走了它,然後它被轉移到宋美齡,然後它就消失了。
2.翡翠西瓜
有兩個翡翠西瓜。它們的皮是綠色的,表面有深綠色的條紋,瓜裏的黑色種子和紅色果肉清晰可見。慈禧太後專門為這個翡翠西瓜做了壹個精致的盒子,派專人24小時守候。
3.翡翠卷心菜
玉白菜名聲很大,慈禧太後最愛它的顏色。它的工藝非常復雜,即使用現在的機器也很難制造出來。它的形狀很嫩,有綠色的葉子和白色的心。壹只眼睛和脖子都凸出來、翅膀撲動的綠色蛞蝓落在綠色的梗上。此外,它還伴隨著兩只黃色和紅色的黃蜂。
整體制作精細生動,葉間有壹種自然古雅的詩意感。在當時生產工業不發達的清朝,能有這樣的寶藏,簡直是天人之作。現在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是鎮館之寶。它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無價的。
4.東坡肉石
東坡肉石又叫紅燒肉石,因其天然未雕琢,形狀顏色與肉極為相似,故有此名。目前是臺北故宮的三寶之壹,出自慈禧太後的陵墓。
壹看就是壹塊剛煮好的東坡肉。不了解它的人往往會被它巧妙的構思和精湛的雕刻工藝所驚嘆。不過沒有經過雕琢,是天然玉石。它的顏色和質地都是自然形成的。它的肉質層次分明,紋理清晰,甚至可以看到豬皮上的毛孔。稱之為天下第壹也不為過。
5.九玲瓏白玉寶塔
在所有隨慈禧太後陪葬的珍寶中,最有價值的是九玲瓏白玉寶塔,用羊脂白玉雕成。它有13層八角形,整個身體分為三個部分:壹個塔基礎,兩個塔和三個寶塔。
它的雕刻精美生動,其中最精美的地方屬於塔身。塔身雕有門窗匾額,門窗旁有金剛力士。透過門窗,還能看到24個佛龕,312尊佛像。
全塔白玉無瑕,無半點汙漬瑕疵,頂端煙雲流轉,蔚為奇觀。然而最令人遺憾的是,這座價值連城的白玉寶塔至今下落不明,相關記載也不多。
6.紅珊瑚樹
俗話說“千年珊瑚萬年紅”,珊瑚是珠寶中唯壹活的千年精靈。由於稀缺性高,價格高,是世界公認的三大有機寶石之壹。慈禧太後特別喜歡壹棵大珊瑚樹,樹上開滿了小櫻花樹,綠莖、綠葉、紅果,嬌艷欲滴,異常鮮艷。
為了讓這棵神仙樹更加栩栩如生,還在上面放了壹只鑲有珍珠玉石的斑翠鳥。慈禧太後下葬的時候,紅珊瑚樹就放在遺體的右下方,可惜,至今下落不明。
7.達拉尼的被子
《達拉尼經》是密宗佛教的壹篇宗教文章,是慈禧生前專門準備的,用於死後蓋屍,幫助慈禧翻身。全部由金線撚制,特殊工藝制作而成,用820顆珍珠裝飾,三米見方,上面約有20000個漢字,分布在佛經、佛像、佛塔、圖案等各處。
1928年,孫殿英盜走慈禧墓,留下達拉尼的被子。直到1979慈禧地宮對外開放後,才得以修復裝裱。壹個人完成這麽大壹塊布料,需要幾年的時間,而且必須保證高超的質量,再加上它的文物價值,可謂無價。
8.玉蓮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權力與大小的密切關系是很受重視的。例如,“璽”通常是皇帝的象征,所以“電氣石”的諧音只是“避邪”,這意味著壹切都是吉祥的。
事實上,“碧璽”不僅是帝王的專屬,也是慈禧太後的枕邊之寶。據古書記載,慈禧晚年命人用玉雕刻了壹件精美的器物,命名為“玉蓮”,重約5092克。慈禧死後,這朵玉蓮作為陪葬品被放入墓中。
9.九峰關
慈禧太後的九鳳冠極盡奢華,死後隨葬。上面有九個金鳳凰飾品,每個鳳凰嘴裏都有壹顆夜明珠。其中壹個最大,其他八個較小,每壹個都是無價之寶。
它能在黑暗中發出藍光,在光明中又會恢復原狀。可惜東陵被盜,這件稀世國寶毀於壹旦,夜明珠也散落民間。
10,玉藕
玉藕是慈禧太後最喜歡的物件之壹。據有關歷史文獻記載,慈禧晚年經常睡不著覺,於是貼身太監李就把這個玉藕送給了她。玉蓮藕摸起來很滑,慈禧拿到手後愛不釋手。她必須每晚帶著它在入睡前觸摸它。
雖然慈禧陵墓裏的大部分東西都被孫殿英在1928偷走了,但他舍不得把這根玉藕送人。然而,這種玉藕從此銷聲匿跡。不知道是毀於戰亂還是流向了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