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地址是什麽?合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地址是什麽?
合肥政務新區政務環路88號(可乘坐129路、166路公交車在“市政務辦公區”下車)。
合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地址是什麽?
政務新區政務環路88號
就是政務中心大樓旁邊西北角的那棟樓。
乘坐公交129、166到市行政辦公區(東),往回走300米。
合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地址是什麽?
網頁鏈接
合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合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合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責
1.貫徹國家、省、市有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起草有關地方性法規草案,制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規劃和政策,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2.制定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流動政策,建立統壹規範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
3.貫徹執行國家養老保險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負責全市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發放。審核發放死亡退休人員喪葬撫恤金和遺屬困難補助。
4 .負責全市社會保險登記。負責參保單位和個人的申報和審核。負責擴大社會保險。負責社會保險費的征繳和結算。
6.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收入分配的相關政策,建立企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制定企事業單位人員福利和退休的相關政策。
6 .負責全市因工和因病、非因工負傷職工的傷殘鑒定。
7 .綜合協調、歸口管理全市引進國外智力工作,制定引進國外智力工作規劃和相關政策措施。
8 .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全市農民工工作的綜合性政策和規劃,推動農民工相關政策的落實,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9.統籌制定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相關制度措施和勞動關系相關政策,完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監督落實企業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工作時間、休假和特殊勞動保護等制度。組織實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監察和爭議仲裁,協調勞動者維權,依法查處重大案件。
10.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寶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地址是什麽?
寶雞陳倉園市民中心
電話:0917-3901900
淄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地址是什麽?
聯通路與南京路交叉口,門牌上的名字是:淄博市政府第二綜合辦公樓。離義烏小商品城很近,在它的西北位置。可以坐88路,159,也可以從汽車站坐138到義烏小商品城,再打車到6元。
武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地址
武清區楊村永陽西路106號。
遼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地址
新華南路!護城河往南向西300米!
以起步價在市內任何地方打車!
有15路公交車經過!
錦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地址
地址:遼寧省錦州市淩河區雲菲街7110號。
電話:3147286
求表揚
揭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地址是什麽?
揭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地址:揭陽市東山區蓮花大道東側。
瀘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地址
撥打電話114。
如何將揭陽社保轉移到外地,異地社保轉移到揭陽網上辦理社保卡。在異地調動的過程中,申請是第壹步。如何辦理社保卡異地轉移,很多人都不知道。以下是我在本網站整理的社保異地轉移的流程,僅供參考。
處理條件
職工從省級社會保險統籌單位轉出後,由省社保局出具《參保證明》到轉入地社保機構申請轉移社會保險關系。
搬運材料
轉出省外
申請簽發跨省《保險憑證》,應當出示本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委托他人代理的,提供被保險人身份證復印件、委托人身份證復印件及授權委托書原件。
轉出省外
參保人在省內申請開具《參保證明》,憑本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委托他人代理的,提供被保險人身份證復印件、委托人身份證復印件及授權委托書原件。
處理過程
單位應先在地稅部門辦理減員手續,減員後的次日再向省社保局申請開具《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證明》,交轉入地社保機構辦理轉移手續。
處理時限和成本
辦理時間:40個工作日(不含轉出地社保機構工作時間)
手續費:免費。
搬運地點
揭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地址:蓮花大道北段東側
電話:0663-8232912
註:異地社保轉揭陽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在本人戶籍所在地區社保局辦理。
揭陽市社保局電話揭陽市社保局電話:0663-8218151。
揭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揭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是揭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是揭陽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門。為正處級,內設機構包括辦公室、綜合規劃部、法律部、財政與資金監管部、信息管理部、就業促進部、人才部、養老保險部、工傷與失業保險部、事業單位人事管理部。位於揭陽市蓮花大道北段東側,聯系電話0663-8218151。
主要職責
1.貫徹落實揭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政策法規。研究起草相關規範性文件,制定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規劃和政策,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2.制定全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流動政策,建立統壹規範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
3、負責促進就業創業,制定就業創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完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牽頭制定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完善就業援助體系。建立全員職業培訓制度,完善技能職業資格制度,負責技工院校管理。會同有關部門制定高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的培養和激勵政策。
4、會同有關部門制定農民工服務管理的綜合政策和規劃,推動相關政策落實,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