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家鄉有哪些特產,了解嘉興特產與自然環境、地域文化的關系。
2、感受家鄉特產的豐富,激起學生愛家鄉的情感。
3、培養搜集和處理材料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多渠道搜集家鄉特產資料,知道家鄉的特產,了解嘉興特產與自然環境、地域文化的關系。
難點:感受家鄉特產的豐富,激起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過程:
壹、設置情境,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壹定還記得吧,去年,我們學校和英國的普利茅斯的壹所學校結對了,當時結對時,我們校長出了壹個謎語考考這位外國的老師,這可把不會說中國話的外教難倒了,咱來幫個忙,行嗎?
1、教師出示謎語:四角四邊長,箬葉身上穿,解帶脫衣裳,壹口壹個香。
師:這個謎語壹定難不倒妳們,答案是粽子,說起粽子,咱嘉興可是有壹個響當當的牌子:五芳齋,這也是咱家鄉人家喻戶曉的,是我們嘉興的特產。
2、說到這兒,知道什麽叫特產嗎?
3、像五芳齋粽子壹樣,因為比較特別,品質較好,受到很多人喜愛而遠近聞名的物產,我們稱為特產。
不
久後,英國的老師還將來我們嘉興,她對我們嘉興的特產非常感興趣,很想好好了解了解,回國向英國的孩子介紹我們嘉興的特產,讓他們嘗壹嘗,看壹看,讓他們
也了解咱們嘉興的風土人情。這個任務交給我們,能完成嗎?今天我們就要看看妳對嘉興的特產有哪些了解?(課件演示出示課題:家鄉特產知多少)
二、認識特產五芳齋粽子,感受特別之處
1、 說到五芳齋粽子在我們嘉興可是家喻戶曉的,吃過的舉手?
2、 妳最喜歡哪種口味的粽子,介紹介紹。
學生介紹自己喜歡吃的品種,教師順勢點撥到品種真多。
是啊,不喜歡吃肉的可以改吃豆沙、蜜棗,又是不同的享受。
肉粽,好多同學情有獨鐘呢。吃起來怎麽樣?
抹茶、排骨,又是新品種,找個時候壹定去嘗嘗。
學生介紹時教師追問妳經常吃嗎?用壹句家鄉話來誇壹誇五芳齋粽子。
(濃濃的鄉音,濃濃的家鄉情)
指名壹個外地來嘉興的同學,問問他吃粽子的感受。
小結:果然名不虛傳呢,五芳齋的粽子有那麽多的品種,味道又不錯,可以滿足不同人的需求,怪不得受到很多人的歡迎呢。他的發展規模也越來越大了。
3、了解五芳齋粽子的發展規模
(1)、了解現有規模。
師:在嘉興,妳在什麽地方看到過五芳齋專賣店?
妳外出的時候還在哪裏看到過嗎?
追問:當妳在遠離家鄉時,看到熟悉的五芳齋,甚至嘗到熟悉的味道,妳的心情怎樣?(親切,自豪的)
(2)、追溯歷史,感受發展之快。
學生交流調查到的五芳齋粽子剛剛起步的情形。
師: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從壹個流動的街頭小攤到今天遍布全國的連鎖店,從這些數據中,妳感受到了什麽?
預設:發展真快 規模越來越大 品質壹定很好 味道好 很用心思
師:正因為如此,從壹個只有十幾個人的小作坊,發展到今天遍布全國的200多個店面,在這幾十年的發展中,五芳齋還獲得了更多的榮譽。
(3)、說說五芳齋粽子獲得的榮譽。
學生介紹。
師:中國的高鐵站點、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在人潮洶湧的繁華商圈、在遊人如織的風景區,隨處都可以見到五芳齋的身影。全國粽子那麽多,為什麽獨獨五芳齋的粽子能夠走得那麽遠,能夠走進那麽多人心裏,能獲得這麽多的榮譽?妳來猜壹猜。
預設:和原料是分不開的,選用上等的葉,好米,好肉
(是啊,嘉興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土壤肥沃,優質的水稻給粽子提供了最好的原料。)
是和嘉興人的用心包分不開的。
是不斷開發新品種,不斷創新分不開的。(精益求精,不斷追求才能早就今日的五芳齋)
嘉興人的勤勞,智慧,
小結:是啊,我們禾城的土地是最早的水稻種植區,禾城的土地哺育了勤勞的嘉興人,造就了五芳齋這壹獨特的品牌,特產特產,是壹種質量,壹種品牌,壹種文化。粽子也演繹了更多的文化。
4、感受粽子文化
出示圖片:妳看我們學校原來的舞蹈《五芳齋童謠》也是取材於五芳齋粽子。舞蹈演員的足跡走遍了嘉興的大街小巷。
畫家根據粽子創作的美術作品,心靈手巧的家鄉人還把它變成了工藝品。
妳說當我們的英國客人嘗到粽子,看到那麽多的粽子文化,他們會不喜歡嗎?
三、推薦家鄉其他特產,感受特產豐富
1、師:推薦了重量級的粽子,還想推薦什麽給英國客人,把我們的調查表拿出來,以四人組為單位,把妳還想推薦的嘉興特產在組內介紹介紹,還要說說妳的推薦理由哦。。
機動:
南湖菱
1、味道好。
生吃又脆又甜,當菜吃味道更好。對於南湖菱,妳還有哪些了解?
2、知道為什麽南湖菱沒有紮手的角呀?(感受特別)
師小結:這與我們江南水鄉的水質有關,還因為勤勞的菱農們在撒種的時候就經過精心的培育,咱嘉興的南湖菱是獨壹無二的,也正因為特別,還帶來了動人的故事。誰聽說過?
師小結:味道好,又只有嘉興都有,還帶著動人的故事,果然是壹道值得推薦的特產,外國客人如果在暑假後來,就正好趕上南湖菱上市的時間,可以大飽口福了。
師:說到當菜吃,南湖菱是壹道很有嘉興特色的菜肴,咱們到時候招待客人,可以推薦些什麽特產類的菜肴呢?
七星:雪菜 在我們家,這是燒菜時經常用到的配料,特別是早餐的時候,怎麽吃也吃不厭。
斜橋榨菜: 妳們家常吃嗎?考考妳的知識,說出兩種吃法?
(看似普通,只要用心栽培,也能成為特產)
文虎醬鴨、荷葉粉蒸肉等
杭白菊 :(健康的益友,特產歷史悠久),看看,聞聞,品品。
老師現場沖泡壹杯杭白菊,請學生聞聞。
問問誰吃過?味道怎樣?(其實,杭白菊可不是普通的茶,它還是壹種藥材,對咱們的身體有益。)
誰想嘗壹嘗? (現場品茶)
師:杭白菊早先的時候只有皇帝才能喝到呢,現在我們都能喝到,因為在我們嘉興已經有好幾百年的種植歷史了。走親訪友送上壹些,帶去健康,帶去情意。英國客人如果帶點回去,我們的杭白菊走得更遠了。
西瓜:(體會特產給生活帶來快樂)
說到西瓜妳們都要流口水了,夏天的時候,是妳的最愛吧,解渴,消暑。
師:說到西瓜,給妳們看個寶貝。出示,欣賞西瓜燈圖片。
師:妳們看平湖人還在西瓜皮上雕刻了精美的花紋,西瓜皮成了漂亮的燈籠,每年的暑假,平湖都會舉辦西瓜燈節,哈哈,特產還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麽?
(娛樂,妳看西瓜,好吃好玩,還有好看,真是享受啊。英國客人趕在暑假來,壹定會陶醉。)
師(如果學生說到西瓜,到時候咱們要招待英國客人,順勢問還有什麽水果想推薦給他們嗎)
學生順勢再推薦其他水果,桃子、葡萄、蜜梨等,簡單處理。
師小結:哇,這個好,那個也好,真不知道選擇哪種了,到時就讓客人們大飽口福吧。那其他呢,還有什麽推薦?
點心類(不說到就不用了)
八珍糕、姑嫂餅 現場分發給幾位同學嘗壹嘗,味道怎樣?
推薦了水果,菜肴,點心,茶水飲料,除了吃的,還有沒有其他工藝類的特產?
烏鎮藍印花布:(特產顯示家鄉人民心靈手巧,江南水鄉特色
展示:藍印花布 模特走秀 工藝等畫面。
看到漂亮的印花布,還有印花布做的帽子、衣服、工藝品,妳為什麽這麽激動呀?印花布工人們真是心靈手巧,我們要謝謝他們帶給我們美的享受。
教師拿出藍印花布頭巾,給壹學生帶上。
桐鄉羊毛衫 嘉興絲綢 海寧皮革 (屏幕滾動播放特產的圖片)
2、推薦了這麽多富有嘉興特色的特產,吃的,用的,玩的,妳的心情怎樣?(定格在外國人品嘗等畫面)
3、 小結:聽了妳們熱情洋溢的介紹,我們的英國老師不僅知道了我們嘉興有那麽豐富的特產,而且壹定也感受到了我們嘉興人的心靈手巧,勤勞智慧。我們家鄉的特產因為嘉興人的勤勞智慧而成為家喻戶曉的產品。
四、情感提升
1、或許我們的英國客人還會選購壹些特產,帶回去和他們的孩子壹起分享,當這些特產隨著他們漂洋過海的時候,他們帶去的僅僅只是壹種商品嗎?還是?
(嘉興的文化,嘉興人的熱情好客,嘉興人的友情,江南水鄉的特色^^^^^^
2、師順接:帶著我們嘉興美味的特產,這是我們嘉興民俗的縮影,這是中外友誼的橋梁,這也蘊含著我們獨特的水鄉文化。相信英國客人壹定難忘這次特別的嘉興之旅。是的,壹方水土養育壹方人.怪不得很多來過的外地客人,忍不住誇贊嘉興文化名城、魚米之鄉,真為我們是嘉興人而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