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皮和餛飩皮,哪個更適合做蒸餃?
之前介紹過餃子皮做的蒸餃,建議用餛飩皮做。其實兩種皮都可以做蒸餃,只是餃子皮更厚。包餡後放入蒸籠,蒸餃取出時不會倒,但餛飩皮更薄。蒸餃蒸好後可能會東倒西歪,站不起來。這就是餛飩皮和餃子皮的區別。
而且餃子皮的形狀是圓形的,蒸餃剛剛好,而餛飩皮的形狀是方形的,包好後剪掉多余的邊角比較麻煩。
另外,用餃子皮蒸出來的蒸餃口感略耐嚼,而用餛飩皮蒸出來的蒸餃軟糯,幾乎感覺不到。所以我個人比較喜歡用餃子皮做蒸餃,有嚼勁,也不用擔心外觀。
蒸餃的做法:偷懶的做法,簡單的做法。
材料:圓糯米300克,香菇4朵,五花肉100克,餃子皮。
所需食材:食用油、生抽、老抽、白胡椒、鹽。
生產流程:
第壹步:將圓糯米徹底洗凈,然後加入沒過糯米5 cm以上的清水,浸泡2小時以上,然後取出瀝幹,鍋裏放壹個抽屜,上面鋪壹塊紗布,將糯米放在上面壓平,不用壓緊,大火蒸20分鐘,取出蒸熟的糯米晾涼備用。(-如果糯米量比較大,可以延長蒸的時間,可以用筷子插壹些小孔透氣。糯米不需要壓緊,防止蒸汽循環,糯米被煮。)
第二步:將蘑菇提前浸泡2小時,然後切成方塊。也可以準備壹些五花肉,切成肉末備用。(-蘑菇和五花肉不要用太多,糯米1/3就行,但是放多了會掩蓋糯米的軟糯口感。)
第三步:鍋中熱油,放入香菇和肉末,小火煸炒,使肉末油亮微黃,這樣吃起來更香。食用油不要放太多,因為五花肉本身就有油,糯米容易膩。)
第四步:加入涼糯米壹起炒,用鍋鏟打散,方便入味,然後加入適量生抽,少量老抽,適量白胡椒粉,鹽調味。如果妳不反感蝦皮的味道,可以放壹些蝦皮,把這些調料和米飯攪拌均勻,炒好後拿出來保溫。糯米和炒飯壹樣,涼了以後更適合炒。)
第五步:用搟面杖把買來的餃子皮搟薄壹點,這樣蒸餃就能包大壹點。如果妳不把它們搟薄,妳會得到壹個微型蒸餃。
第六步:取壹張薄薄的餃子皮,放入壹湯匙炒好的糯米,然後將餃子皮對折,用虎口捏緊,用另壹只手的拇指壓住糯米,讓蒸餃裏的餡料更密實,這樣蒸出來的蒸餃就不會散了。(-溫熱的糯米更好包,因為米的溫度可以讓餃子皮軟化壹點,包好後糯米會和餃子皮貼合,不會散開。第七步:將所有蒸餃包好,抽屜放入蒸籠,然後放上防粘抽屜布或油紙,將蒸餃放在上面。如果餃子皮有點幹,可以用噴壺噴點水,開大火,冷水蒸10分鐘,餃子皮就變透明了。(-如果沒有抽屜布或者油紙,可以在底部切壹個胡蘿蔔片。)
成品圖:晶瑩剔透,軟糯可口,超級好吃,皮薄餡大,肉和蘑菇的香味刺激人的味蕾,餡料軟糯微嚼,想吃嗎?
蒸餃技術總結:
(1)糯米壹定要蒸嗎?
蒸餃的糯米壹定要蒸。如果是生糯米,不粘,用餃子皮包不住,肯定會散開。不過蒸出來的糯米比較黏,可以很好的貼合餃子皮,不會散開。
(2)做多了怎麽挽回?
如果壹次吃不完,可以在短時間內放入冰箱冷藏壹晚,第二天拿出來蒸。如果需要長時間保存,建議放入冰箱冷凍,冷凍時要分格冷凍,以便隨時取用,盡早食用。
(3)糯米為什麽要蒸而不是煮?
有人跟我說,糯米為什麽不和蘑菇末壹起放在鍋裏煮?這樣不是更方便嗎?我的回答是:糯米太少的話,就在鍋裏煮,鍋底會有壹層鍋巴,吃起來會太硬。但肉沫、香菇等食材肯定不會放在鍋裏炒,最好分開煮。
炒糯米時,可以加入胡蘿蔔丁、青豆、蝦仁等。根據自己的情況。糯米的味道不固定,妳愛怎麽炒就怎麽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