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土壤覆蓋不當。苗床土壤過厚、過厚、過薄、過幹都影響幼苗的正常生長。過厚過厚的地膜容易導致出苗晚、苗歪、老苗小;如果太稀太幹,容易出現蓋苗、露苗、爬苗。播種後,苗床覆土壹般要求1.5 ~ 2厘米厚;大粒種子用2 ~ 3厘米厚的土覆蓋,播種前要給苗床澆水,出苗前後要保持苗床濕潤。
3.秧苗沒有得到及時鍛煉。出苗後鍛煉過早、時間過長,容易灼傷甚至殺死幼苗。如果煉苗太晚,時間太短,容易出現長苗、細苗。正確的方法是:種子80%出苗後,及時揭開地膜,搭好遮蔭棚,每天上午10前和下午16後煉苗,每次煉苗2小時。第壹片真葉出現後,逐漸增加硬化時間,做到好的回火但不過分,並註意防止強風直吹和強烈陽光長時間幹燥。移栽前壹周,拆除遮蔭棚,自然煉苗。
4、肥水管理,防止幼苗白長。(1)受精。苗床施用未熟有機肥易燒根、死苗;出苗後追肥過厚,過度幹旱易灼傷幼苗。註意,有機肥與苗床土的比例壹般為1: 1。壹般兩片真葉之前不宜追肥,16 pm後可噴施稀糞肥或稀沼液。壹般盡量不用化肥追肥。(2)最好保持苗床濕潤。如果高溫幹燥,每天早上10前和下午16後各澆壹次水,但每次不宜澆太多。如果長時間下雨,註意苗床周圍開溝排水。有條件的話可以搭個雨棚,晴天可以用蓋子通風除濕。(3)夏季苗溫高,生長快,幼苗易長白,要及時分苗或間隔,增加幼苗的營養面積和生長空間。如遇幼苗過度生長,可噴施40-50%矮壯素1000倍液,控制幼苗過度生長,達到莖粗葉綠的目的。
5、病蟲害都死了。高溫季節病蟲害和病毒病嚴重,要及時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勤查蟲害,防患於未然,做到早治、小治、治愈。特別是蚜蟲不僅直接危害植物,還會傳播病毒病。病蟲害具體防治措施為(1)病害。苗床常見的病害有猝倒病、炭疽病、猝倒病和疫病。常見的農藥有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或70%甲基硫菌靈1000倍,86.2%銅靈1400倍。(2)害蟲。苗期常見的害蟲有小地老虎、蚯蚓、蟋蟀等。小地老虎可以捕捉或用化學藥劑控制,捕捉可以在黎明或傍晚進行。藥劑可按每畝0.5%二嗪磷顆粒劑加入0.75 ~ 1公斤細土制成毒土,撒於苗地,或傍晚用1000倍的48%羅本溶液均勻噴灑於苗地。
6、防止暴雨和幹旱。(1)夏季經常出現雷雨、暴雨等強對流天氣。暴雨的侵蝕容易使土壤板結,淹沒苗床,不利於種子的出苗。苗床應建在高旱地,周圍排水通暢。暴雨來臨時,要采取臨時覆蓋,減少暴雨的危害。播種後如因大雨未出土種子,雨後應在苗床上進行淺中耕,防止土壤表面板結。(2)防旱。夏季陽光強烈,土壤表面水分蒸發快,容易出現苗床缺水現象。所以苗床播種時,要給腳底澆水,早晚各澆壹次,或者中午用遮陽網、草簾遮陽,減少水分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