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芽糖鍋紅棗:每次用麥芽糖60克,紅棗20枚,加適量水煮熟食用。
枸杞紅棗燜蛋:每次用枸杞20克,紅棗8枚。雞蛋煮熟後,去殼煮壹會兒,然後吃雞蛋,喝湯。
豬肝粥:豬肝100 ~ 150g(其他動物肝臟也可),粳米100g。先將豬肝洗凈切碎,與粳米壹起放入鍋中,加入1000克水和適量蔥、姜、油、鹽,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沸,制成粥。每日服用1劑,分次服用。
當歸羊肉:將山羊羊肉400克切塊,黃芪25克,黨參25克,當歸25克(用紗布袋裝),放入砂鍋內,加水1,000克,文火煨至羊肉爛爛,加生姜25克,鹽適量,常吃肉,常喝湯。
蓮子桂圓湯:蓮子桂圓肉30克,紅棗20克,冰糖適量。蓮子泡好後去皮洗凈,與桂圓肉、紅棗壹起放入砂鍋中,加水煎至酥爛,加冰糖調味。睡前喝湯吃蓮子紅棗桂圓肉,每周服用1 ~ 2次。
重度貧血患者可服用硫酸亞鐵片,每日三次,每次0.3 g,飯後服用,並配合維生素C,每次0.2 g,連續服用2 ~ 3個月,療效頗佳。
3.預防貧血的強化鐵食品
多吃綠色蔬菜和含鐵量高的食物,如蛋黃、牛肉、肝、腎、海帶、豆類等。不要喝茶,茶中的鞣酸會阻礙鐵的吸收。胃酸缺乏的人(如萎縮性胃炎和胃切除術後)可以口服壹些稀鹽酸。鹽酸可以離解食物中的鐵,增加鐵鹽的溶解度,有利於吸收。吃壹些維生素C有利於食物中鐵的吸收。當傳統的鐵鍋用來煎炸食物時,鍋和鏟子之間的摩擦會產生許多微小的碎屑。在加熱過程中,鐵可以溶解在食物中,所以鐵鍋是很好的補血器皿。
4.改善飲食,補鐵。
動物性食物中,肝臟、血豆腐、肉類中的鐵含量高,吸收好。蛋黃也含鐵。蔬菜中鐵的含量低,吸收差,但新鮮的綠色蔬菜富含葉酸。葉酸參與血紅蛋白的產生。葉酸缺乏會引起大細胞性貧血和混合性貧血。所以壹定要吃壹定量的肉類、動物肝臟和血豆腐,還有新鮮的蔬菜。
動物肝臟富含鐵、維生素A和葉酸。維生素A有助於鐵的吸收和利用,每周吃壹次肝有利於預防貧血。
前面提到的金,在被確診貧血後並沒有表現出悲觀,而是按照醫生說的去做。保持愉快的心情,擁有比以前更開朗的性格。同時養血補血,打破日常生活中挑食的習慣。只要有利於補血,不管味道如何,都會“包羅萬象”。就連她以前不吃的動物肝臟,她現在也吃。
在診治期間,鄒繼續上班。隨著補血行動的深入,她的臉壹天比壹天漂亮紅潤。同事覺得奇怪:好像變了壹個人,氣色這麽好,怎麽調理的?
5.口服鐵劑
對於中度貧血,除了改善營養外,還可采用口服鐵劑進行治療,如硫酸亞鐵、葡萄糖酸亞鐵、富馬酸亞鐵、養血顆粒等。
補充葉酸
懷孕期間的貧血需要服用小劑量的葉酸,每天400微克,此外還要補充鐵。孕婦服用小劑量的葉酸不僅有利於預防貧血,還可以預防先天性神經管缺陷和先天性心臟病,但要註意不要擅自增加葉酸的劑量。
母親懷孕後,對胎兒的生長發育有壹系列的適應性變化。比如懷孕期間,血容量增加了50%左右,其中血漿增加了45%,紅細胞體積只增加了30%,血液相對稀釋,表現為先天性貧血。
鐵是產生血紅蛋白的主要原料。但妊娠期胃酸減少,發生吸收不良,尤其是妊娠早期,飲食中鐵的含量不足,而鐵的需求量隨著胎齡的增長而增加。
據統計,妊娠早期,每日鐵需要量由孕前的2毫克增加到3毫克,妊娠中晚期,由於紅細胞增多,孕婦鐵需要量為500毫克至600毫克。胎兒快速生長對鐵的需求量為200mg ~ 300mg,胎盤發育對鐵的需求量為70mg ~ 75mg,所以總需求量在900mg ~ 1000mg以上。孕晚期(懷孕7個月後)平均每天鐵的需要量為5 mg ~ 6 mg,明顯超過可從食物中吸收的鐵。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妊娠期貧血的診斷標準是孕婦血紅蛋白低於110g/L,而我國已將孕婦血紅蛋白提高到妊娠期貧血的標準。輕度貧血(血紅蛋白≥ 80g/L)對胎兒影響不大。嚴重貧血(血紅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