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涼治涼,以熱治熱?的說法就是來自於韓國。 每年的隆冬時節,韓國最流行的食物不是各種熱湯,也不是烤肉,而是冷面。冬季的時候在韓國,妳會發現飯店賣出最多的食物是冷面,所以在韓國冷面店生意最紅火的時候可不壹定只有夏天。
韓國的冷面大多以蕎麥或馬鈴薯制成,分為水冷面和拌冷面兩種。水冷面吃的時候配以冰涼的肉湯、蔬菜、牛肉和煮雞蛋,拌冷面則直接用辣椒醬拌著吃。之所以叫?冷面?而不是?涼面?,是因為它已經超過了涼的程度,絕對夠?冷?。尤其是水冷面,即使在冬天,吃的時候也是帶著大冰塊上桌,看著都讓人打寒戰。
同樣,到了炎炎夏日,韓國人又壹窩蜂地去喝參雞湯。所謂參雞湯,就是在仔雞的肚子裏塞上糯米、人參、大棗、板栗等材料,燉制成湯。喝的時候還要盛在燒得滾燙的石鍋裏,以保持湯的溫度。漢城有好幾家老字號的參雞湯店,每到夏天,尤其是三伏天,每家店門口都會排起拐幾道彎的長隊,因為韓國有這個講究,三伏天壹定要吃參雞湯的。尤其是明洞商業區內有壹個非常有名氣的參雞湯店,已經開了近100年,似乎每次去都會排隊,三伏天就更不用說了,排隊都有可能買不到。可到了冬天,這裏的客人雖不至於寥寥無幾,卻也不會那麽多了。
剛到韓國時候,覺得韓國人這麽吃東西的習慣好奇怪,後來聽壹位年長的韓國大嬸解釋才明白這是怎麽回事。韓國人自認這是很有道理的,他們認為,這才是順應氣候變化的飲食方法。他們覺得冬季天氣寒冷,如果進食過於燥熱的食物,使人體內的溫度與環境的溫度相差過大,反而容易患感冒等疾病;同理,夏季貿然用冰冷的食物降低體溫求得壹時的清涼快感,也不可取。
此外,韓國的?以熱治熱?的說法也在此得到充分說明,夏天喝參雞湯就是最好的例證。韓醫認為,夏季天氣炎熱,人體大量排汗會導致能量和營養排出,此時需要進補。而制作參雞湯所使用的是未經加工的新鮮人參,俗稱水參,能起到?涼補?的作用。同時,雞肉性涼,紅棗、板栗等輔料性質溫和,搭配在壹起正好可以滿足夏季進補的需要。制作冷面的蕎麥和馬鈴薯,則是性質溫和的食品,符合冬季進補需要。現代醫學證明,蕎麥粉營養豐富,有降低血脂和膽固醇、軟化血管的作用。寒冷的冬天,韓國人喜歡和家人朋友圍坐桌前,吃烤肉等高脂肪食物。而冰冷的蕎麥面條和肉湯中添加的食醋,正好可以化解油膩、分解脂肪。
韓國傳統醫學還有?天人合壹?的理論,也就是人體內的小環境要與自然界的大環境相協調,才能使人更順應自然界的變化,增加人體對外界不利影響的抵抗力。這也是他們喜歡冬天吃冷的食物、夏天吃熱的食物的原因之壹。
這種和季節反著吃的飲食習慣,在壹定程度上和韓國自身的氣候環境和生活習慣有關。所以不壹定適合所有人,大家可以去嘗試壹下,卻不要盲目的因為喜歡寒流而過度的學習他們的生活習慣,不過除了這些反季節的飲食習慣,韓國的食物還是營養價值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