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性強,全國各地均可種植。在華北、西北、東北等地區,冬季可在保護地栽培,其他季節在露地栽培。長江以南地區可常年在保護地和露地栽培。
紅莖葉甜菜春秋兩季均可栽培,以秋季為主。長江流域8月上旬至10月可播種,早播當年可收獲,晚播以春收為主。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進行春播,主要是收苗。此外,夏季也可在6月種植,但由於氣溫較高,要用遮陽網栽培,8-9月上市。壹般品種的適宜播種期為10 ~ 11月。
栽培技術要點
1.開放式培養。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壹年四季均可栽培,北方春、夏、秋三季均可露地栽培,小植株播種後50天左右即可收獲。收獲葉壹次栽培可以收獲多次。壹般在春季的2-3月播種,4月份收獲,直至凍僵。
2.保護性耕作。壹般在北方冬季日光溫室進行,挑選紅梗牛皮品種采收,作為元旦至春節的特色菜。8-9月播種;9月-65438+10月,從元旦到春節供應。
3.育苗。秧苗可以養在苗床或營養缽裏,也可以從直播床中間拔苗。因為播種材料是葉用甜菜的果實,個體較大,播種時要覆土較深,65,438+0 ~ 65,438+0.5 cm,每個“種子”會出苗3株左右。種植的時候要分開種植。育苗移栽用種子量約為每667平方米0.5公斤。
4.直播。小型植物通常通過直接播種來收獲,通過鉆孔或播種。播種後用1 ~ 1.5 cm的土覆蓋,然後鎮壓,然後澆水,然後就可以等出苗了。直播用種子量約為每667平方米2.0公斤。
5.苗期病害及防治。葉用甜菜苗期易發生病害,主要有甜菜黑腳病和甜菜根腐病兩種。
①甜菜黑腳病。又叫蛇眼病,莖基部和根部感染,發芽後不久就會出現,不嚴重出土就會死亡。近地面的病苗的胚莖變成褐色,莖幹隨之收縮,造成突然塌陷。病原菌為真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土壤中或附著在種子上越冬。發病適宜溫度為65438±09℃,土壤幹燥易發病,施肥不當,長勢弱,土壤堿性嚴重。防治方法:壹是選擇無病種子,或將種子消毒後用52℃溫水浸泡60分鐘。二是育種時使用無病母根。三、加強栽培管理,每667平方米施硼砂0.1 ~ 0.6公斤,可提高抗病性。四、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噴施800倍的30%氧氯化銅懸浮劑或400倍的30%堿式硫酸銅懸浮劑或500倍的40%聚硫懸浮劑或1000倍的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加1000倍的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②甜菜根腐病。小苗和大苗都可能生病。病苗莖基部變褐色,病部萎縮變薄,莖葉下垂死亡。稍老的幼苗白天枯萎,晚上恢復。當病斑在莖周圍繞圈時,幼苗逐漸死亡,腐黴可引起突然坍塌,多數不是絲核菌引起的。初級橢圓形深褐色斑點,帶有同心輪紋和淺褐色蛛形綱動物。有時兩種細菌聯合感染會使幼苗根部迅速腐爛,後期感染往往會引起幹腐。
傳播途徑和致病條件腐黴和立枯絲核菌都是土壤寄居菌,以菌絲體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可在土壤中腐爛2-3年。菌絲體可以直接侵入宿主,並通過水和農具傳播。播種過密、間伐不及時、氣溫偏高都容易誘發此病。
防控方法:壹是選擇綠莖甜菜、白莖甜菜等品種。選擇耕層厚、土壤肥沃、pH 6.5 ~ 7.2、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葉用甜菜。其次,按照種子重量的1%用20%甲基Liphos EC拌種對種子進行消毒。三、播種前用70%地松可濕性粉劑5 ~ 6公斤對土壤進行消毒,均勻地撒在土壤上,並在播種前耙入土中。第四,發病初期用50%福美雙懸浮劑或70%雙氯芬酸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或20%甲潑尼龍乳油1200倍液或40%大福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加50%福美雙粉劑800倍液進行灌溉,效果極佳,每株用300-400倍好藥液進行灌溉。
6.整地、施肥和整地。葉用甜菜貧瘠耐鹽,但也喜歡肥沃疏松的土壤。播種前,土地要平整,土壤要深耕。每667平方米,在地面上均勻施入腐熟有機肥3000 ~ 5000公斤,復合肥50 ~ 100公斤,用旋耕機或人工將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使之寬達1.3 ~ 6500公斤。直播的畦面要薄、軟、平。
7.種植和固苗。如果幼苗多次移栽收獲,株距應為25 ~ 30 cm× 30 ~ 40 cm。如果采用直播方式壹次收苗,播種後必須分階段間苗,播種後30天左右即可上市。苗木的行距為10 ~ 15厘米× 15 ~ 20厘米。
8.現場管理。葉用甜菜是壹種容易栽培的蔬菜,稍加管理就能長得很好。葉用甜菜種植或育苗後,應及時中耕除草,保持土壤濕潤。如果小植株壹次性收割,有機肥應該是主要肥料。少施化肥,收獲前3 ~ 5天停止澆水,保證商品質量。除了施足基肥外,還應在生長和收獲期間追肥。每次收獲後可進行追肥,每次每667平方米施尿素約10 kg。氣溫低時,生長緩慢,收獲少,宜少澆水,少施肥。溫度高的時候長得快,收獲也多,宜多澆水多施肥。具體管理,應結合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