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求真中學辦成壹所高質量、規範化、有特色、課改領先的區壹流的品牌初中”。
學校擁有壹支以中、高級職稱為主體的師德高尚、專業精良的師資隊伍,教師熱愛學生,義務為學生補習功課,具有奉獻精神、鉆研精神,具有很強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和進取精神,學校具備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作為上海市二期課改研究基地,學校在加強初中建設工程中,在教育局、進修學院教研室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學校行政領導和全校師生的***同重視和努力下,學校充分發揮“上海市二期課改實驗基地”的優勢,配備研究人員(校內外相結合),積極開展課程改革工程。 學校在規劃中明確了課程體系目標:要在充分落實雙基的基礎上,以培養學生可持續學習能力和個性特長為主要原則, 由壹期課改建立的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三個板塊”的課程結構,過渡到二期課改的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研究型課程的功能型的課程結構,構建新的課程體系。學校與寶山區教師進修學院等教育研究機構合作,在綜合課程的建設、校本課程的開發、各類課程的評價、學校的課程管理等領域進行廣泛的研究和探索。
在實踐中,學校牢牢把握“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理念,樹立課程是為學生提供學習經歷並獲得學習經驗的概念,堅持“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重視學生體驗感悟與實踐及轉變學習方式,堅持讓課程促進每壹位學生的發展,堅持將課改實驗工作與教師專業發展相結合,不斷增強教育改革意識,轉變教育觀念,積極實踐上海市二期課程教材改革,以課改為契機,走內涵發展、創新發展之路,提升自主辦學能力,有步驟地落實學校三年規劃。學校的辦學質量穩步上升,碩果累累,多次受到市、區各級部門的表彰。學校每年有上百人次學生在全國、市區級以上各類競賽中獲獎,在社會上贏得極好的聲譽。
課程改革給我們這所年輕的公立轉制學校註入了新的活力,帶來了勃勃生機,為我們打開了壹個新天地,學生在認知、情感、意誌、人格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和諧的發展,教師在教育理論、專業化素養、教學機智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學校從現代課程建設、優質教育情境、良好的人文環境和制度創新建設這四個方面向著未來學校的發展方向努力前行,所以在這樣壹個思想理念基礎上,學校提出了“讓我們的學生自信而快樂地成長”這壹辦學理念,學校衷心的希望,所有在課改春風的沐浴下的學生都能快樂而自信地成長為我們國家的棟梁之材,為此,求真中學的全體教職員工也將堅定信念,爭當課程改革的實踐者,使優質教育的陽光普照到每壹個學生的身上。 1.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正軌化 (1)每周五16:00——17:00進行全校政治學習活動,每位教師認真做好學習筆記,使廣大教師自覺成為勤奮學習、善於思考的模範,成為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勇於實踐、銳意創新的模範。 (2)落實以“雙愛”為主線的主題教育和培訓活動,每周進行“三個壹” 活動(在備課組中進行壹次自我說課、與壹位學生進行壹次談心、與壹位家長進行壹次交流),每月進行“五個壹”活動(向主管領導或組內成員進行壹次交流、完成壹次組內聽課、完成壹次跨學科聽課、進行壹次組內評課、給學生進行壹次生涯輔導),每學期進行壹次書面的反思與總結。 (3)貫徹市教委教師和教育管理人員全員大培訓計劃、區教育系統學校幹部教師隊伍建設與發展“十壹五”規劃,確保時間、不折不扣地完成上壹級的培訓任務。
2.骨幹引領專業化 (1)通過“骨幹引領制”,該校將在全校範圍內形成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研討氛圍,從而推動課堂教學的改革的深入和深化,為全體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指明方向。“站在名師的肩膀上提升”,學校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的示範作用,每學期面向全體教師開設壹次示範課,通過這些名優教師“上課→議課→析課”和重點突出的評課、論課,以評促改、以點帶面地促進全體教師對內發地、生成性地理解新課程。骨幹教師對新課標執著的鉆研態度,以及他們孜孜不倦的敬業精神,也增強了我校全面推進骨幹引領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信心。 (2)在課題研究為載體的校本研修和師資培訓活動中,確立“項目首席制度”,從而對活動的組織形式進行規範和要求。項目管理模式是現代企業組織結構扁平化的產物,我們引入這種制度,這壹方面,是為了充分發揮項目管理開放、民主、反饋及時的優點,並以此為契機有效整合不同學科之間教材、教師、其他教學資源,從而推動課題研究向著操作性強、推廣價值高的方向展開;另壹方面,這也有利於調動全體教師的研究積極性和主動性,增進彼此的溝通和理解,使教師之間形成壹種既有合作又有競爭、既民主開放又規範有序的工作氛圍。 在項目首席制的前提下,每個課題組成員都對課題負責、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專業發展負責,首席教師對所有課題組成員負責,從而最大程度地發揮以課題研究為載體的校本研修和師資培訓活動的最高效率和最大效益。
3.周末研修制度化 (1)確保每周五下午15:00——16:00完成壹次研修活動,內容分為:單周——教研組、備課組“單元集體備課”活動;雙周——課題組活動。通過制定周末研修制度,保證師訓工作開展的活動時間和活動質量,在全校範圍內營造出濃厚的研修氛圍。 (2)周末研修活動的具體內容結合課題研究而展開,在我校“基於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和實踐”主課題下,在項目首席的引領下,結合各教研組的子課題,進行“集體說課→個人備課→集體聽課→集體評課→個人反思”的研修和師訓活動。這樣,我校以課題研究為主旨的周末校本研修活動,就紮根於課堂教學之中,通過研究促進教學。 (3)周末研修活動的內容有時還表現為廣泛利用外界資源。與兄弟學校、各教研機構建立良好的關系,加強學校之間的交流,加強對教師對外界教育理論與實驗的學習。既要及時吸收最新的“課改”成果,不斷推進自身的課改實驗,又要有計劃地開展壹些展示活動,發揮輻射宣傳作用。 1.制定保障制度。 (1)時間上的保障。 確保每周五下午15:00——16:00完成壹次研修活動,每周五16:00——17:00進行全校政治學習活動。 (2)人員上的保障。 領導到位,骨幹、項目首席引領,教師全員參與。 (3)內容上的規範。 周末研修活動內容規定為:單周——教研組、備課組“單元集體備課”活動;雙周——課題組活動。 在單周的教研組、備課組“單元集體備課”活動中,教研組長應在開學兩周內制定詳細的活動安排(包括主講人、活動內容、活動主題);在雙周的課題組活動中,教研組長和項目首席明確活動內容(集體說課、個人備課、集體聽課、集體評課、個人反思)。
2.制定激勵制度。 (1)對在全員培訓中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善於探索,並取得顯著成績的教師,評選先進,給予獎勵。 (2)項目首席制的引領人及骨幹教師,組織活動卓有成效者,通過考核後,給予獎勵。 (3)在階段性的總結中,對於培訓效果明顯的研究、活動內容,向區域予以推廣和宣傳,並由學校積極推薦刊登。
3.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 (1)參加市、區級培訓的教師應按要求完成在線測試、對展示課的點評和編寫壹份教學設計、參與展示活動的評選等互動活動。完成培訓和考核後,按規定記入相應的學分。 (2)校長和支部書記組織每次政治學習,並規範周末研修制的具體要求;人事幹部負責每次的人員考勤。 (3)制定學校培訓工作領導考核小組,由學校相關領導組成。
我們深知新課改剛剛啟動,觀念的更新非壹朝壹夕的事,理念轉化為行為、落實到每壹個課堂的教育教學更是不易。因此,此規劃的制定,將使我們進壹步完善不同層次的***同體建設,構建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激發教師參加校本研修的內驅力。下沈重心、聚焦課堂、關註常態,紮實而有效地開展培訓工作,切實改善課堂教學,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為新課改實施,貢獻我們的智慧和力量。 學校擁有壹支以中、高級職稱為主體的業務水平高、年齡結構合理、具有高度敬業和奉獻精神的優秀的師資隊伍。
學校目前有:
高級教師15人,中級教師35人,
上海市中考命題資源庫成員2人
市學科中心組成員2人
上海市首批名師培養對象1人
區學科中心組成員8人
區青年尖子3人
區學科帶頭人7人
區教育能手7人
區教壇新秀2人
地區教學能手、教壇新秀6人 ◆ 2007年度寶山區文明班組: 初三年級組
◆ 2007年度寶山區新長征突擊手: 楊新瑜
◆ 2007年度寶山區新長征突擊隊: 音體美組
◆ 寶山區第四屆學科帶頭人:徐德耀、柏葉忠、邱 淩
◆(2004-2006)教學能手: 顏 奎、 肖淑珍、 沈麗萍
◆ 2006年度寶山區“五壹”勞動獎章:黃春鳳
◆ 2006年度寶山區十佳師德標兵提名獎:肖淑珍
◆ 2006年度寶山區新長征突擊手: 周 靜
◆ 2005年度寶山區新長征突擊手: 陳 蕊
◆ 2004年度寶山區新長征突擊手: 李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