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蟲
雖然人類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微生物和蟲卵,但很多微生物和蟲卵會因為胃酸的強酸性而被胃酸侵蝕,失去活性,無法感染人類。
但是,蛔蟲是個例外。它們的卵可以抵抗人體胃酸的侵蝕,到達腸道。蟲卵會在小腸內孵化成幼蟲,藏在小腸內偷取人類尚未完全消化的食物,導致消瘦、營養不良。
幼蟲在小腸發育成成蟲,此時雌蟲會在此產卵,蛔蟲卵隨糞便進入外界環境,通過糞便接觸導致蛔蟲感染,所以蛔蟲是壹種傳染病。
這裏就多說說吧。糞口傳播並不是指人類直接接觸糞便,然後再接觸口腔。而是糞便接觸食物或水後,當這些被汙染的食物和水再次進入人體時,人類就會感染蛔蟲病。
以前農村生活條件差,很多人把人的糞便當有機物給農產品施肥,導致農產品被蛔蟲汙染。
如果不徹底清洗就食用這些被汙染的食物,會導致蛔蟲感染。如果感染了蛔蟲不治療,很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咳嗽發熱,甚至嚴重的腸梗阻,導致生活質量下降。
不過蛔蟲病的治療比較簡單,吃壹點殺蟲劑就能治好。但如果不註意衛生,可能會繼續感染蛔蟲。
(驅蟲劑寶塔糖)
為什麽現在蛔蟲很少了?
曾經聽過壹個故事,壹個醫學生查出自己有蛔蟲後,教傳染病學的老師很高興,告訴他不要急著吃藥,可以捐獻糞便,提供新鮮的蛔蟲標本。這是因為教室裏的蛔蟲標本已經將近10年沒有更新了。
這個故事也說明了目前蛔蟲的發病率很低。在短短的10年裏,我們做對了什麽來控制蛔蟲的傳播?
壹般來說,傳染病傳播給他人需要三個步驟: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我們之所以控制蛔蟲傳播,是因為我們切斷了蛔蟲的傳播途徑。
過去很多農村沒有自來水,用水不方便。所以飯前便後洗手等個人衛生工作做得不夠好,給了蛔蟲傳播的機會。
現在即使是偏遠山區也安裝了自來水,義務教育的普及讓更多的農村人意識到個人衛生的重要性,使得蛔蟲卵很少有機會進入人體,所以感染率會下降,直至完全消失。
寄生蟲的變化
除了蛔蟲,以前農村常見的跳蚤、虱子也失去了生存空間,在人群中的發病率越來越低,甚至完全消失。
過去農村之所以寄生蟲橫行,除了個人衛生之外,還有壹部分原因是因為過去人與動物的密集接觸。
以前豬是直接養在自家院子的角落裏,豬排出的排泄物不能及時清理,導致動物糞便汙染了人類的生存空間,這樣壹些寄生蟲就會從動物身上轉移到人類身上,最常見的就是跳蚤。
現在壹些農村禁止家庭飼養家畜,壹些地方安裝了下水道,可以及時清理動物糞便,壹定程度上切斷傳染源,導致寄生蟲感染率下降,所以蛔蟲、虱子、跳蚤現在越來越少了。
摘要
其實現在的農村和過去有很大的不同。以前由於生活設施不完善,人畜混居,個人衛生等條件,很容易接觸到各種寄生蟲。現在很多農村的條件和城市不相上下,使得寄生蟲失去了生存條件,所以蛔蟲感染率越來越低,直到成為壹種罕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