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牟傳仁筆下的人物生活

牟傳仁筆下的人物生活

牟傳仁,1931年6月出生,高級技師,國家壹級廚師。曾任全國烹飪協會理事,遼寧省烹飪協會副會長,遼菜研究會副會長。1983年在全國優秀廚師烹飪鑒定會上獲得第六名,他的四大代表菜雞錘海參、扇貝鮑魚、橙蝦、紅甲魚被列為國宴菜。牟傳仁是群英樓酒店的創始人,該酒店走出國門,出口世界上最好的餃子——餃子。在從事餐飲行業的50年間,他大力弘揚中華飲食文化,致力於廚師培訓,培養了3000多名優秀廚師,並參與編寫了《東北名菜》壹書。2009年9月21日,在中國烹飪協會舉辦的“60年輝煌全國餐飲座談會”上,被授予中國餐飲功勛人物榮譽稱號。

四道大連菜成了國宴菜。

19歲,牟傳仁從山東老家到大連“去東”。當時大連各大酒店的廚師基本都是煙臺福山人。牟傳仁在大連飯店當學徒。壹開始他只是做壹些洗碗選菜的雜事。三年後,師傅看他很勤快,把他調到了廚房。殺雞,刮魚鱗,剝蝦...壹天壹百道菜,牟傳仁幫師傅們。而且,我有空還得給每個師傅磨菜刀。壹天要磨30多把菜刀。牟傳仁當了三年碼頭工,成了壹個好刀工。而且那時候做飯的原料都不稱重,但是講究。之後牟傳仁真的上了火爐。不過那時候師傅們都不是手把手教徒弟的,都是靠自己的眼睛和手去偷師。

從65438到0979,牟傳仁調任群英樓經理兼廚師,使群英樓走上了振興發展的快車道。1983期間,牟傳仁赴北京參加“全國烹飪名師技術表演鑒定會”,獲得雞錘海參、香橙對蝦、扇貝鮑魚、紅甲魚珍珠四個創新菜品銀獎,獲得“全國優秀廚師”稱號。他參與的四道菜被列入國宴,並被收入《中國名菜集》、《遼寧名宴》。

創辦大連廚師高等專科學校

1978至65438+2月,牟傳仁受組織委托,在群英大廈開辦“大連餐飲公司廚師培訓班”。在隨後的幾十年裏,他培養了3000多名廚師,現在大部分都成為了高級廚師,也有壹部分成為了烹飪大師。群英樓成為大連培養高級廚師的“高等學府”,為我市餐飲業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牟傳仁研發的速凍水餃成功打入日本市場,更在國內餐飲界刮起了壹股牟氏旋風。當時國內各大媒體爭相報道,俄羅斯《馬加丹報》、日本NHK電視臺、香港亞洲電視臺也對此進行了專題報道。這種餃子還被牟傳仁命名為“天下第壹餃子”,被國家批準為優質新產品,首次獲得“金頂獎”。

傳承和弘揚大連飲食文化

隨著大連的城市重建,群英樓已經淡出人們的視線,牟傳仁也到了退休年齡。然而,人們對大連老菜的懷念與日俱增。“金包貝、銀包貝、三色魚片……”這些地道的大連老菜只留在大連老市民的記憶中,而年輕人甚至從未聽說過這些菜的名字,更不用說品嘗了它們。為了傳承和發揚大連的飲食文化,大連名廚牟傳仁的兒子努力工作,籌備多年,掛上了以父親名字命名的名牌招牌。牟繼承了父親的做法和大連的許多老菜,註重逐漸失傳的刀工和火候,以及大連魯菜團隊的營養和味道。300多道大連菜讓顧客品嘗到了大連老菜的原汁原味。很多消費者都是沖著“牟傳仁”二字和大連老字號去的。

近幾年,年過七旬的牟傳仁看著南北幾個品牌的餐廳搶灘大連,在大連的美食消費圈遍地開花,心裏很著急。他不顧家人反對,在西南路開了牟傳仁酒店。"現在很少有廚師能做出正宗的大連老菜."牟傳仁感嘆道。為了讓廚師們掌握大連老菜的制作技術,他在酒店裏開辦了培訓班。每周教廚師五道大連老菜,還親自下廚示範。

“很多老食客到了酒店都想嘗嘗父親做的菜。”牟告訴記者,每當遇到有這種特殊要求的顧客,只要父親身體條件允許,他都會親自下廚房。

大連美食大師、大連傳統美食之首牟傳仁,於2006年2月10(正月初八)23時逝世,享年80歲。牟傳仁大師遺體告別儀式在大連殯儀館舉行。牟傳仁是全國勞動模範,國家壹級廚師,國家烹飪大師。生前曾任全國烹飪協會理事、遼寧省烹飪協會副會長、遼菜研究會副會長。(更多信息可參考:天堂公墓紀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