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怎麽吃蔬菜更有營養?

怎麽吃蔬菜更有營養?

為了保留蔬菜更多的營養素,力爭做到能生吃不涼拌,能涼拌不熱炒,經過高溫烹調損失最多的是水溶性維生素C、葉酸和維生素B2、脂溶性維生素K、類胡蘿蔔素損失較小,礦物質鉀、鈣、鎂和膳食纖維基本不會損失。

焯菜能保留更多的維生素

紅黃綠蔬菜

焯菜時,將水燒沸後滴幾滴植物油(也可放半小勺鹽),沸水可消毒殺菌,油和鹽可阻止氧化釀破壞葉綠素,避免菜中水溶性營養素流失,保持蔬菜更鮮綠,還能去除蔬菜中的草酸,有利於礦物質吸收。

第1步焯菜要壹直保持沸水狀態,蔬菜較多時,可分幾批下鍋,不可煮菜,更不要蓋鍋蓋,否則蔬菜會變色丟失營養。

第2步焯菜時間不宜長,壹般十幾秒即可撈出冷卻食用。

第3步如蔬菜隨冷水下鍋,當水溫升到60℃以上時,氧化酶活性最強,會損失蔬菜中大量的營養素。氧化酶遇沸水會失活。

第4步焯菜色澤鮮艷,能保持蔬菜外形、原味和脆的口感。

減少營養素損失的措施

第1步蔬菜先洗後切,臨下鍋時才切,切好長時間不炒,蔬菜斷面受空氣氧化不僅損失維生素,抗癌成分也會損失慘重。切忌揉搓蔬菜,也不要用熱水或開水長時間浸泡式清洗蔬菜。

第2步急火快炒,縮短了烹調時間,既減少營養素損失,又可保持蔬菜綠油鮮嫩。炒菜時要打開抽油煙機,減少油煙對身體的傷害。

第3步加醋。蔬菜中的維生素具有怕堿不怕酸的特性,食物烹調時加醋可保護維生素C不受損失,還能促進鈣、鐵、鋅的吸收。

第4步慎用堿。堿能破壞蛋白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在焯菜、制面食時要避免用純堿(蘇打),只有玉米烹調時例外。

第5步上漿掛糊。原料用澱粉或雞蛋上漿掛糊,烹調可減少原料水分和營養素損失,避免因高溫使蛋白質變性、維生素被分解破壞。

第6步燒好的菜應馬上吃,時間長了會流失大量維生素。吃菜要喝菜湯,炒菜的70%維生素會溶在菜湯裏。

多種蔬菜與葷菜合炒營養價值高

蔬菜生吃

各種蔬菜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同,如將紅、黃、綠、白色多品種蔬菜合炒,營養價值會更高。如胡蘿蔔富含β-胡蘿蔔素,柿子椒富含維生素C,馬鈴薯中富含澱粉,肉類含蛋白和脂肪高。四者合炒,可達到營養互補,還可促進胡蘿蔔素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

紅色、綠色菜看可促進食欲。將萵苣片、胡蘿蔔片、紅辣椒片和豆幹合炒,加少許香菜,可謂色香味俱全。炒菜做飯不宜用鋁鍋,否則會破壞維生素,還容易導致癡呆癥。

能生吃、熟吃攝取不同營養的蔬菜

第1步西紅柿(番茄)

生吃西紅柿維生素C含量高,維生素C在烹調過程中易流失。補充維生素C,應生吃西紅柿。熟吃西紅柿能攝取更多的番茄紅素,番茄紅素中含有20多種胡蘿蔔素,a-胡蘿蔔素、p-胡蘿蔔素、葉黃素等抗氧化物質,具有抑制突變、降低核酸損傷、保護心腦血管及防治多種癌癥和延緩人體衰老的作用。

西紅柿和富含類黃酮、花青素的西蘭花合炒食用,具有更強的抗氧化和防癌抗癌作用。西紅柿炒雞蛋是男士防治前列腺病的好菜。西紅柿皮含有更多的番茄紅素,不要棄皮食用。畸形西紅柿和未成熟的青西紅柿含有毒素,不宜食用。

第2步蘿蔔類

蘿蔔種類繁多,蘿蔔中含有許多澱粉酶,生吃時其澱粉酶不會破壞,有促進消化的作用。生吃以汁多辣味少的白蘿蔔、紅心蘿蔔為好。蘿蔔性涼,陰虛體質的人,以熟吃為宜。

胡蘿蔔所含的脂溶性β-胡蘿蔔素是人體安全的維生素A源。胡蘿蔔必須與油脂食物同吃或同餐有油脂類食物時,β-胡蘿蔔素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攪拌生的胡蘿蔔汁,也要放點植物油壹起喝。沒有油脂的光生吃胡蘿蔔,β-胡蘿蔔素不容易被吸收利用。

隔夜菜不吃為好

有的人舍不得倒掉吃剩的蔬菜,第二天熱壹熱再吃,這是壹種得不償失、不健康的做法。專家指出在水量不會危及人的健康,但過久的生、熟蔬菜,隨時間延長硝酸鹽含量會逐漸增高。

隔夜菜只是時間長的代稱而己。炒好的蔬菜長時間放置不吃,不僅維生素損失嚴重,還會生成較高的亞硝酸鹽,有害健康;熟蔬菜適合細菌大量繁殖,易變質導致腸道疾病。尤其是葉類菜、涼拌菜和海鮮等,所以,時間較長的隔夜菜,還是不吃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