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傳統習俗對嘉興粽子的流傳有重要影響,嘉興悠久燦爛的點心文化也促進了粽子制作技藝的發展。嘉興粽子深受“嘉湖細點”茶制作技藝的影響。明代中期,東吳、浙江物產豐富,豪華奢侈,嘉興湖州的茶食品種豐富精美,被稱為“嘉湖精點”,名揚江南。周作人《南北談點心》壹文說:“點心招牌上有兩個常用字,我想借用壹下,用在這裏。似乎很合適。北方可稱為‘官茶食’,南方為‘嘉湖精點’……”到了清朝末期,茶食的品種數不勝數,粽子就是其中之壹。
在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中,嘉興粽子的清香和美味得到了充分展現。淘寶上很多商家借此大肆宣傳:當記者搜索“舌尖”壹詞時,超過壹半的結果竟然指向了“嘉興粽子”。這些粽子壹般都是真空包裝,常溫下保質期壹般是6個月。在眾多口味中,蛋黃湯圓成為銷量冠軍,其次是豆沙和鮮肉湯圓。民國初年,壹群浙江蘭溪人來到嘉興。他們冬天打棉花,春夏賣粽子。民國10年(1921),張金泉在張家弄6號開了第壹家“五芳齋粽子店”。幾年後,兩個嘉興人馮昌年和朱清堂在同壹條巷子裏開了兩家“五芳齋”粽子店。三家店鋪分別取名為“榮記”、“和記”、“清記”,在粽子的選料、技法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使粽子技藝日臻成熟,形成了鮮明的特色——“糯而不粘,肥而不膩”,1956年,三家店鋪合並為壹家“嘉興五芳齋粽子店”,壹直流傳至今。
五芳齋粽子被譽為“江南粽子之王”,以糯而不爛、肥而不膩、肉嫩香、鹹甜適中而聞名。五芳齋粽子是按照傳統配方精制而成,選料十分講究。肉粽選用上等白糯米、精瘦後腿、徽州府若,甜粽子選用上等紅豆“大紅袍”,經過配料、調味、調味、烹飪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嘉興五芳齋的粽子有肉粽、豆沙粽、蛋黃粽等幾十個品種。1987-1989連續三年獲得玉兔獎、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商務部金頂獎。如今,嘉興五芳齋粽子因味道鮮美、攜帶方便、食用方便而深受遊客喜愛,被譽為“東方快餐”。1995新建占地20畝的五芳齋粽子廠,帶動了粽子生產的規模化、集約化發展。1997年,粽子生產規模再次擴大,粽子日產量達到50萬個。同時,產品也從幾個品種發展到現在的近百種。產品遠銷日本、東南亞等地,還獲得了首屆國內產品質量獎和96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等榮譽稱號。嘉興盛產粽子,五芳齋的粽子最有名。50多年前,人們把“粽子王”的桂冠戴在它的頭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小小的粽子成為了嘉興的壹個象征,被譽為美食文化的代表和對外交流的使者。“珍珍老”這個品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39。嘉興粽子創始人馮昌年先生(註:古河道筆記)在老張家壟掛出“珍珍老賀記老五芳齋”的牌子(律師在工商檔案中查到馮昌年在1939註冊“吉記”珍珍老五芳齋粽子)1956年,和記、榮記、清記合並完成公私合營,成立“人民飯店”。公眾代表姚九華是經理,私人代表馮昌年是副經理。
1978年,改革開放後,馮昌年重操舊業,壹鍋賣“馮昌年粽子”。他的大兒子馮月明,從小在粽子店長長大,後來在嘉興五芳齋粽子廠工作。可以說,包粽子的每壹個環節,他都參與得很深。1993年底,馮月明從五芳齋粽子廠法定代表人位置上退下來後,與父親壹起創辦了長吉食品有限公司,並在1997註冊了“珍珍老老”商標。2003年完成企業股份制改造,成立嘉興甄珍老食品有限公司。大股東兼總經理邵建國的入主,給公司帶來了全新的管理理念,打破了粽子家族式經營的傳統模式,“甄珍老”開始脫胎換骨。
從吃粽子的習俗到端午節,粽子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食物。粽子作為嘉興最具代表性的土特產,在全國都很有影響力[1]。
自從馮昌年先生在1939開始創立“甄珍姥姥”這個品牌以來,雖然世事變遷,但馮家兩代人與粽子的關系卻是不變的。他的第壹個兒子馮月明,在粽子的管理者中長大,可以說對做粽子的每壹個環節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傳承了嘉興做粽子的精細技術,“甄珍姥姥”壹直保持著“美麗的外形”
“真老”的品牌騰飛,得益於嘉興粽子文化發展的推動。企業在發展的同時,也意識到自己的責任。“真老”提出兩條腿走路的品牌戰略發展思路。“壹條腿趕上生活運轉的快速度,用現代生產的標準連接大型超市,另壹條腿發揚傳統粽子文化,讓現代人找到回歸草根文化的道理。”為此,“珍珍撈撈”在市區開設了多家品牌餐廳,堅持從包粽子到烹飪的現場操作,讓食客親身體驗粽子制作與嘉興粽子文化的完美結合。粽子十大品牌之壹嘉興三珍齋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於1848。是中國老字號、國家原產地標記保護產品、國家保護商標、浙江省著名商標、全國消費者信得過產品、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浙江省農業龍頭企業。
嘉興三珍齋食品有限公司是中華老字號食品加工企業,創建於清朝道光年間,至今已有160年的歷史。地處長江三角洲下遊杭嘉湖平原腹地的千年文化古鎮烏鎮。它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飲食文化傳統,而“三珍齋”就是浸潤在這片土壤中的奇特酒吧。三珍齋加工制作的產品具有濃郁的地方美食特色,尤其是醬鹵肉、禽肉產品以其選材考究、配方獨特、技藝精湛、傳承有序、歷史悠久而享譽江南百余年,享譽江浙滬。它曾作為文人墨客的饋贈品而享有盛譽。其產品以色美、味嫩、香脆而不膩為特點,並以“盛夏不腐臭、嚴寒不凍”的獨特特點,被譽為“鹵味之王”。時至今日,100多年前的“三珍齋”老店仍在古鎮繁華的街道上營業,迎客如賓,生意興隆,深受顧客好評。“三珍齋”牌醬爆禽肉產品還獲得了國家質檢總局原產地標記註冊保護的為數不多的榮譽。
經過數百年的艱苦創業,公司逐漸發展成為擁有高素質員工350余人,占地90余畝(約6000平方米),擁有高標準食品加工車間25000平方米,冷庫2500噸,擁有多套先進的食品加工設備和流水線的公司。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先後通過了ISO9001-2008-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HACCP食品安全控制體系認證和官方認證、QS食品安全市場準入認證,成為具有現代食品加工企業雛形的壹流本土企業。
三珍齋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通過自身努力和各級政府的支持鼓勵,先後獲得浙江省名企、浙江省農業龍頭企業、浙江省農業科技企業,其科技研發中心被認定為浙江省科技研發過程中。三珍齋商標已被認定為浙江省著名商標,產品獲得國家級、省級優質農產品金獎、“消費者信得過產品”等多項榮譽稱號。在2006年中國品牌研究院對中華老字號企業的無形資產評估中,三珍齋品牌的評估值達到654.38+0.22億元,三珍齋公司在全國430多家中華老字號企業中名列百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