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人鐘少白,原店名叫"協森茂",1931年開始掛出了"荔枝巷鐘水餃"的招牌。鐘水餃與北方水餃的主要區別是全用豬肉餡,不加其它鮮菜,上桌時淋上特制的紅油,微甜帶鹹,兼有辛辣,風味獨特。鐘水餃具有皮薄(10個水餃才50克)、料精(上等面粉、剔筋去皮的精選豬肉)、餡嫩(全*加工時掌握好溫度、水分,肉餡細嫩化渣)、味鮮(全*輔料和紅油、原湯)的特色。
韓包子
成都名小吃韓包子從創業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1914年溫江人韓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開設"玉隆園面食店",因其包子的味道格外鮮美而在成都站穩了腳跟。韓玉隆辭世後,其子韓文華接替經營,他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實踐,創制出"南蝦包子"、"火腿包子"、"鮮肉包子"等品種在成都飲食行道壹炮打響,名聲不脛而走。後來韓文華幹脆專營包子,並將其店名更換為"韓包子",生意越做越紅火。從解放前至今,韓包子在成都、四川乃至全國,壹直享有經久不衰的聲譽。
鹵肉鍋魁
老隍城傳統鍋魁總店經營的鍋魁品味多樣,風味獨特,雞片鍋魁、牛肉鍋魁、蒸肉鍋魁、肺片鍋魁、素菜鍋魁都是其特色品種,另外,老隍城傳統鍋魁總店的牛尾湯也很有特色。雖然老隍城經營的是傳統小吃,但它透明的餐桌、白色的壁紙,清清爽爽,頗為時尚.
譚豆花
該店是成都名小吃“譚豆花”(1956年首批由市政府命名的八大名小吃之壹,建於1924年)第三代譚冬生經營。店主不忘祖藝並有創新。現有豆花系列40余種,調味考究,制作精細、風味獨特:該店服務熱誠,經濟實惠,面向大眾,色香味美,被譽為“蜀中壹絕”。地址:西禦街130號。
陳麻婆豆腐
陳麻婆豆腐是由國家命名的壹家《中華老字號》老牌名店。 其創業於清朝同治初(1862年),開業於成都北郊的萬福橋。原名陳興盛飯鋪,主廚為陳春富之妻。陳氏所烹豆腐色澤紅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燙、形整,極富川味特色,陳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爾,求食者趨之若鶩,文人騷客常會於此。有好事者觀其陳氏臉生麻痕,便戲之為"陳麻婆豆腐",此言不徑而走遂為美談。飯鋪因此冠為"陳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陳麻婆豆腐就被列為成都的著名食品。
夫妻肺片
地址: 成都 總府路23號
電話: 86622251
地區: 錦江區-春熙路/鹽市口
公交:3、81、7區、98、58、55、56。
茶馬古道野菌特色餐廳
所屬地區: 成都
所屬類別: 火鍋
所屬方位: 南門
地 址: 紫荊東路32~36號
聯系電話: (028)85151198
巴國布衣人民南路店
地址: 成都 人民南路四段20號
電話: 85511888
地區: 武侯區-火車南站/人民南路
菜系: 川菜
紅杏酒家紫薇路店
地址: 成都 紫薇東路137號
電話: 85199008
地區: 高新區-紫荊小區
菜系: 川菜
推薦:豆瓣鉗魚、 鱔段粉絲、紅杏雞、 跳水兔、 玉米珞、 鱔魚粉絲、豆湯飯。
公交:61。
二姐兔丁
二姐兔丁在成都很有名氣,它最有名是兔丁肉多骨頭少,不加兔頭,佐料加有二姐特殊的配法,香鮮可口。二姐的"兔"系列中還有五香鹵兔、紅板兔、麻辣兔丁。另外,二姐兔丁店還經營紅油雞塊、蒜泥白肉、涼拌肺片、五香蹄筋等多種涼菜。
川北涼粉
清朝末年創立於南充。創始人謝天祿在南充渡口搭棚賣涼粉,其涼粉細嫩清爽,佐料香辣味濃,逐漸賣出了名氣,謝家便世代相傳專賣涼粉,後正式辦起川北涼粉店。現已流傳全省,成為著名小吃。
植物園旁邊的“何氏豆腐”,絕對的豆腐第壹。推薦“番茄豆腐”。
溫江公平鎮的“胬菜壹絕”,沿街擺滿超過200張桌子。
清江路上“盆盆蝦”,“板凳抄手”都是好東西。
溫江通往金馬的路上,有個農家樂,賣“蒙氏叫化雞”,好吃。
都江堰夜啤酒上有賣“蕎面饃饃”,每次我都要打包。
新津的“胖大姐”黃辣丁,90年代初就有了,後來沒落過壹段時間,但最近去了幾次,發現生意又火爆起來,新菜:“家常水米子”尤其值得嘗試。
峨嵋和樂山高速路交界處,有家野生黃辣丁,是在壹個極長的橋下面的壹條大船上,具體名字記不得了,有兩家,妳看哪家車多就在哪家停好了。那裏的黃辣丁絕對是野生的,憑本人多年經驗可以判斷。
樂山大佛對面碼頭處,有幾家“西壩豆腐”,豆腐我覺得不好吃,有道樂山本地菜:“缽缽雞”,將雞雜,雞肉,豆芽都混在壹起涼拌,味道特別。
西出西延線,不要上成灌高速,取道郫縣,在紅光鎮吃“蔣排骨”,排骨少吃壹點,多喝兩碗稀飯,巴適。
雙流中心場河濱路,肉德娃火鍋,可品嘗到新鮮田雞,價格公道,童叟無欺。要早點去,去完了沒車位。
成都西郊,四川工業學院旁邊有家鎮江飄湯,絕對好吃!!!!
關於農家樂,高家村附近的啜園很不錯,環境飲食衛生狀況都算是農家樂中的精品。96路到高家村下車(往高新西區方向)54路目前的終點站附近。
雙流白衣小區旁邊有家叫”喬壹喬的怪味鵝唇和兔頭好吃,而且價格便宜。去了雙流的人壹定要去吃哦。。否則太對不起自己了。
都江堰有壹家尤氏兔頭和雙流的兔頭有比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