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註重學習興趣的培養
古語雲親其師而信其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喜歡壹個老師就會認真聽他的課,對某壹學科有了興趣就會有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進而發展成為最有效的學習動力,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和水平。現在很多學生沒有明確的目的,學習生物的興趣不濃,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更有不少的學生認為生物學是次科而毫不加以重視。初中生物是初壹才開始開設的學科,要引導學生重視對生物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使學生熱愛學習、樂於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生物實驗,在實驗目的、操作程序、實驗現象、結果分析等環節上多下功夫,設置懸念,讓學生在觀察驚嘆疑問中獲得體驗,感受生物世界的神奇。如:初壹開學的第壹節生物課我並不急於上新課,而是帶學生到生物實驗室,參觀裏面的各種生物標本和以前的學生自制的葉脈書簽等。通過觀察這些他們以前沒有看到過的,從而達到激發他們對生物學感興趣的目的,興趣壹旦形成,將會轉化為積極、主動、自覺的學習動力。
二、 精心準備教學設計
精心準備教學設計為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提供了有力保障。集體備課是精心準備課堂教學設計方案的重要途徑,通常按以下四個階段進行集體備課:壹)、集中備課。(1)引領:由備課中心發言人在教研活動會上以說課的形成發言。說教材、課標要求、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課件準備、習題精選、教學理論等。(2)合作:討論發言人的內容。(3)交流:由個人代表或小組代表發言交流。(4)整合:由備課組長整合大家意見,小結備課情況。二)、實施教學方案。統壹時間組織本備課組教師聽課,觀察。讓研究課真正回歸到**常教學中來。三)、教學反思。執教教師執教後對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學生表現以及教學的成功與不足進行理性分析,自我反思是教學過程的壹個必要環節,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四)、形成新教案。由於生物教師壹般都是任多個班的教學,因此同壹教案多層次,多次上課。多次教學反思,反復討論。結合不同班級的實情,最終討論定稿。把上次研究積累的經驗作為下壹次實踐的起點。長期以往,實現螺旋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