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板栗怎樣保存才不生蟲?

板栗怎樣保存才不生蟲?

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板栗保存 如果栗果失水過多,含糖量異常增加,生理機能失常而導致栗果生活力下降,對各種病原菌的抵抗力降低,也易感病黴爛。下面著重介紹壹下當前較為有效的貯藏技術。 壹、貯前預處理 1、選用耐貯藏的品種。壹般以中、晚熟板栗品種較耐貯藏,實際上此北方品種比南方品種耐貯藏。 2、適時采收。板栗成熟依產地和品種而異,壹般以充分成熟時采收為宜。另外采收時還要註意天氣,雨天或雨後初晴、露水末幹時不得采收。過早采收或壹次性打栗苞法采收不成熟的栗果,不僅會影響栗果單粒重的增加和栗果的品質,而且不耐貯藏。 3、防治病蟲害。栗果機械損傷和栗實害蟲,如象鼻蟲、桃蛀螟等為害後,極易受病菌浸染。因此采前要加強對栗實害蟲的防治,在貯運過程中要註意輕裝輕放,防止造成機械損傷,同時做好貯前防病處理。如采用“二硫化碳”熏蒸殺蟲。用500倍的托布津或1000倍的特克多浸果三分鐘,防治病菌效果好,但要在采果後1-2天內進行。 4、精選。用10%的食鹽水精選板栗,以剔除病蟲栗以及末成熟的空、癟粟,有利於板栗的貯藏保鮮。 5、預貯。將采收的栗子放在陰涼幹燥的地方攤開晾放,以8%左右的失重率為宜,低於 5%或高於12%的失重率均影響貯藏效果。 二、貯藏方法 1、沙藏法。在陰涼室內或者地窖中,鋪 10厘米的濕沙後,1層栗果1層濕沙堆藏,最上覆蓋10厘米以上的沙層,堆高不超過1米。河沙濕度保持在65%左右 (手握成團,手放散開) 為宜,平時視沙的幹燥度及時噴水保濕。廣西研究所認為,河沙須潔凈,先曬2-3天,加入溶有0.1%托布津的清水5%,堆積厚度約20厘米,每5-7天翻動檢查壹次,結合調濕撿出黴壞果,貯藏30天好果率可達86.6%。該法多在北方運用,因為這些地區在板栗收獲季節地溫較低,地溫回升也較晚。 與此類似,也有利用礱糠或鋸末屑代替河沙作貯藏介質,或用河沙與鋸末屑的混合物,效果也不錯。 2、帶蒲保鮮貯藏。將帶蒲栗裝於竹簍中,堆存於陰涼的房間裏。在前期有利於栗果水分保持和養分積累,起到壹定的保鮮作用。經40天貯藏檢查,商品好果率高達95%- 98.3%,失水率≤2%,蟲爛率為1.5%左右。貯藏效果好,經濟效益高。但貯藏後期,栗蒲失水風幹,致使栗果失水嚴重,效益不佳。因此,此法作為短期貯藏手段是可行的,它是壹種簡易的貯藏方法,能緩和采收期勞動力緊張的矛盾。若長期貯藏,則須轉換其他方式貯藏。 3、塑料袋室內常溫貯藏。將“發汗”後的板栗,再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5分鐘,取出晾幹,裝入50厘米×60厘米、兩側有若幹個直徑1.5厘米的小孔的塑料袋中,置於通風良好的室內,不緊靠貼壓,初期換袋翻動 3次,以後視室溫打開或紮緊袋口,壹般超過 10℃時打開袋口,低於1O℃時紮緊袋口。也有采用變換包裝袋的方法,即貯藏初期的高溫季節,用塑料網袋或麻袋,以利於袋內散熱降溫並排出有毒氣體,如乙醇、乙醛、CO2等,從而抑制黴爛的大量發生,以後氣溫下降時(降至1O℃以下),黴菌活動受到抑制,即換為打孔塑料袋,以利最大限度地減少水分蒸發,保持栗果鮮度,即前期以防黴為主,後期以防失水為主。先將栗果露地沙藏壹段時間(壹般l個月作用)後,再改用塑料袋貯藏,效果也很理想。 4、稀醋酸浸洗貯藏。將挑選過的栗果,用1%的醋酸液浸1分鐘,瀝幹後裝入底墊松針的竹簍內,上蓋塑料薄膜,每月浸洗4次,貯藏142天好果率可達94%。 5、清水或鹽堿水浸洗保鮮貯藏。將“發汗”後的栗果裝入筐內,於清水或2%食鹽+2% 碳酸鈉溶液中浸洗1-2分鐘,然後將筐裝板栗貯於架上,以後每隔壹定時間再進行浸果, 140天後,好果率達84-92%。該法的原理是: (1)降低溫度從而降低呼吸作用; (2)補充水分; (3)洗掉栗果上的雜物,減少病菌浸染; (4)鹽堿水處理後PH值上升,抑制某些酶類的活性,從而達到抑制發芽的目的。 6、輻射保鮮貯藏。廣西植物研究所用鈷照射栗果,照射劑量為1.1毫庫/(千克?秒) (250倫琴/分)照射量為7.7、15.5、23、31 庫/千克(3、6、9、12萬倫琴),對抑制發芽效益顯著。7.7庫/千克(3萬倫琴)以上,貯藏7個月全無發芽,貯藏103天好果率在86%-92%。 7、氣溫保鮮貯藏。這是目前國內外先進的果蔬貯藏保鮮方法,采用CO2 ≤10%,O23- 5%,溫度-1-0℃,相對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