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的時候喝什麽湯好?1.紅豆鯽魚湯
材料:鯽魚1,紅豆150g,姜1,蒜2瓣,香菜1,鹽,黑胡椒,料酒,食用油。
做法:將紅豆洗凈,提前壹晚浸泡。鯽魚宰殺洗凈後,用少許鹽和料酒對魚進行腌制,生姜切片備用。開小火,鍋裏放壹點植物油,撒鹽和姜片炒香(撒壹點鹽不會把魚皮弄破),放入鯽魚炒至兩面金黃,放入蒜瓣炒香;煎魚的時候,把小豆放入砂鍋中,煮沸。將炸好的鯽魚放入煮沸的赤小豆水中,繼續煮沸。轉小火,燜40分鐘以上(燜的時候不要翻鯽魚,魚比較嫩,容易碎),撒上黑胡椒,最後撒壹點鹽,根據自己的口味調味即可。把芫荽放在魚上就可以吃了。
功效:有助於排出體內積聚的濕氣,預防因濕氣引起的脾胃運化不暢、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壹系列癥狀。
2.薏苡仁白胡椒豬肚湯
材料:豬肚1個,腐竹少許,薏米50g,幹棗3個,鹽少許,姜末,白胡椒粉,食用油,料酒。
做法:五花肉切片,生姜切片,薏苡仁、紅棗用水浸泡片刻,用刀切兩刀在紅棗上備用,腐竹切段備用;鍋中放入清水,放入生姜和豬肚,加入少量料酒,煮3-4分鐘,然後取出倒水;放豬肚,紅棗,薏米,腐竹等。壹起放入鍋中,加入白胡椒顆粒,再加入,加入足夠的水,淹沒配料,燒開,小火燉壹個小時左右。
功效:薏苡仁健脾、利濕、暖胃、益氣血,適合搭配五花肉。
3.三花大麥瘦肉湯
材料:木棉30g,雞蛋花30g,槐花30g,薏苡仁30g,瘦肉100g,炒扁豆30g,陳皮或砂仁12g。
做法:將木棉、雞蛋花、槐花、薏苡仁、瘦肉、炒扁豆、陳皮或砂仁洗凈,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1小時,再加鹽。
功效:木棉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暑、止血的作用。用幹木棉煮粥或煲湯也能祛濕。
4.炒扁豆木棉花燉鯽魚湯
材料:炒扁豆木棉15g,陳皮3g(中藥店有售),蜜棗1~2個,鯽魚肉100g,生姜3片。
做法:藥材略泡;蜜棗去皮;將鯽魚煎至微黃,濺起少許水。用姜燉,加入250毫升熱水(約1碗),蓋水燉約1.5小時。
功效:扁豆性味甘,性溫,能健脾祛濕,調解止瀉。特別是炒扁豆健脾力更強,木棉陳皮燉鯽魚是春季健脾祛濕的養生湯。
5.冬瓜大麥排骨湯
材料:排骨250克,冬瓜500克,薏米適量,鹽適量。
做法:排骨、薏米洗凈,冬瓜洗凈後切塊不去皮;將排骨和薏米壹起放入鍋中,小火燉90分鐘左右,再放入冬瓜,燉約10分鐘;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冬瓜與薏米合用,可達到清熱利濕、利水利尿的功效,對水腫、尿路疾病患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6.胡愛山扁豆雞爪湯
材料:山藥15g,扁豆15g,芡實15g,薏苡仁15g,鮮雞爪200g(約10),姜絲少許。
做法:首先把雞爪洗幹凈,剪去腳趾甲。將山藥、扁豆、芡實、薏苡仁、雞爪、姜片壹起放入土鍋中,加入2500ml水(約10碗水),用武火煮沸,再文火燉2小時。煮好後加鹽調味。
功效:健脾祛濕,舒筋活絡。此湯適用於脾虛濕盛、疲勞、食少便溏者。
7.葛根燜水魚
材料:葛根1公斤,水魚500克,生姜100克,茯苓50克,白術50克。
做法:買回來就讓賣家把水魚清理幹凈,然後回家把水稍微煮熱壹點,把A部分刷幹凈。葛根去皮,切塊,加水加茯苓、白術、生姜。湯燒開後,撇去泡沫,小火燉四個小時左右。
功效:湯香甜,能祛濕,治風濕骨痛,防高血壓。對飲酒過量的人有解酒祛濕的功效。是春夏非常好的減肥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