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牦牛圖片

牦牛圖片

1. 牦牛

牦牛 牦牛什麽意思

牦牛是高寒地區的特有牛種,草食性反芻家畜。

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處的哺乳動物。主要產於中國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區。

適應高寒生態條件,耐粗、耐勞,善走陡坡險路、雪山沼澤,能遊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稱。牦牛全身都是寶。

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燒耕都離不開它。人們喝牦牛奶,吃牦牛肉,伐浮崔簧詔毫措桐膽昆燒牦牛糞。

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帳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於農耕,又可在高原作運輸工具。

牦牛還有識途的本領,善走險路和沼澤地,並能避開陷阱擇路而行,可作旅遊者的前導。

什麽是牦牛?

牦牛屬的壹種。

體長2~3米,尾長37~46厘米,肩高1.3米以上,體重約1000千克;軀體強健,頸短,頭大,額長而平,四肢短粗;雌雄均具角;全身褐黑色或棕黑色;體側、胸部、肩部、四肢上部和尾部密生長毛,尤其體側的毛被幾可及地。系青藏高原特產。

通常棲息於海拔4000米以上野牦牛的高原地區,有時到6000多米處憩息,喜在山嶺或山間盆地四周活動。由於體毛厚密,性喜寒而畏熱。

在高寒荒漠與高寒荒漠草原中能吃粗硬的牧草(如苔草類),若食物被雪覆蓋,能用前蹄扒出。夏季結成幾十頭或幾百頭的大群。

老牦牛獨居或數頭結群活動。中更新世,從北美阿拉斯加到東西伯利亞、蒙古國、哈薩克斯坦以及中國東北壹帶均有野牦牛分布。

現生種只分布於青藏高原以及毗鄰的中國新疆南部、克什米爾的拉達克等地區。 牦牛的分布主要限於亞洲的高原和山原地,包括了喜馬拉雅、帕米爾高原、昆侖山、天山和阿爾泰山脈地段。

中國古代時期,牦牛的分布極為廣泛。由於生態環境的變遷和人類經濟活動的影響,現代牦牛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區。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沒有牦牛數量的準確統計數,根據資料概算,中國是牦牛主產國。 國外的牦牛,只分布在蒙古人民***和國的杭愛山、阿爾泰山和肯特山區;前蘇聯的塔吉克、吉爾吉斯、布裏亞特和阿爾泰山區等地;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區和喜馬拉雅山南坡高山區的泥泊爾、不丹、錫金、克什米爾等國和地區。

阿富漢東北部興都庫什山脈高山區和巴基斯坦北部高山區也有少量分布。 牦牛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青藏高原及其毗鄰高山地區,集中於東經70°—115°,北緯27°—55°間。

我國是世界牦牛數量最多的國家。我國現有牦牛1400余萬頭,約占世界牦牛總數的94%以上。

主要分布在喜馬拉雅山、昆侖山、阿爾金山及祁連山所環繞的青藏高原上。即海拔3000米以上的 *** 、青海、新疆、甘肅、四川、雲南等省區。

產區地勢高峻,地形復雜,氣候寒冷潮濕,空氣稀薄。年平均氣溫均在0℃以下,最低溫度可達-50℃;年溫差和日溫差極大。

相對濕度55%以上。無霜期90天(5—8月)。

牧草生長低矮,質地較差。內蒙古自治區的賀蘭山區以及河北省北部山地草原和北京市西山地草原,也有少量飼養,其中河北和北京地區牦牛,是近年來從青海、甘肅引種試養而適應於該地自然生環境的。

蒙古是世界上第二個牦牛較多的國家,有牦牛70.95萬頭,占世界牦牛總數的5%,其余分布在吉爾吉斯、哈薩克、尼泊爾、印度等;此外,不丹、錫金、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也有少量牦牛分布。 牦牛是我國高寒民族地區的主要畜種和重要的生產資料,是青藏高原和川西北牧區不可替代的生物物種。

牦牛養殖業是高度適應高寒生態條件的特定生態養殖模式,是該地區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更是廣大牧民世代經營並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產業。 我省現有牦牛400余萬頭,占世界牦牛總數的28%,占我國牦牛總數的29.2%,僅次於青海、 *** ,位居第三;牦牛數量占全省牛總數的40%,集中分布在我省川西北草地;牦牛的乳、肉產量分別占全省牛乳、牛肉產量的70%和40%;牦牛業的發展和生產水平直接影響到我省畜牧業經濟的發展水平,並對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藏區穩定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我省面臨人多地少的尖銳矛盾和壓力之下,在廣闊的川西北高寒牧區,充分發揮草地資源的生產效能和牦牛業特點,充分利用牦牛最少與人爭地、爭糧、爭奪生存空間與自然資源的優勢來發展牦牛業生產,加速牦牛資源的開發,對實現向節糧型畜牧業和生態畜牧業的轉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