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分類:食品
烏賊(墨魚)除鮮食外,多制成墨魚幹,暢銷國內外,營養價值很高。是珍貴的副食品。
生產方法
1.選料:墨魚剖腹前要根據大小和新鮮程度進行挑選分類,使幹燥過程中幹燥均勻,便於成品分級包裝。
2.切割:用手托住魚的背部,使魚的腹部朝上,輕輕捏使腹部凸出,從腹腔上端中央插入壹把刀,直至切斷或直接在尾部腺口前。在壓蓋孔附近切割時,手柄要放低,這樣刀口會稍微向上切,防止切到墨囊。剖開腹腔後,立即將頭頸部伸直,切口從腹面頂部水管中心直接切到頭腕中部。切開魚嘴時,刀口向左右傾斜,切開眼球,使眼球內的水排出晾幹。並方便地用橫刀切斷口腔與食道的連接處,以便幹燥和清除內臟。刃口要直,對稱,第壹刀要在壓蓋孔附近留壹點距離,否則在太陽下容易卷曲,遇水變質,幹得慢。
3.掏內臟:掏內臟前,先取出墨囊,輕輕拉起墨囊腺。如果墨囊稍靠前,就要往後拉,後面再往前拉,然後小心翼翼地把墨囊去掉,防止墨水汙染白肉表面,影響洗滌和美觀。掏膛時要從尾端開始,撕向頭部,在鰓附近撕,用指甲把附著在肌肉上的鰓和肝臟剝掉。
4.洗:將去除內臟的墨魚放入魚筐中,每條約5公斤,放入海水中浸泡清洗,以洗去墨魚上附著的墨垢。
5.出太陽:洗墨魚應平放在竹簾瀝幹。註意伸直頭頸,分開多肉的手腕,腹部朝下,多肉的手腕同方向平行於竹簾。晾初,竹簾偏向太陽,肉腕朝向竹簾下端。曬背部,每2 ~ 3小時翻壹次,使腹部朝上。烘幹時伸直手腕和頭頸。當腹部表面幹燥成膜後,翻轉背部。晚上和竹簾壹起放在室內或者堆在空地上,蓋上竹簾蒸。曬法和第壹天壹樣,翻三遍。到第二天,可以晾到四五成,晚上可以壹起收兩個墨魚肚子。第三天和第二天壹樣。
6.定型:初定型是在太陽暴曬後的第二天開始,也就是用拇指和食指將墨魚的兩側片絞在壹起。時不時用雙手搖動被撥的部位,但第壹次撥的時候不要搖動和扭動得太厲害,以免折斷骨頭和肉。反復抽動3 ~ 6次。太陽曬到七成幹,肉就變硬了,用木杵打扁。肉厚的時候要小心打到外側,要打到背部和腹部兩側。太陽曬到八成幹的時候,再整平第二遍,然後就完全幹了。第二遍找平後如因下雨不能立即幹燥,應在下次幹燥時進行第三遍找平。敲擊時,手腕與頭部、身體的連接處要順便拉動,使其充分拉長,每次都要扭動手腕,使其圓而直。
7.蒸熟開花:將烏賊幹至七成時,放入筐中,堆放在倉庫中,周圍用稻草或麻袋密封,放置3-4天,蒸熟使魚體內水分向外膨脹,體內沈澱甜菜堿等含氮化合物。幹燥後變成白色粉末,附著在表面。這個過程叫做開花。花蒸發後,在日本充分幹燥,包裝入庫。也可以省略蒸軌圖案的工序,直接烘幹包裝。
8.包裝:幹燥後的墨魚應散裝包裝,密封儲存。可以用竹籃或木箱包裝。裝筐或箱底時,先鋪壹層竹葉或草皮,將墨魚幹按壹定規格排列成圓形或方形。最下面是頭朝下,頭在籃子或箱子裏,上面二層應該是背朝下。滿了以後再蓋上壹層竹葉或者草片,縫牢。標明等級、規格和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