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藍鯨簡介

藍鯨簡介

藍鯨(學名:Balaenoptera musculus,英文:Blue whale)是壹種海洋哺乳動物,屬於須鯨亞目[3]。藍鯨被認為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4][5],體長33米,體重65,438+0,865,438+0公噸。

藍鯨有細長的身體和藍灰色的背部,但有時它在水中看起來更輕。目前,藍鯨至少有三個亞種:B.M. musculus,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生活在南極洋的中間藍鯨和生活在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短尾藍鯨。在印度洋發現的B. m. indica可能是另壹個亞種。與其他須鯨壹樣,藍鯨主要以小型甲殼類動物(如磷蝦)和小魚為食,有時也包括魷魚。

直到20世紀初,世界上幾乎每壹個海域的藍鯨數量都相當多。40多年後,捕鯨者的捕殺使它們幾乎滅絕。直到1966年國際社會開始保護藍鯨,藍鯨的數量才逐漸增多。2002年的壹份報告估計,世界上藍鯨的數量在5000頭到12000頭之間[7],它們分布在至少五個族群中。最近對侏儒藍鯨的研究表明,這個數字可能低估了實際數量[8]。在捕鯨開始之前,藍鯨的最大種群是在南極海域,估計種群數量約為239000只(從202000只到311000只不等)[9]。目前東北太平洋、南極海、印度洋的數量已大幅減少(各約2000只)。北大西洋有兩個較大的群體,南半球至少有兩個群體。

特征和行為

壹頭成年藍鯨

從空中俯瞰壹頭藍鯨,可以看到兩邊的胸鰭。

藍鯨呼吸引起的水柱。

照片左側隱約可見藍鯨的小背鰭,吞食後海水排出(見捕食)。藍鯨的背鰭很小【16】,潛水時只能短暫看到。背鰭位於身體的大約四分之三處,它們的形狀因人而異。有些個體只有壹個可識別的突起,但其他個體可能有明顯的鐮刀形背鰭。藍鯨要浮出水面呼吸時,會把肩膀和噴水孔伸出水面,比其他大型鯨(如長須鯨和塞鯨)都要大。這壹特征經常被觀察者用來識別海洋生物的線索。壹些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藍鯨在潛水時會擡起尾鰭。

藍鯨呼吸時噴射出的壯觀的垂直水柱(可達12米,通常為9米),如果在風平浪靜的海面上,可以從很遠的距離目睹。藍鯨的肺活量為5000升(1,320加侖)。藍鯨有兩個噴水孔,被壹個巨大的“盾牌”保護著[16]。

藍鯨的鰭足有3-4米(10到13英尺)長。胸鰭的上部是灰色的,有壹條窄窄的白邊,而下部是全白的。它們的頭部和尾鰭壹般都是灰色的。藍鯨的背部通常是雜色的,有時胸鰭也是同色的。斑紋變化的程度因人而異。有的個體可能全身都是灰色,有的則是深藍色,灰色和黑色混在壹起[3]。

藍鯨的短距離沖刺速度可達50公裏/小時(30英裏),這通常發生在與其他鯨魚互動時,但通常的遊泳速度是20公裏/小時(65,438+02英裏)[3]。當它們進食時,速度會降至5公裏/小時(3英裏)。

藍鯨通常獨自生活或與另壹只藍鯨壹起生活。目前還不知道這些藍鯨是長期生活在壹起,還是形成了比較松散的關系。在壹個食物高度密集的區域,可以在壹個小區域內看到多達50頭藍鯨,但它們不會像其他須鯨壹樣形成壹個組織良好的大群體。

[編輯]體型

因為藍鯨非常巨大,所以很難測量它們的重量。許多捕鯨者並不完全稱他們殺死的藍鯨的重量,因為他們首先將鯨魚切成易於控制的大小。這導致藍鯨的總重量被低估,因為它們的血液和體液流失了。盡管如此,仍有體重150至170公噸(160至190短噸)、身長27米的藍鯨。國家海洋哺乳動物實驗室認為壹條30米長的魚體重超過65,438+080公噸(200短噸)。截至目前,美國國家海洋哺乳動物實驗室的科學家精確測量出,最大的藍鯨是壹頭雌性鯨魚,體重177公噸(196短噸)[7]。

藍鯨被認為是地球上見過的最大的動物。目前已知最大的恐龍是生活在中生代的阿根廷龍[17]。阿根廷龍估計重達90公噸(100短噸),盡管壹種有爭議的雙腔龍脊椎可能顯示這種生物可以達到122公噸(135短噸),長40到60米(65435短噸)。最大的藍鯨的數據還沒有完全確定。大部分數據來自20世紀上半葉人類在南極海域捕殺的藍鯨,但這些數據是由不精通標準動物測量方法的捕鯨者收集的。目前記錄最長的藍鯨是兩頭雌性,分別是33.6米(110英尺3英寸)和33.3米(109英尺3英寸)[19]。但是這些數據的可靠性是有爭議的。國家海洋哺乳動物實驗室(NMML)的科學家測量出最長的藍鯨有29.9米(98英尺)長。

藍鯨的舌頭重約2.7公噸(3短噸)[20],完全伸展時可抓取90公噸(100短噸)的食物和海水[21]。即使擁有如此巨大的嘴巴,藍鯨的喉嚨也無法吞下壹個沙灘球那麽寬的物體[22]。它們的心臟重達600公斤(65,438+0,320磅),也是已知最大的生物[20]。藍鯨的主動脈大約有23厘米寬[23]。在生命的前七個月,幼鯨每天要喝400升(100美制加侖)的母乳。幼鯨生長非常快,每24小時體重增加90公斤(200磅)。即使在出生時,幼鯨也能重達2700公斤(6000磅)——相當於壹只成年河馬的重量[3]。

[編輯]捕食

藍鯨幾乎只捕食磷蝦,盡管它們也以橈足類為食[24]。藍鯨所吃的浮遊生物因地區而異。北大西洋藍鯨的主要食物有:北方磷蝦、北極磷蝦、無鱗蝰蛇和長尾蝰蛇[25] [26] [27]。在北太平洋:太平洋磷蝦、無鱗蝰蛇、長柄蝰蛇、大刺蛇、刺蝰蛇和夜貓子[28][29][30];在南極,有:南極磷蝦、水晶磷蝦和瓦倫特磷蝦。

藍鯨總是以它們能找到的最密集的磷蝦為食,有時它們壹天能捕食3600公斤(8000磅)的磷蝦[24]。這意味著藍鯨白天需要在100米(330英尺)以上的海域覓食,晚上只能在海面覓食。在覓食的過程中,藍鯨的潛水時間壹般為10分鐘,雖然它們潛水20分鐘並不少見,而藍鯨記錄的最長潛水時間為36分鐘(Sears,1998)。藍鯨捕食後壹次吞下壹大群磷蝦,同時吸入大量海水。然後它們擠壓腹腔和舌頭,將海水從鯨須板中排出。當口腔中的海水完全排出時,藍鯨會吞下剩余的無法通過須鯨板的磷蝦。藍鯨捕食磷蝦時,偶爾會吞食小魚、甲殼類動物和魷魚[31][32]。

[編輯]生命周期

壹只未成年藍鯨在深秋開始與母鯨交配,壹直持續到冬末[33],但我們對它們的交配行為和繁殖區域知之甚少。母鯨通常每2-3年生育壹次。懷孕10-12個月後,壹般在初冬產下幼鯨。這頭小牛重約2.5公噸(2.75短噸),長約7米(23英尺)。藍鯨的幼仔每天攝入380-570升母乳,6個月後斷奶,此時幼仔的長度是出生時的兩倍。藍鯨通常在8-10歲之間達到性成熟,此時雄鯨至少有20米長(南半球的種群更長)。相比之下,雌鯨體型較大,5歲左右性成熟,此時體長約為21米。

科學家估計藍鯨的壽命至少有80年[19][34][33],但由於個體記錄無法追溯到捕鯨時代,所以要知道藍鯨的確切壽命還需要很多年。目前單個個體最長的研究記錄是34年,位於東北太平洋(Sears報道1998)。藍鯨在自然界唯壹的天敵是虎鯨[35]。研究報告顯示,25%的成年藍鯨身上有虎鯨留下的傷痕[19],但攻擊造成的死亡率沒有確切數據。

藍鯨擱淺的情況非常罕見,而且由於它們的社會結構,從來沒有聽說過藍鯨擱淺的情況[36]。但是,當停飛發生時,就會受到公眾的關註。1920年,壹頭藍鯨擱淺在蘇格蘭外赫布裏底島劉易斯島的海灘上。它的頭被捕鯨船射中了,但它的魚叉沒有爆炸。就像其他動物壹樣,藍鯨本能地不惜壹切代價保持呼吸,擱淺可以讓它免於溺水。路易斯島路邊立著的兩根藍鯨骨頭吸引了大批遊客[37]。

[編輯]聲音

主要項目:鯨魚之歌

關於藍鯨聲音的多媒體

請註意,這些調用比原始聲音快10倍。

大西洋記錄的藍鯨(1)

大西洋記錄(1)

記錄在大西洋的藍鯨(2)

大西洋的記錄(2)

記錄在大西洋的藍鯨(3)

大西洋實錄(3)

記錄在東北太平洋的藍鯨

記錄在東北太平洋

記錄在南太平洋的藍鯨。

記錄在南太平洋

記錄在西太平洋的藍鯨

記錄在西太平洋

播放過程中有問題嗎?請參閱媒體幫助。

卡明斯和湯普森(1971年)說,通過測量距離藍鯨1米處的參考壓力,估計藍鯨的聲音在聲源處可以達到155-188分貝[38][39]。所有藍鯨種群的基頻都在10-40 Hz之間,而人類能探測到的最低頻率是20 Hz。藍鯨的聲音持續時間是10-30秒。在斯裏蘭卡海岸,壹只藍鯨重復的四音符“歌”被記錄下來,每次持續大約兩分鐘,讓人們想起了著名的座頭鯨之歌。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現象在其他種群中沒有出現,這可能是侏儒藍鯨(B. m. brevicauda)所特有的。科學家不知道藍鯨為什麽會發出聲音。理查森等人(1995)提出了以下六種可能的原因[40]:

保持個人之間的距離

同源和個體識別

環境信息傳遞(如覓食、警告、求偶)

保持群體聯系(如女性和男性之間的交流)

地貌特征定位

食物定位

mons/0/06/藍鯨_001_body_bw.jpg

壹頭成年藍鯨

mons/e/ee/bluewhalewithcalf . jpg

壹只未成年藍鯨和壹只母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