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1840-1926)是印象派繪畫運動的發起者、領導者和堅定不移的倡導者。
莫奈於1874年展出《印象:日出》後,評論家在報紙上以“印象派畫展”為題評論該運動,故名。在1888中,評論家飛飛·奈恩寫道:“印象主義是為他而創造的,這個術語比任何人都更適合他。”
莫奈5歲時,他家搬到了勒阿弗爾附近的聖安德烈斯。15歲時,他向當地壹位藝術家學習繪畫。他的藝術生涯始於與E- Budan的相識,從此開始了戶外繪畫。在1859-1860年他第壹次訪問巴黎期間,巴比松的畫家杜比尼和泰瓦龍深深地影響了他。187 2左右,他對日版畫產生了興趣,其裝飾和平坦性對現代法國繪畫影響很大。
1865-1870是莫奈的早期創作。在此之前,他已經開始用印象派的筆觸作畫,如《野餐》(1865 -1866)、《聖安地列斯的陽臺》。莫奈的創作目的主要是探索表現自然的方式,記錄瞬間的感受和印象以及他看到的充滿生機和運動的東方和西方。不管物體的重量和體積如何,他都把它畫成平面的彩色圖案。1868與雷諾阿、布裏瓦爾壹起創作了第壹批印象派作品,用強烈的碎筆描繪了房間外的光線、運動和瞬間的感受。
65438+70年代初,他去了倫敦,畫了荷蘭的運河、船和風車,畫了《印象:勒阿弗爾的日出》。回國後,他住在阿讓特伊,這也是印象派運動的巔峰。莫奈、雷諾阿、西斯萊、畢沙羅在1872-1875期間創作的作品,是印象主義最吸引人的作品。莫奈從65438年到0883年定居在吉維尼,直到去世。90年代後,他集中精力完成了《白楊》(1890-1891)、《幹草堆》(1889-1893)、《魯昂大教堂的日落》(65438)等壹系列連環畫
1890年,莫奈將吉維尼改造成了壹個睡蓮花園,在這裏他畫了20年的睡蓮系列。後來發展成1925的圓形壁畫,放置在巴黎裏奧蘭宮兩個80英尺長的橢圓形大廳內,於1971向公眾展出。晚年不顧眼疾繼續探索自然,直到1926年去世。
主要作品有:《聖安德烈亞斯的陽臺》(1866,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花園中的女人》(1866-1 867,盧浮宮博物館收藏)、《河流》(1868,芝加哥藝術學院收藏)等。巴黎馬莫坦博物館)、巴黎聖拉查爾火車站(1877,哈佛大學福格美術館)、幹草堆(1891,芝加哥大學藝術學院)以及?睡蓮(1906-1926,巴黎網球場)等等。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保羅·塞尚
保羅·塞尚,出生於1839。父親是銀行家。他固執、暴力、喜怒無常,經常沈溺於幻覺。他違背父母的意願去學繪畫,他想“讓印象主義在藝術博物館裏擁有作品永恒持久的性質”。這說明了他對自然和永恒結構的興趣,而能把握這種永恒結構的就是色彩。塞尚壹生都在努力用顏料來表達他的藝術思想。他是畫家中的畫家,是繪畫本身的革命者。他用色彩認識世界,對世界充滿夢想。
在1870寫的《田園詩》中,他描寫的不是客觀自然,而是沈浸在情歌中的夢幻場景。塞尚早期以其充滿激情的幻想擺脫了“現實主義”。
他的《狂飲》,寫於1875,更直接地用放縱的筆觸描繪了身體的掙紮。
塞尚不是壹般的畫家,他用色彩創造了自然。他的意義和價值在於他是20世紀繪畫的導師。
1906 10年10月22日,法國後印象派畫家最傑出的大師保羅·塞尚逝世。
高更是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陶藝家和版畫家。高更於1873年開始繪畫,收藏了印象派畫家的作品。他擁有畢沙羅、馬奈、雷諾瓦、莫奈、西斯萊、塞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