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土荊皮簡介

土荊皮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拉丁名5英文名6土荊皮別名7來源與產地8植物形態9收集10性狀11味道12功能主治13用法用量14化學成分15藥理作用16藥典標準16.6543816.4鑒別16.5檢查16.5.1水分16.5.2總灰分16.5.3酸不溶性灰分16.6浸出物16.7含量測定65 438+06.8土槿皮16.8.1參考at 17附件:1方劑使用中藥土槿皮2中成藥使用中藥土槿皮3中國古籍土槿皮1拼音tǔjěng pí

2英文參考金錢松【湘雅醫學詞典】

土槿皮[中醫藥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中藥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3概述

土槿皮

土槿皮是中藥的名稱,來源於藥材的收集。即《中藥通報》(1957,3 (4): 156)中記載的土槿皮別名[1]。松科植物金錢松的樹皮是幹燥的根皮或近根皮[2]。

4拉丁學名土槿皮(《中藥術語(2004)》)

5英文名golden落葉松樹皮(中藥術語(2004))

6.樹皮的別名[3],樹皮和樹皮。

7來源及產地:金錢松根皮。所在地:浙江、安徽、江蘇[3]。

植物形式的落葉樹。葉片呈螺旋狀散布在長枝上,在短枝上15 ~ 30簇狀,輻射狀扁平,秋後金黃色,條狀或倒針狀,扁平,下方沿隆起中脈有兩個氣孔帶。雌雄同株;幾個雄球花叢生在短枝頂端;雌球果單生於短枝頂端。苞鱗比珠鱗大,珠鱗腹基部有2個胚珠。球果直立,卵圓形;種鱗木質,成熟後脫落;苞片鱗片短;種子翅幾乎和種子鱗片壹樣長。花期4-5月,球果10月成熟。生於林邊和雜樹林;多培養。

9.5月采摘,剝去根皮或近根皮,曬幹。

10性狀的根皮不規則而長,扭曲略卷曲,厚1 ~ 5 mm,外表面灰黃色粗糙,具灰白色橫皮孔,粗糙的表皮常具鱗片,紅褐色;內表面為黃褐色至紅褐色,相對平坦。堅韌,斷面龜裂,可壹層壹層剝離。輕微的呼吸,苦澀的味道。樹皮呈片狀,厚約8mm,皮厚粗糙,外表面開裂,內表面粗糙。

11味苦、辛、溫、有毒[3]。

12功能主要用於殺蟲止癢。治療體癬、足癬、疥瘡、濕疹和神經性皮炎[3]。

13土槿皮的用法用量[3]。

14化學成分本品含土荊皮酸A、B、C、C2及其糖苷。土槿皮酊中含有土槿皮酸(約0.8%),對我國10種常見的皮膚病原真菌有壹定的抗菌作用[3]。

15土槿皮的藥理作用含有抗生育和抗腫瘤作用。本品有壹定毒性。應註意胃腸道反應[3]。

16藥典標準16.1土荊皮稱為土荊皮。

土井皮

土槿皮

16.2來源本品為土荊皮的幹燥根皮或近根皮。松科的。夏天去皮曬幹。

16.3根皮呈不規則條狀,扭曲,微卷曲,大小不壹,厚2 ~ 5毫米,外表面灰黃色,粗糙,皺折,灰白色橫向皮孔樣突起,粗糙的表皮常呈鱗片狀脫落,脫落處呈紅褐色;內表面為黃棕色至紅棕色,平坦,縱向紋理細密。堅韌,斷面龜裂,可壹層壹層剝離。輕微的呼吸,苦澀的味道。

樹皮呈片狀,厚約8mm,糙皮厚。外表面開裂,內表面粗糙。

16.4鑒別(1)本品粉末為淺棕色或紅棕色。石細胞多,呈長方形、圓形或不規則分枝狀,直徑30 ~ 96微米,黃褐色塊狀。多數篩細胞成束,直徑20 ~ 40微米,側壁有許多橢圓形篩區。粘液細胞圓形,直徑100 ~ 300 μ m,樹脂細胞縱向連成管,內含紅棕色至黃褐色樹脂,部分埋藏草酸鈣立方體。木栓的細胞壁略厚,部分木質化,有凹坑。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l,超聲20分鐘,冷卻,過濾,取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此外,取牡荊的對照藥材lg,通過相同的方法制備對照藥材溶液。然後取黃荊乙酸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附錄ⅵ b),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4: 4: 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幹燥,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於105℃噴霧。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對應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16.5檢查16.5.1的水分含量不得超過13.0%(附錄ⅸ H第壹法)。

16.5.2總灰分不得超過6.0%(附錄ⅸ k)。

16.5.3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過2.0%(附錄ⅸ k)。

16.6浸出物應在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方法(附錄X A)項下用熱浸法測定,以75%乙醇為溶劑,不得少於15。0%.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16.7的含量(附錄ⅵ d)。

以辛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的色譜條件和系統適用性試驗;流動相為甲醇1%乙酸溶液(50: 50)。檢測波長為260納米。根據土壤樹皮的乙酸峰,理論塔板數應不低於5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從黃荊子中取乙酸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5μg的溶液。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粉末約0.2g(過3號篩),精密稱定,置於帶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塞緊,稱定,加熱回流65438±0h,放冷,再次稱定,用甲醇補足失重,搖勻,濾過,取連續濾液即得。

測定方法分別準確吸取65438±00μl對照溶液和供試品溶液,註入液相色譜儀進行測定。

以幹燥品計算,本品中乙酸(C23H2808)的含量不得少於0.25%。

16.8土槿皮飲片16.8.1,炮制,洗凈,微濕,切絲,幹燥。

該產品呈條狀或卷狀。外表面灰黃色,有時可見灰白色的橫向皮孔。內表面黃褐色至紅褐色,有細縱條紋。切面呈紅褐色至紅褐色,有時有微小的白色結晶,可逐層剝離。輕微的呼吸,苦澀的味道。

16.8.2檢查總灰分不得超過5.0%(附錄ⅸ k)。

16.8.3鑒別檢查(水分、酸不溶性灰分)相同藥材。

16.8.4提取物與藥材相同。

16.8.5的含量測定與藥材相同。

16.8.6性味與歸經辛溫;有毒。入肺經、脾經。

16.8.7功能與主治:殺蟲、治癬、止癢。治療疥瘡和瘙癢。

16.8.8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用醋或酒蘸擦,或研磨調整患處。

16.8.9儲存在幹燥的地方。

16.9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