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月子期間怎麽躺在床上洗頭發

月子期間怎麽躺在床上洗頭發

目錄

1產婦在月子裏如何洗頭發

2中醫巧治產婦腳涼

3有利於產婦下奶的湯

4月子期間產婦發燒該怎麽辦

5產婦飲食之吃傳統美食

6產婦如何快速達到心理恢復

1產婦在月子裏如何洗頭發

月子裏許多新媽都不洗澡不洗頭,因為傳統說法就是月子裏不能碰水,但是80後的新媽們可就有點不能接受了,其實,只要用對方法,月子裏是可以洗頭發的。

在月子裏,媽媽們經常為生產後如何正確洗頭發而困惑。傳統觀念上,要壹個月(坐月子時期)不能洗澡洗頭發,但80後的年輕媽媽們接受不了。壹個月不洗頭,頭發身上的氣味連自己也不能忍受。其實,產婦坐月子不洗頭發是不科學的。產婦分娩過程中會大量出汗,而產後汗液更會增多。這個時候若按照老規矩不洗頭的話,不但不衛生,,還可能引起細菌感染、皮膚發炎。

新媽媽由於分娩時出血多,加上出汗、腰酸、腹痛,非常耗損體力,氣血、筋骨都很虛弱,這時候很容易感受風寒濕邪。由於當時人們的科學知識水平用限,才會有不能洗頭洗澡的禁忌。哪如何才能既保持身體清潔,又預防風寒的侵襲呢?中醫理論認為:姜味辛性溫,長於發散風寒,有活血驅寒、預防風濕頭痛、殺菌消毒的功效。產後恢復期用姜水洗浴的做法,的確可以起到這方面的效果。

按照傳統的做法,首先,要在產前三個月開始準備,將每次做菜時批出來的姜皮儲下,曬幹,否則難以足夠產後恢復期洗澡洗頭用。然後,將曬幹的姜皮用紗布包好,需要使用的時候,就把這些用紗布包好的姜放進鍋裏加滿水煮沸,燜20分鐘,兌些冷水,調至合適水溫即可洗浴。

如果覺得傳統的做法麻煩,目前市面上有壹種水溶性姜油可以直接加入水中或洗發露中使用非常方便、快捷。壹般產後壹周可以洗澡、洗頭,但必須緊持擦浴,不能洗盆浴,以免洗澡用過的臟水灌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6周後可以洗淋浴。

洗頭的方法:

月子裏只要健康情況允許可以洗頭、梳頭,需要註意以下幾點:

1.洗頭時可用指腹按摩頭皮,洗完後立即擦幹,避免受冷氣吹襲。

2.洗頭時的水溫要適宜,不要過涼,最好保持在37℃左右。

3.壹般來講產後頭發較油,也容易掉頭發,要使用溫和的洗發用品。

4.洗完頭後及時把頭發擦幹,再用幹毛巾包壹下,避免濕頭發揮發時帶走大量的熱量。

5.洗發用水最好使用姜水,或者將水溶性姜油調和到洗發露中,這樣可以避免濕邪侵入體內。

2中醫巧治產婦腳涼

許多產婦產後很長時間內都飽受雙腳發涼的痛苦,認為腳涼那就多穿點,暖暖腳也就湊合了。但是,時間長了就會發現不僅腳涼,也開始發麻了。

專家介紹,產婦在坐月子期間身體非常虛弱,最容易受涼。如果產婦在月子期間受涼,就會引起血行不暢,經脈痹阻,中醫稱為血痹。剛開始主要癥狀就是手腳發涼,如果沒有治療,經脈更加不暢通就會導致腳發麻,有的患者還感到疼痛,如果繼續置之不理,就會發展為風濕性關節炎。

在治療上,采用中藥湯劑和針灸辨證施治。根據患者的舌苔脈象,選擇溫經通脈、化淤通絡的中藥如黃芪桂枝五物湯等;根據患者具體癥狀針灸不同的穴位,如足外踝以上的懸中穴,針灸壹般需要兩個療程,每個療程10次,壹般需要1個多月的時間。如果患病時間太長,則治療起來會比較慢些。

產婦在月子期間容易受寒,因此專家建議產婦在月子期間壹定要註意避免受寒,比如不要吹空調,不過食寒涼之物,避免在潮濕地方居住,不要遊泳等。國外產婦在月子期間就能遊泳,那是體質不壹樣,年輕媽媽切不能逞強學之。

3有利於產婦下奶的湯

許多新媽產後並沒有馬上下奶,但此時寶寶最需要的就是母乳,如何快速使產婦下奶成為了壹道難題。其實有些湯對於下奶有很大的幫助。

赤豆鯉魚湯

原料:鯉魚1條(重約500克),赤小豆50克。

做法:鯉魚去鱗、鰓及內臟,清洗幹凈,切成三四塊;赤小豆淘洗幹凈,浸泡2小時。將泡漲的赤小豆用清水煮至七成熟,加入鯉魚塊,用文火煮至爛熟,不加調料,食肉飲湯。

功效:產前安胎消腫,產後通乳下奶。主要用於產後乳少癥。

烏魚通草湯

原料:烏魚1條,通草3克,蔥、鹽、黃酒等調味料。

做法:將烏魚去鱗及內臟後,洗凈,加通草、蔥、鹽、黃酒、水適量***燉熟即可。

功效:清熱利濕,疏通乳腺,促進乳汁分泌,而且烏魚富含優質蛋白質,還有促進產婦傷口愈合的功效。

4月子期間產婦發燒該怎麽辦

月子期間不註意護理,產婦就會出現壹些癥狀,例如發燒。所以月子期間媽媽們在關照寶寶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千萬別忽略了自身的健康,那麽月子期間產婦發燒應當怎麽辦呢?

正常發熱:在產褥期,產婦體溫壹般是正常的。如因產程過長,體力消耗過大,產婦極度疲勞或精神緊張等,在產後壹天內體溫可有輕度升高,但壹般不超過38℃,而且經過充分休息,體溫多於24小時內恢復正常。異常發熱:如產後第2~10天之間,連續兩次體溫達到或超過38℃以上是不正常的,應該考慮是否為產褥感染。

異常發熱主要可能有以下情況:

1、外陰、陰道、宮頸、會陰切開或裂傷縫合處這些部位是常見的發炎部位,常伴有局部紅腫熱痛,傷口開裂,有異常分泌物,甚至帶有腥臭味,有時會全身發熱,白細胞升高。

2、子宮內膜炎或子宮肌炎多發生於產後3~5天,惡露臭或不臭,輕者可以有低熱,惡露增多有臭味、腹脹、下腹疼痛及壓痛。重癥者伴發熱、寒戰,有下腹壓痛或疼痛,白細胞升高。

3、盆腔感染常於產後5天左右出現寒戰、高熱、下腹痛、盆腔深部壓痛。可引起盆腔膿腫,甚至高熱不退。 盆腔腹膜炎表現可為寒戰、高熱、全腹劇痛、嘔吐、腹脹、腹肌緊張、壓痛與反跳痛明顯,可引起腸粘連、腹瀉、裏急後重、排尿困難等癥狀。

4、血栓性靜脈炎常發生在產後或手術後7~10天,長期臥床,年齡大且肥胖者易患此病。患者呈周期性發熱,持續性腹痛可向腹股溝、上腹部及肋脊角放射。下肢血栓性靜脈炎表現為下肢疼痛,由於血流受阻,可引起下肢水腫,皮膚發白,可摸到下肢靜脈呈索條狀壓痛,患肢溫度高於對側,病程較長。

5、由急性乳腺炎引起的發熱,可伴有乳房局部紅腫、疼痛、硬結,甚至破潰

產後3~4天,產婦開始大量分泌乳汁時,由於乳房的血管和淋巴管擴張充盈、乳房膨脹,體溫可略有升高,壹般僅持續數小時就下降。

5產婦飲食之吃傳統美食

月子裏宜少食多餐

坐月子,產婦需少吃冰鎮飲料和涼拌菜等;另外,產婦的胃腸功能較弱,辛辣食物少吃為宜,月子裏還適宜少食多餐,每日可進餐5~6次。

肉類燉或熬最好

坐月子補方中,除了傳統的豬腳姜醋和糯米酒等,催乳的食物還可用豬肉、雞、魚和排骨熬的湯;比較經濟的催乳食物則有豆漿、豆腐湯、蝦皮菜湯、煮麩皮水,大豆、花生煮肉湯、椰子魚尾湯、枸杞、當歸、鮮鯉魚大米粥、清燉鯽魚、花生煨豬肚等等。

在烹飪方法上,可多用燉、煮、熬,少用油炸,比如雞、鴨、肉、魚等原材料以燉或熬最好。食用時湯和渣盡量不要放過,這樣既可增加營養又可促進乳汁分泌。

6產婦如何快速達到心理恢復

準媽在生完寶寶後,不僅身體有創傷,心理同樣也會產生各種問題,那如何才能讓媽咪們在產後恢復心理呢?

有關臨床統計,產後3個月內發生精神障礙和精神病的患者比正常人群發病率高很多。產後3~7天內是發生精神病的高峰期,產後2周內發病率約占產褥期精神病的50%以上,產後4周內發病者約占產褥期精神病的80%,因此產婦在產後1個月內需要外在環境多給予精神和體力上的照顧,協助恢復。

產婦產後應有壹個安靜、舒適、生活方便的環境休養。丈夫和家人要多給予飲食、情感上的支持,精神上的愛撫,尤其是丈夫在此期要多付出些,給妻子創造壹個心情愉快、適應妻子機體恢復的環境,順利地度過產褥期,也是全家人的幸福。

產婦在產褥期,還要負擔養育寶寶的任務,所以要註意自己精神和心理上的調整,不要過分地苛責自己,室內亂些、臟點沒關系,只是暫時的,不要過於要求與責怪妳的丈夫和家人,因為大家都需要壹個習慣的過程,主要是加強營養和休息,爭取早日恢復健康。

如果因為生活小節給自己和家庭帶來不愉悅的氣氛,對寶寶的幼小心靈發育是不利的,對孩子性格形成,在潛意識中埋下負性的壹面,所以說母親是孩子的第壹位老師。當然壹個美滿和諧的家庭與做丈夫的努力也是息息相關的。

1.郁悶。由於雌激素突然下降、身體疲勞和壹些心理障礙得不到及時的派遣等原因,新媽媽常常會為壹點小事不稱心而感到委屈、甚至傷心落淚。這些癥狀大多數媽媽在產後壹周內發生,並能自行恢復,但有些則可能發展為產後抑郁。因此家人給予新媽媽足夠的理解、關心、體貼和照顧是非常重要的。

2.樂觀。不管是對育兒還是對於自我調整,新媽媽首先要抱有壹個樂觀的態度。

3.幽默。幽默感是調劑緊張情緒,使媽媽更快適應新角色、新環境的有力工具。幽默感能減低妳的憤怒和不安,使情緒變得輕松。

4.社交。做了媽媽後不要整天都圍著寶寶轉,參加壹定範圍的社交活動,能保持妳的頭腦靈活和增加信息量,這也是新媽媽育兒智慧的壹個來源。

5.自控。人的情緒是受人的意識和意誌控制的,媽媽們應學習怎樣駕馭自己的情緒。任意放縱消極情緒滋長,經常發怒,將導致情緒失調,引起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