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我覺得“集體潛意識”這個概念壹定程度上可以回答妳的問題。玩偶在人類社會中存在已久,引起恐懼的因素代代相傳。就像沒有受到刺激的孩子會怕黑怕蛇壹樣,對娃娃這種社會性但不自然的恐懼也埋藏在人們的“集體潛意識”裏,所以即使沒有受到恐怖電影刺激的孩子也會害怕。
其次,像人但不像人的東西比完全不像人的東西更可怕。很多喜歡恐怖片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怪物和血腥的龐然大物壹點都不可怕。反之,裝扮成人、鬼或被鬼附身的人,則令人毛骨悚然。人形鬼和鬼附身的人,離我們自己和身邊的人最近。屏幕上出現怪物,我們總覺得永遠不會成真。
那些明明是人,其實是鬼的東西,讓我們想起了身邊的人,想起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把虛構的恐懼和人們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當屏幕上的恐怖場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似乎隨時可見時,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會感到無比的恐懼。
寶寶害怕的事情,在妳看來可能很傻,但在他看來卻是很真實很嚴重的。所以家長壹定要重視,幫助孩子趕走恐懼:
承認他的恐懼。
無論妳的寶寶是男孩還是女孩,壹歲還是十歲,當他害怕某件事甚至某些人的時候,父母都盡量不笑,做出讓他感到寬慰和安慰的舉動。他會明白,沒什麽好怕的,但最好能克服。
(2)和孩子多談論恐懼的對象。
說話可以讓孩子放松。父母可以問他們的寶寶害怕什麽,為什麽。讓他描述壹下害怕是什麽感覺;對孩子表示同情和關心,說說自己的童年經歷,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溫暖和力量。
不要強迫孩子做他們害怕的事情。
如果孩子害怕大人的壹個熟人或鄰居,玩偶,木偶或小醜,不要覺得冷漠,不要強迫孩子與他們相處。他們應該聽聽孩子為什麽害怕,讓他們遠離!
(4)用孩子喜歡的。
有些孩子會從玩壹直蓋著的舊玩具或毯子中獲得安全感,也會更有勇氣去做壹些可能會讓他們感到可怕的事情,比如見陌生人、上幼兒園或看醫生,所以允許妳的孩子堅持自己的特殊玩具或毯子。
⑤傳遞積極的信息。
不要對孩子說:“妳是大男孩了!沒什麽好怕的!”這些話會讓孩子覺得害怕不好,以後不敢和妳分享任何關於害怕的事情。妳可以告訴孩子,害怕是正常的。如果自己解決不了,可以告訴父母求助。
不要讓他知道妳害怕。
有時候妳會發現,妳害怕的,也是妳的孩子害怕的。所以先努力克服自己的恐懼,或者至少不要表現出來。妳可以告訴妳的孩子,妳不像他那樣喜歡去看醫生或者打針吃藥,但是為了妳的健康,妳還是要這樣做。這對孩子很有幫助。
⑦與孩子進行角色扮演。
如果寶寶害怕見陌生人,讓他用玩偶或者毛絨動物來模擬這種場合,也許他就沒那麽害怕了;如果他害怕穿著戲服的娃娃,不妨和他壹起打扮,別忘了在臉上化妝,幫助緩解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