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芥藍
僅少量種植,主要在福建省。莖較肥,不易抽薹,纖維較多,葉柄不明顯。葉長橢圓形,葉下伸,葉綠色或略帶紫色,葉刻深。葉皺糯,葉柄淡綠或略帶紫色,香味濃郁。株高30 ~ 40 cm,單株重50g左右,幼株多吃。有些品種,如臺灣省的金嫩葉、福建省的莆田黃羽衣甘藍、福州黃羽衣甘藍等。,分枝力強,側花芽數可達12 ~ 15,花芽細,葉黃綠色,有光澤,葉全,株型短,節間密,耐熱,采收期短。
(2)芥藍
栽培面積大,分布廣,但以兩廣種植為主。花莖較嫩,葉柄和葉耳明顯,主要采自花莖。按其成熟度可分為早熟種、中熟種、晚熟種。按葉表面狀況分為光滑葉和皺葉、大葉和小葉。
1.早熟品種耐熱性強,花芽在較高溫度(27 ~ 28℃)下能迅速分化形成花芽,分枝力強,基生葉分散。適合春夏秋露地栽培。從播種到收獲60多天,可連續收獲35 ~ 45天,產量高,品質好。根據葉面光滑與否,分為:
(1)早羽衣甘藍葉小,橢圓形,深綠色,光滑,有大量蠟粉,葉基部深分為穗。其高25 ~ 30cm,橫徑2 ~ 3cm,重100 ~ 150g。開花初期,花芽上的葉片密集,葉片呈橢圓形或狹長形。側枝發芽能力強。質量過硬。主要品種有:柳樹早羽衣甘藍、柯子嶺羽衣甘藍、臺灣省平葉白羽衣甘藍和細葉早羽衣甘藍。
(2)早羽衣甘藍皺葉大而厚,橢圓形,深綠色,葉皺,蠟粉多。主梢高30 ~ 40 cm,粗3 ~ 3.5 cm,重150 ~ 200 g,開花初期,花芽上的葉片疏松,葉片較大。側枝發芽能力強。質量更好。代表品種有:早雞冠花、大花秋雞冠花、九華秋雞冠花、百花雞冠花、香港白羽衣甘藍等。
2.中熟品種耐熱性不如早羽衣甘藍,耐寒性弱於晚熟品種。冬性強,生長緩慢。基生葉稍密,分枝能力中等。適用於春季保護地栽培、露地栽培和秋季保護地栽培。壹般來說,華南秋冬栽培,長江流域夏秋或秋冬栽培。從播種到收獲60 ~ 70天,可連續收獲40 ~ 50天。根據葉子形狀的大小,它可以分為:
(1)芥藍株高30 ~ 50厘米,葉寬大近圓形,長18厘米,寬16厘米,綠色,葉柄大,葉片光滑,蠟粉少,葉片有翅。花芽粗壯,主芽高約33cm,淡綠色,葉片致密,節間短,基部厚,皮厚略厚,纖維少。抽薹晚,分枝中等。質量好。代表品種有:宜山百花滑葉、昆明大葉、成都葉萍等。
(2)芥藍株高約40cm,葉卵圓形至長圓形,長16cm,寬13cm,綠色或深綠色,葉光滑或稍有褶皺,葉基部有少量或中度蠟粉和裂片。花芽薄,主芽高30 ~ 35厘米,重100 ~ 150克,葉卵圓形至長圓形,無柄或葉柄極短,節間長,質地脆甜,皮薄纖維少。側枝發芽能力中等。質量過硬。主要品種有:湯和羽衣甘藍、登封羽衣甘藍和臺灣省中華羽衣甘藍。
3.晚熟品種不耐熱,耐寒性最強。較低的溫度和較長的低溫時間有利於花芽分化,冬季花芽分化較強。基葉密,葉片大,分枝能力弱,營養生長期長,花莖采收晚,花莖健壯,產量高,品質好。適合冬季保護地栽培。華南冬春栽培,長江流域秋冬栽培。從播種到初收70 ~ 80天,可連續收獲50 ~ 60天。主要品種有:皺晚羽衣甘藍、晚開花光滑羽衣甘藍、鋼殼羽衣甘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