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變,尤其人們在冬季對於反季節蔬菜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那麽在反季節種植蔬菜,露地壹般無法種植,外界氣溫比較低,只有采取大棚種植,才能種植出更優質的蔬菜。例如我們冬天吃的辣椒、西紅柿、茄子、黃瓜等等。
那麽對於西葫蘆反季節種植,在技術上還是有很多需要註意。尤其在大棚種植中對於種植技術的要求就比較高,尤其是對溫度的調控、水肥的管理、病蟲害的防治都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與精力,同時只要大棚蔬菜技術掌握的好,趕到合適的上市時間整體效益也很不錯。通過最近壹段時間與很多菜農交流得知整體西葫蘆的種植效益和市場行情還不錯,但是他們主要在管理技術跟不上,導致產量低、品質差,那麽我們該如何做好大棚西葫蘆種植呢?又該如何做到高產優質呢?
品種選擇對於大棚冬季種植西葫蘆品種選擇壹定要得當,否則就很難種植出高產、優質的西葫蘆。冬季大棚西葫蘆要經歷較長時間的低溫、弱光條件,在品種上必須選擇耐低溫、耐弱光、分枝少、根瓜節位好、抗寒、抗病性強、產量高、又有市場前景的優良品種,並要求瓜條在低溫條件下能較快生長。壹般選擇品種要求:植株生長勢較強,豐產,早熟、瓜碼密連續結瓜性好,座果率高,耐高溫,抗白粉病。對西葫蘆的品種還是比較多,我們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擇品種,可以選擇:早青系列、早抗系列、晉早系列、阿蘭系列、晶瑩、盛世等等
瓜地選擇西葫蘆壹般喜濕而不耐澇、喜肥而不耐肥,要選擇土壤肥沃、土層深厚的田塊,由於西葫蘆不耐澇,註意排水良好,不容易造成積水的田塊。同時西葫蘆要想取得高產以及病蟲害發生減輕,我們要註意地的選擇和換茬,壹般壹塊地連續種西葫蘆最多不要超過2年。如果連茬時間長了土壤中會殘留病菌,積少成多,西葫蘆難以抗禦,另外年年都用類似的藥劑進行防治,導致病蟲害產生抗性,防治效果不好,那麽重茬不但容易導致病害加重還會導致產量急劇下降、品質也很差,最好選擇上茬種植根莖類作物的田塊,例如種植花生、大豆的田塊。但是註意上茬作物沒有使用過莖葉除草劑的田塊,避免使用除草劑在土壤中有殘留,導致西葫蘆黃苗、蹲苗影響產量!所以西葫蘆取得高產對瓜地土壤要求比較高。
培育壯苗西葫蘆大棚冬季種植要想確定高產,首先我們要培育壯苗,壹般我們說壯苗壹半量。所以培育壯苗是關鍵,西葫蘆適齡壯苗的標準為日歷苗齡30天左右,具有3-4片真葉,株高10厘米左右,莖粗在0.5厘米,葉柄長度與葉片長度相等,葉色濃綠,子葉完好,根系發達。那麽在培育壯苗育苗的時間上壹般我們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和自己希望西葫蘆什麽時候上市來選擇育苗時間,壹般黃瓜冬季大棚種植再9月底-12月底都可以進行育苗種植。那麽我們該如何進行育苗培育壯苗呢?
1、種前消毒催芽
種子在包裝時或者采收時可能本身會攜帶病菌,那麽我們在種前首先用50-60℃左右的溫開水燙種消毒8-10分鐘,時間不能太長,種子入水要不斷攪拌以防燙傷。直至30℃左右,然後靜置然後浸泡5-6小時,,洗去種子覆膜撈起瀝幹,然後燙種消毒完成以後要把種子放到透氣的濕紗布中放到25-30度的大棚內或者溫箱內進行催芽,但是我們要註意在這期間每隔12小時左右,對種子進行溫水搓洗和翻動,避免種脫水或者擠壓黴爛,之後輪甩種袋或倒出種子攤開晾壹會兒,待種子表面不水漉漉後再繼續催芽。在溫度適宜後,壹般從水浸種開始,約經30-40小時後種子便可發芽,這個時候可以用萎銹靈福美雙、咯菌腈之類的藥劑拌種防治苗期病害並且促進培育壯苗,大概48小時後基本上可出齊芽。這個時候就不要用種衣劑拌種了,避免傷到胚芽。
2、配制營養土播種
我們在育苗時對種子處理完以後我們會要對育苗使用的營養土配制,育苗苗床壹般我們要選擇大豆、蔥、蒜之類的田間土壤做為苗床土,不選擇茄類蔬菜的土,我們要確保苗床土疏松透氣、沒有農藥殘留、無病菌,移栽時候營養缽不容易散落。那麽營養土的配制要確保給種芽提供充足的營養。,壹般情況按照壹個立方來算:苗床土7-8份+完全腐熟的農家肥4-5份+0.5-1千克磷肥+0.1千克70%的代森錳鋅+10-15公斤青灰也就是草木灰+0.1千克辛硫磷或者毒死蜱顆粒劑。然後把這些全部翻均勻後壹般堆悶5-7天後使用。
那麽育苗可以選擇撒播種子,也可以選擇營養缽育種,在種植實踐中來看還是營養缽的成活率和壯苗以及移栽後的成活率比較高。采用營養缽育苗播種前要把營養缽壹次澆透水,每個營養缽內壹般放1-2粒發芽的種子,切忌胚芽根不能放偏或者往下,壹定直立放置,然後蓋上2-3厘米左右的細土放在大棚裏或者小拱棚裏育苗,溫度白天以22℃到25℃為宜、夜間10-15度為宜。苗期管理以增溫控濕為主,澆水最好采用噴壺噴,澆水時間選在晴天上午,澆水後及時通風排濕,同時苗期結合病蟲害防治時計入0.2%磷酸二氫鉀+1%葡萄糖進行葉面噴施,增強苗的抗寒抗病能力。確保培育壯苗。
合理密植壹般在西葫蘆秧苗在3葉1心或4片葉剛展開時,苗齡在30天左右即進行定植,同時定植前10~15天扣棚,扣棚7天後澆水造墑,澆水3天後通風散濕。定植前3~5天深翻土地、整平地面,並進行施肥壹般每畝施腐熟有機肥5000-5500公斤、復合肥80~100公斤作為基肥,加入含有鈣、硼等壹些中微量元素的肥料,可以提高產量和品質。西葫蘆是喜肥耐肥作物,加之大棚西葫蘆生長量大、產量高,需肥量較大,避免生長中出現脫肥現象。故應增施肥料,氮、磷、鉀肥配合施用。這樣把底肥施足以後壹般冬天不再增施肥料。
定植在晴天午後光弱時開淺溝定植。定植壹般選擇上午溫度在10-15度左右,在定植後對土壤進行澆水,澆水要澆足澆透,但不要澆大水,定植時候要註意合理密植,根據種植模式和種植的品種定植,采用深溝高畦,地膜覆蓋栽培。壹般畦寬100厘米,畦高20厘米,溝寬25~30厘米。蓋膜前應再次將畦面整平,冬季氣溫低,要采用二棚三膜覆蓋,在膜上定植部位開口,把西葫蘆苗引出膜外。再把地膜兩側壓少量土固定。要根據氣溫變化情況每天適時透光降溫,棚內溫度白天保持在20-25℃左右為宜,夜間保持在18-20度,晴天超過30度就要防風降溫。壹般西葫蘆定植小型品種按株距40×40厘米雙行定植,每畝1800株左右。大型品種按株距50×50厘米雙行定植,每畝1600株左右。要根據品種特性合理把握種植密度。避免因密度導致病害發生嚴重和產品下降。
病蟲田間管理冬季大棚西葫蘆的主要病蟲害有:霜黴、灰黴、白粉病等,蟲害有蚜蟲、粉虱、斑潛蠅等,冬季大棚種植的西葫蘆管理中,不但要調節溫濕度、補充肥水、提高植株抗性,還要結合化學防治西葫蘆的病蟲害,同時還可以結合葉面肥的噴施延長采瓜期,由於冬天和早春溫度比較低,要結合人工授粉來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壹般在上午9時前,摘取當日開放的雄花,去掉花冠,在雌花柱頭上輕輕塗抹。或用防落素、座果靈等植物激素按使用說明操作。那麽主要病蟲害防治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