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概況
被稱為“中國第四城”的成都,既保持了當地的川菜風格,又包容了異國情調和外國美食,從城市的西部、南部和東部形成了幾個美食圈。
成都人口:1026萬;面積:12640平方公裏,轄7區4市8縣;
據華西報報道,2004年上半年,成都餐飲業實現零售額84.3億元,居全國第四位,僅次於廣州、上海、北京,居西部第壹位。
2.經驗
我們已經有了能夠使我們的事業取得初步成功的理論和實踐基礎。我們目前的管理體系足以支撐20家連鎖店。
三。行業和市場分析
1,成都快餐業發展現狀
成都快餐業的發展明顯滯後。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各種火鍋超市和烤串隨處可見,連鎖規模極其可觀。“玉林串串”包括加盟店100多家,規模還蠻大的,大概300多平米。其他的,比如冷鍋魚,燒烤店也是相當多的,大部分都是連鎖經營。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成都的小吃店很少,都是中國著名的小吃。據了解,成都有23種小吃獲得“中華老字號”稱號,全部集中在成都餐飲公司手中。成都餐飲公司是國有企業。由於機制的原因,到目前為止成都只開了30多家店,而且面積還蠻大的,主要集中在繁華的商業區。
與中國大部分中式快餐連鎖店聚集的城市相比,成都幾乎沒有可以叫得出名字的連鎖店。分布在社區和壹般商圈的快餐店,大多是前店後廠的家庭作坊,流動性大,衛生差,與品牌和規模相去甚遠。
2.沙縣小吃
沙縣位於福建省中部西北部,有1600年的歷史。名小吃240多種,50多種已上市多年。其中,扁肉、蒸餃、芋頭包、寶鑫豆腐丸四種被中國烹飪協會評審會評為“中華名小吃”。沙縣的小吃壹般分米飯,比如炒白糯米、鴨湯幹、凍米皮、甜湯圓等。面粉,包括餛飩、拌面、蒸餃、椒麻餅、荷葉包子等。豆類,包括夾心豆腐丸子、玉卷豆腐、鍋豆腐、梅花豆腐等。其他還有芋頭包子,牛肉香腸,夏茅烤鴨等等。在眾多的小吃中,傳統的名牌小吃有50種,其中扁肉、芋頭包子、蒸餃、裹豆腐丸子、涼粉、涼粉皮、湯圓、椒麻餅、泥鰍幹是十大品種,而前四種是“中華名小吃”。經過三四年的發展,沙縣小吃的分散連鎖經營已經初見端倪。沙縣人只要在壹個城市裏找到適合自己的商鋪,從廚房設備到燈箱、碗筷,只要壹個電話就能搞定。而且只要有沙縣小吃,就有日常原料商需要。也就是說,沙縣小吃形成了從原料供應到半成品供應的完整物流體系,為其快速連鎖經營做出了巨大貢獻。日前,全國沙縣小吃店8980家,從業人員3.3萬人,小吃行業營業收入3億多元。杭州沙縣小吃500多,福州2000多,廣州700多。
3.特色小吃在成都
近年來,成都的外國快餐連鎖店發展迅速。沙縣小吃、花溪牛肉粉、南京特色湯圓、東北餃子王等都已登陸成都。
在成都,沙縣小吃的數量還不多,全市只有30多家,大部分分布在學校附近,但是來成都找店開店的人很多。成都沙縣小吃的效益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較早開業的川大南店(40平米左右),剛開業年利潤40萬,現在每天營業額能維持在2000元左右。預計電子大學店日營業額可達3000-4000元;其他幾家不依賴學校的店營業額大概能維持在800元左右。
華西牛肉粉來自貴州,主營牛肉湯粉,在成都的規模隨著加盟的發展迅速擴大。店面有大有小,但裝修風格幾乎千篇壹律。不過因為菜品太單調,成都的數量也不算多。
2004年,南京特色湯包大發展,壹下子在成都出現了很多。湯包和沙縣小吃壹樣,也是分散的連鎖經營,而且是碎片化的,定位以社區店為主。因為對店面面積要求低,投資少,壹年就能開很多店。
成都自己的小吃也在密謀改變。成都有23種小吃獲得了“中華老字號”的稱號,全部集中在成都餐飲公司手中。但由於舊城改造等諸多原因,10多家“老字號”已逐漸消失在市場上。2004年7月,成都餐飲公司整體改制完成,公司正式變更為全員持股的股份合作制企業,國有資本徹底退出。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肖重陽表示,未來將進壹步發起連鎖經營攻勢,將成都的名小吃招牌打入更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