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中秋節吃月餅的傳說故事

中秋節吃月餅的傳說故事

中秋節吃月餅的傳說故事

 中秋節當然少不了吃月餅,關於中秋節吃月餅有壹個有趣的傳說故事,下文分享給大家!

 中秋節吃月餅的傳說故事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吃月餅、賞月亮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習慣。我吃過五分錢壹個的月餅,也吃過二十多塊錢壹個的月餅。現代月餅在繼承明清傳統形式的基礎上,制作更精美,口味更繁多。不同的地區的月餅以其獨具的特色贏得了人們的青睞:廣式月餅皮薄、松軟、香甜、餡美;蘇式月餅松脆、香酥、甜鹹適口;潮式月餅以糖冬瓜為餡,滋潤、松脆。月餅除象征團圓的傳統圓形之外,還有正方、八角、三角、長方等形狀,其內中包餡有冰糖、豆沙、蓮蓉、五仁、百果、棗泥、火腿、蛋黃、叉燒等數十種,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月餅作為中秋節的應節食品,其餅面圖案無不與月亮相關,如?嫦娥奔月?、?月宮蟾兔?、?銀河夜月?、?三潭印月?、?西施醉月?等。精美的圖案不但烘托了中秋佳節的祥和氣氛,而且也增加了節日的詩情畫意。今天,我們選購或品嘗月餅時註重的是月餅的包裝款式和口味,卻很少去了解她的文化內涵。下面,我摘錄壹些中秋吃月餅的傳說,與朋友們***享。

 傳說壹

 相傳遠古時候,有壹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幹涸,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下去。

 這件事驚動了壹個名叫後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壹氣射下九個多余的太陽。

 後羿立下汗馬功勞,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誌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鉆、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不久,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壹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壹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壹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壹半,能長生不老,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後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裏,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輕而易舉的騙過了後羿。

 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壹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後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後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每天都到月亮前觀望著愛妻。

 後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和月餅,遙祭在月宮裏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

 傳說二

 ?月餅傳信息?壹說。相傳元朝未年,統治者的殘暴統治引起了廣大人民的普遍憎恨,到處都在醞釀起義和反抗。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防止人民造反,規定民間不準私藏鐵器,只準十家人合用壹把菜刀。農民起義領袖張士誠在中秋節時,將中秋起義的時間寫在紙條上,夾在月餅裏送給各家各戶。人們掰開月餅見到紙條,就紛紛拿起菜刀,聚集起義,掀起了反抗元朝統治者壓迫的高潮。為了紀念這次起義,人們每年八月十五便吃月餅且相沿成習。所以,今天的蘇式月餅中還夾壹長小方紙,只不過是在底面,而不是中間。

 傳說三

 唐太宗征北方突厥,平定其屢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將李靖親自率部出征,轉戰邊塞,結果屢建奇功。八月十五凱旋歸京,長安城內壹片歡騰。有個吐蕾人正在長安,他向唐太宗獻圓餅祝捷。太宗大喜,從裝飾華麗的餅盒中取出圓餅,指著懸掛在天空中的明月笑道:?應將胡餅邀蟾蜍?。隨後太宗與百官***食圓餅,從此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便形成了。

 傳說四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征,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