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瑪咖,忽悠還是神奇?頂高反,親歷安第斯高寒區,還原真實的瑪咖

瑪咖,忽悠還是神奇?頂高反,親歷安第斯高寒區,還原真實的瑪咖

在南美的西海岸,有個狹長的國家,秘魯。它被譽為“世界的糧倉”。

其中有兩種作物,代表著這個國家的傳奇。壹個是土豆,壹個是瑪咖。這期我先講瑪咖,土豆下次再聊,當然它的土豆也不是我們概念中那個普通的洋芋、山藥蛋。

秘魯的原住民是古印加人後裔。據說最強壯的古印加人不在亞馬遜流域,他們生活在安第斯山區的高寒地帶。

8月,是南半球的冬季。從首都利馬驅車出發,大約壹天的行程,到達安第斯山區,翻越山脈進入胡寧地區時,遇到了山路大堵車,在海拔四五千米的地方滯留5小時,好多人都高反了。

這是飛機上拍攝的安第斯山脈

爬山途中拍攝的安第斯山脈

遭遇山路堵車,5個小時,很多人都下車聊天。

入夜,我們入住了山裏最好的飯店以及旅店……沒有暖氣,毛毯蓋了有5層,依然瑟瑟難熬,壹晚上被石頭壓著睡覺的感覺。晚餐也吃得相當豪放,看圖吧。

這是入住的酒店:

這是酒店餐廳

羊湯,端上來就是這個樣子的,不是我喝成了這樣……[淚奔]豪放不…

這是奶酪壹類的,搭配面包主食吃。

秘魯壹般餐館基本都是這個樣子的。

擺放整齊,還可以刷卡。

第二天壹早,經歷了壹晚的睡眠,更容易出現高原反應 。頭痛 ,嘔吐 ,心慌 。還好我只是有些脹脹的頭疼。繼續開車前進,進入山區腹地,發現這裏的環境極其惡劣,強風,低溫,晝夜溫差50攝氏度,海拔5000米, 氧氣極為稀薄。壹路上,幾乎看不到任何植物,光禿禿的山坡,偶爾跑過幾只野生羊駝,如此惡劣的環境,瑪咖是如何生長的?

翻過壹座座山嶺,終於在壹面陽坡上,我們發現了壹群當地人,他們壹字排開,拉起繩索分割山坡土地,在各自的區域內挖掘著壹些不同顏色的東西,形狀酷似蘿蔔,難道這就是我們正在尋找的傳奇?

這裏正在收獲的就是神秘的植物,瑪咖,它是被稱為秘魯人參的壹種國寶級植物,很多國際 養生 專家認為它的營養價值和功效更高於冬蟲夏草,它是調節人體內分泌和免疫力的壹種天然食材。

當地人正在挖掘和收集瑪咖:

不同顏色的瑪咖,形似蘿蔔。

突然看到了兩個小孩子,合個影。

“Maca”是古印加語 “母親”的意思。在秘魯,印加人把瑪咖奉為“安第斯皇後”,他們堅信因為有了瑪咖,男人才能像太陽般發出炙熱的光芒,女人才能像月亮般保持明媚的美麗。究竟是什麽神奇之處,使得印加人將瑪咖當作“母親”和“皇後”來膜拜?

在這種極端惡劣的生態環境裏,除了瑪咖,這裏再無任何生命跡象。也正是因為這種惡劣的環境,使瑪咖不但自身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而且對土壤養分具有極強的“吸收力”,每收獲壹季,土地需休養七年才能再次生長瑪咖。這讓瑪咖極為珍稀,卻也造就了瑪咖極度豐富而均衡的營養。

據當地 歷史 學家講,高原地區,環境惡劣,不利於人口繁衍。但是安第斯山區的印加人正是憑借著瑪咖的神奇效用和巨大能量,讓原本生育力低下的高原民族變得強大而長壽,最終征服了所有的平原民族。

當地人告訴我們,他們就是高原印加部落的後人,他們的祖先締造了這個世界上唯壹的壹個高原大帝國——印加帝國。而腳下的這些瑪咖在祖先強大的征服過程中發揮了最重要的作用。

每年的8月份,是瑪咖成熟的季節。大批采摘回來的果實還要經過長時間的晾曬,才能儲存。在山腳下的村子裏,各家各戶都在大場院裏晾曬著新采摘回來的瑪咖果實。

唯壹生長優質瑪咖的小村落,因為瑪咖的火熱,也熱鬧起來。

村裏廣場,正在晾曬的瑪咖

壹家人正在忙碌,壹個小孩引起我的註意。

不禁多拍了幾張

這個曬幹的果實當地人是怎麽食用的呢?跟隨壹戶農家我們走進他們的村子,來看看這個強大部落的後裔是如何食用瑪咖的。

這是瑪咖粥,黑乎乎的。味道是壹種怪怪的甜味。

熱情款待我們的小主人。

粥裏有完整的瑪咖幹果。

瑪咖,這種秘魯的國寶,原來是當地人的家常便飯。瑪咖與馬鈴薯都為印加文明的輝煌和延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瑪咖為這個部落的強大提供了很好的營養,而土豆為這個部落的延續提供了基礎的供給。

這,就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