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以血鈣和骨鈣的形式存在,以滿足人體的需要,並保持壹定的攝入量和消耗量。如果長期食用大於攝入,就容易導致骨質疏松,尤其是老年人。如果鈣含量過多,容易形成結石或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那麽,如何判斷身體是否缺鈣呢?缺鈣患者應該如何正確補鈣?
判斷身體是否缺鈣,要看三點。
1,看癥狀
孩子:晚上睡眠不好,晚上哭鬧,容易出汗,平時容易搖頭,枕禿的樣子。嚴重者可出現囟門閉合延遲、駝背、X型腿。
成人:可能會導致小腿肌肉抽筋,背部酸痛,嚴重的會骨質疏松,自發性骨折,骨質增生。
2.看看指標
血鈣濃度:成人正常值為2.25-2.75 mmol/L。
骨密度:正常參考值在-1到+1之間。
3.看飲食結構
飲食中是否有高鈣,如乳及乳制品、豆制品、魚類、堅果等。
缺鈣要記住三點補鈣是關鍵。
在人體內,99%的鈣儲存在人體骨骼中。成年人每天應攝入800mg的鈣,但骨骼總量仍以每年1%的速度流失。門診經常有患者問:“為什麽每天早上都吃鈣片還是缺鈣?”那是因為人體對鈣的吸收速度慢,每天每次能吸收的總量有限。壹次吸收500毫克以上鈣的最大耐受劑量為2000毫克/天,多余的鈣會被排出體外。所以,補鈣的關鍵不在於劑量,而在於吸收和保留了多少。
1.補鈣時機:最好在飯後半小時內,睡前五小時內服用鈣片。鈣片不宜空腹服用或壹次性大量服用。可以把每天的劑量分成三次,隨三餐服用。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鈣片都是碳酸鈣,是壹種無機鈣片,鈣含量高,但是水溶性低。進入體內後,必須通過胃酸解離成鈣離子,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而胃酸分泌較多時,是在進食後。因此,為了充分發揮鈣片的最大功效,應在飯後半小時內服用。
雖然人體內的血鈣是恒定的,但由於人體自身調節機制的自動控制,每天從食物中攝入的鈣被吸收到血液中,壹部分會沈澱在骨骼中。同時,骨骼中的鈣會有壹部分釋放到血液中,還有壹部分排出體外,保證血鈣水平的穩定。這個交換過程的高峰時間出現在淩晨三點左右,而鈣的排泄高峰壹般在飯後四個小時左右,所以晚上補鈣效果最好,但不宜太晚。如果補鈣太晚,當排鈣高峰到來時,人已經睡著了,尿液中的草酸鈣容易沈積形成小晶體,久而久之逐漸擴大形成尿路結石。所以補鈣不晚,壹般在晚飯後半小時,睡前4-5小時,多喝水。
2.除了直接補鈣片,還有哪些途徑可以補鈣?
(1)日光浴
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將皮下的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預防佝僂病。
據研究,人體所需維生素D的90%需要通過曬太陽獲得。皮膚通過從太陽獲得紫外線來制造維生素D3,然後身體將維生素D3轉化為活性維生素D,如果說遊離鈣離子是補鈣的第壹步,那麽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離子的吸收就是第二步。壹天中的9: 00-11: 00,15: 00-17: 00是曬太陽的好時候。
但需要註意的是,不要把自己曬成皮膚癌,尤其是嬰兒,他們的皮膚比較薄,不宜曬太多,曬太陽的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並且要遮住眼睛,防止損傷。有些父母很懶,在玻璃後面給寶寶曬日光浴。其實這個沒用,因為玻璃會過濾掉大部分紫外線,達不到日光浴的效果。
(2)日常生活中很多食物都含有鈣,通過合理的飲食來調節也是不錯的選擇。含鈣高的食物有:
牛奶
牛奶中的鈣含量比較高。牛奶屬於蛋白質,富含鈣,鈣磷比例適宜,有利於人體對鈣的吸收。
註意:不要空腹喝牛奶。空腹喝牛奶會導致各種營養物質在消化吸收前就被排出體外。壹般建議在喝牛奶前先吃壹些食物,如面包、餅幹、零食等。如果有乳糖不耐癥,可以用酸奶代替牛奶,睡前1小時喝壹杯牛奶也是不錯的,既能防止夜間血鈣流失,又能安神助眠。
b、蝦
蝦和蝦皮的鈣含量很高,尤其是蝦皮。但是對大蝦過敏的人也沒辦法。
c、深海魚
深海魚的鈣含量遠高於淡水魚,尤其是沙丁魚這樣的小魚,它們的骨骼中鈣含量特別高。沙丁魚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能有效促進鈣的吸收,是壹種強效補鈣食品。
d、豆制品
大豆不僅蛋白質高,鈣也高。
E.燕麥
在谷類主食中,燕麥的含量相對較高。
f,其他
鈣在酸性環境下吸收率大,所以攝入足夠的維生素C也有助於鈣的吸收。如獼猴桃、柑橘、石榴、木瓜等。
3.補鈣時應避免的食物
a、濃茶、咖啡、黑巧克力等含有咖啡因的食物不僅影響鈣的吸收,還會增加鈣在尿中的排泄。
富含草酸的食物
草酸會在腸道內與鈣結合形成不溶性沈澱,影響鈣的吸收。
草酸含量高的蔬菜有:羽衣甘藍、芹菜、菠菜、韭菜等深綠色蔬菜。做飯前,
最好先用開水焯壹下,去除草酸後再煮,以免草酸含量過高影響鈣的吸收。
c、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中的碳酸容易在消化道中與鈣結合,減少鈣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