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會引起食物過敏?首先,個體必須天生就有對某種食物過敏的基因。然後,他必須至少接觸過壹次這種食物,或者通過母乳引起過敏反應。當他第二次接觸這種食物時,會引起明顯的過敏反應。當免疫球蛋白(IgE)與食物分子發生反應時,免疫系統會產生更多的免疫球蛋白抗體,進壹步激活肥胖細胞,釋放組胺,人體就會出現過敏現象。
哪些食物會引起食物過敏?
據統計,約有3%的兒童有食物過敏,90%以上的食物過敏是由以下食物引起的,包括牛奶、雞蛋、大麥、大豆、花生、魚類和貝類。此外,還應註意壹些含有人工添加劑、咖啡因或酒精的食物。
其中,牛奶、雞蛋和花生最常引起兒童食物過敏,而花生、魚類和貝類更容易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大多數孩子長大後不會出現食物過敏,但需要註意的是,對花生和貝類的過敏會持續壹生。
食物過敏的臨床癥狀有哪些?因為每個人的體質和食物的種類、數量不同,有差異,癥狀可以明顯,也可以輕微。急性過敏癥狀可在進食後幾分鐘至幾小時出現。常見的過敏癥狀有消化系統(70%,如嘔吐、腹瀉、腹痛、口唇或口腔發癢)、皮膚系統(24%,如蕁麻疹、濕疹)、呼吸系統(6%,如喉嚨發癢或腫脹,甚至呼吸困難和喘息)、血管循環系統(少見,如手腳冰涼、低血壓和休克)等。因為食物過敏的癥狀可能與其他疾病相似,所以當懷疑食物過敏時,請兒科醫生診斷和治療是合適的。
如何診斷食物過敏?
必須由以下四項決定:
1.詳細完整的過敏史和家族過敏史,有賴於在家家長的細心觀察和門診醫生的詢問,從而縮小範圍,找出可能的疑似食物。
2.血液免疫球蛋白E抗體試驗。
3.食物過敏皮試。以上兩項檢查確定孩子體內過敏體質是否有強烈反應,找出有過敏反應的食物類別。
4.食物攝入激發試驗。目前最標準的診斷方法是雙盲安慰劑對照食物激發試驗,它不僅可以確定是否存在對食物的不良反應,還可用於監測和跟蹤已確診為食物過敏的兒童食物過敏的變化。
食物過敏的正確治療原則是1。最重要的預防原則是媽媽在生活中要仔細觀察,平時盡量避免吃會引起過敏的食物。比如父母自己也知道食物會引起過敏,就不會跟孩子提起。
2.在嘗試從未吃過的新食物時,記得先閱讀食物標簽,看看是否有任何可導致過敏的成分。
3.當孩子對某種食物的接觸已經不止壹次引起可能的過敏反應時,就應該有強烈的警惕性,避免再次發生過敏反應,因為只要少量的過敏食物能通過飲食或母乳進入孩子體內,就會引起過敏反應,而且往往會引起越來越嚴重的反應。
4.如果已知對某種食物有嚴重的過敏反應,請隨時佩戴警示手環,同時也請醫生提前開出出現過敏反應的急救藥,以備不時之需。在咨詢醫生後,孩子可以在3-6個月後再次嘗試這些食物,因為大多數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在3歲後不會引起過敏反應。
5.進食過程中出現疑似過敏癥狀時,要先停止進食,並立即帶孩子去看醫生檢查。在家可以先口服抗組胺藥。如果不能緩解,需要去醫院接受抗組胺藥和類固醇藥物的註射,以及生理鹽水的靜脈滴註。如懷疑休克反應,應給予腎上腺素註射,並監測血壓變化,以免休克。
這些都是重要的治療方法。癥狀通常可以在適當的治療後得到改善,但如果延遲就醫,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並發癥(如呼吸窘迫和休克),因此家長需要立即謹慎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