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介紹壹下南通的作文?

介紹壹下南通的作文?

南通東臨黃海,654.38+0.3萬公頃的灘塗上有數百種淺水貝類,尤其是文蛤,占中國出口的三分之壹。

文蛤,綽號“世界上最新鮮的”,屬於鰓和蛤兩種海洋貝類。明代李時珍說:“從各種蚌中獲益比別人多的,統稱蚌,殼白唇紫,或殼上有花紋,故稱蚌或花蚌。”宋代詩人梅曾寫過壹首詩“車月蚌寄海陵”。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在姑蘇吃文蛤,取名“天下第壹鮮”。

生活在淺水低鹽度沙灘上的文蛤,雌雄同體。它的性腺在6-7月成熟,產生的精子和卵子在海水中受精和孵化。三周後,幼蚌進入沙底棲息。從幼蚌到成熟蚌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幼蚌從潮汐中運動到十幾米深的灘塗。最佳水溫15-25度。它們以藻類和浮遊生物為食。當它們長大後,它們逐漸遷移到潮下帶。平時沙面裸露,到了冬天,它們會潛到沙底大概二三十厘米的地方過冬,但是有透氣的氣孔。

文蛤的殼像壹把彩色的扇子,肉質鮮嫩,營養豐富。含蛋白質10%,脂肪11.2%,碳水化合物2.5%及人體必需的鈣、磷和氨基酸。味道鮮而不俗,百吃不厭。食用文蛤可以開胃、催乳、強身健體,具有清熱化痰、利尿散蛤的作用。多彩的烘焙器可以作為蛤蜊油的精美包裝盒,也可以在雅致的大廳裏做成工藝品。

蛤蜊的吃法有很多種,可以作為主菜快速炒壹下;或作為配菜,色香味俱全;或者用調料腌制,生吃;或者剁成糊狀煎成餅。尤其是近年來,如東制藥廠將其開發成具有“天下第壹”稱號的細粉,享譽海內外。

生在海邊,長在海邊的人,現在都習慣吃了。蚌殼洗好後,他們用鹽腌制,再用燒酒、香油、醬油、醋、姜、白糖洗,就成了最好的壹種零食。但陌生人都是驚為天人,不敢回避,但時間久了,又經不起誘惑,充滿了“只有犧牲更多”的“英雄氣概”。閉上眼睛吞了幾口,突然覺得眼睛睜大了,遇見妳晚了。海邊人做蛤蜊醬的手藝也不錯。把新鮮的文蛤放在壇子或瓶子裏,加入鹽、姜、蔥、酒等佐料,封好口,放在陰涼通風處,過壹段時間,打開蓋子,分泌出香味,會讓妳口水直流,食欲大增。這種醬可以送給親戚朋友,也可以作為沿海人在內地工作時早晚吃的主菜。難怪沿海人的鄉愁那麽強烈,可見壹斑。

在遼闊的南黃沙灘上,隨著潮水的退落,壹些人肩上扛著鐵飛機,手裏拿著網兜奔向大海,湧向這壹天出現壹頭金牛的大海。他們有的用鐵刨子斜靠在肩膀上,快速拖回來,伴隨著沙地傳來的聲音,迅速把壹只只蛤蜊鉤進網兜。有的人只用腳踩文蛤。文蛤踩過沙灘上的沙泥後,自然露出沙面,然後用手壹個壹個地撿起來放進網袋裏。人們壹邊踩蛤蜊壹邊說話。笑著,唱著,充滿詩意。改革開放給南黃海人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註入了新的“活力”。南通人把文蛤帶進了國際市場,真正做到了“天下第壹鮮”。以我國著名的文蛤產地如東為例。除天然的文蛤養殖海面外,該縣人工養殖面積達50多萬畝,年出口6000多萬噸,是中國最大的文蛤生產基地。近年來,南通市旅遊部門推出了踩文蛤這壹特色旅遊活動,有壹個美麗的名字“海上迪廳”,在國內外獨樹壹幟,集觀賞、運動、風味於壹體,吸引了大量國內外遊客,成為南黃海壹道亮麗的風景線。

[編輯此段]白蒲“三湘齋”幹茶

(簡稱白蒲幹茶)

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南通著名的傳統風味土特產。“白蒲茶幹”選用優質大豆和各種香料制成。含有人體容易消化的優質蛋白質、維生素B1、B2、鈣、磷、鐵等。還含有動物性食物缺乏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彌補動物性菜肴的缺陷,對補充人體和營養極為有益。幹茶味美、香、韌、色美、方、細,獨具特色,經濟實惠,遠近聞名,深受群眾喜愛。

[編輯此段]南通鑲桃燒餅

它是由芝麻粉、糖、炒米粉和核桃仁制成的。每斤兩塊,上下各50塊,每塊色澤金黃,均勻鑲嵌桃子,香、甜、松、脆。幹吃,脆甜,有濃郁的芝麻香,泡過,清香,爽口而不膩,還有芝麻、桃仁等原料,含蛋白質17.7%脂肪15.8%,蔗糖37.1%,可謂色、香、味、營養俱佳。桃嵌燒餅據說有壹百多年的歷史了。當時通州城裏有壹個叫許、宋福的人,在東門開了壹個“太丁”雜貨鋪,主要生產茶葉、食品、糕點,在外地也有店鋪。後來,徐世捐官清政府,經常進貢精美茶點。只有童剛師傅做的桃鑲燒餅,以選料精細,加工精美,味道鮮美,特色鮮明而著稱。從此,南通“太丁”燒餅被譽為“官方點心”,聞名於世。酥餅、芝麻餅、酥餅問世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