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麽讓中國成為壹個北方人最好的食物?
北方有句諺語,叫“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如躺著吃。”也許有人會覺得奇怪: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好吃的東西,為什麽非要說沒有比餃子更好吃的呢?廣東人壹開始不服氣:“別說生猛的海鮮有多好吃,就算是我們喝茶也不會輸給餃子!”上海人也會說“阿拉上海的包子比伊拉克的餃子好吃!”四川人甚至會說:“我們的擔擔面和龍炒手不比妳們的餃子差!”但是,如果妳碰巧問壹個北方人,他壹定會說:“什麽最好?當然,嬌子!”壹方水土養壹方人,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壹個人心目中最美味的東西,是他小時候最愛吃的,卻經常吃不到的。對此我深有體會。小時候沒有海鮮,沒有大魚大肉吃。對我來說,最真實和美味的東西是餃子。那時候沒有現成的餃子賣。妳不得不自己吃餃子。星期天壹大早,我聽到樓上或樓下壹個菜墩上菜刀剁餡的聲音,還有搟面杖敲打案板的聲音,我知道這個家庭又在改善生活了。雖然我家不富裕,吃餃子沒問題,但是餃子裏面的餡很差。壹般用兩三毛錢的豬肉和壹大鍋菜,再加點鹽,澆點植物油或花椒油。記得有壹次,壹個四川的小孩來我家做客,我們包了餃子,韭菜壹元肉。我們家以為夠了,那個四川孩子卻抱怨太難吃了,說連肉都吃不上,讓我們很尷尬。後來吃了壹種四川的“鐘餃子”,才知道四川的餃子裏面都是純肉,簡直就是肉丸!在四川,餃子通常作為小吃出售。用幹凈的肉放幾個餃子在小碗裏,再放半碗濃濃的又甜又辣的調料,吃幾口就解決了。然後,抹抹嘴上的紅油,說:“舒服!”北方人愛吃餃子,妳可以把什麽都剁碎,包在餃子裏。以前很普通的東西,包在餃子裏就成了美味。比如妳給壹個客人燉了大白菜和粉條,難免會冷落這個客人。但如果把白菜粉條做成餃子,主客可以用餃子喝酒,這叫“餃子喝酒,越喝越有味道。”主人再也不用為粗糙的食物感到尷尬了。我在四川當兵的時候,有壹次出差回北方,路過壹個戰友家。到他家的時候是中午,壹進門就看到壹家人在吃煎餅和炒雞蛋。但是人家不是故意讓我吃的。就在我尷尬的時候,看到戰友的媽媽拿起壹塊肉,放在菜墩上,剁開了。我戰友的妹妹也在忙著和面,母女倆壹起動手。不壹會兒,壹大盤熱氣騰騰的餃子來到我面前。我很感動,說:“太麻煩妳了。其實我覺得妳做的煎餅挺好吃的!”但是人們說,“妳是尊貴的客人,所以無論如何妳應該吃餃子!“北方人非常重視餃子,它的意義遠遠超出了吃。當主人給客人端上壹盤餃子時,那其實不是壹盤餃子,而是主人的全部心意!然而,南方人似乎並不明白這壹點。他們總是認為給客人送餃子太小氣,沒意思。我的壹個大學同學是南方人。有壹年春節,她拜訪了壹位來自北方的同事。回到家,她爺爺問她吃了什麽,她說是餃子。她爺爺壹聽就火了:“真丟人!他來我們家,我們做了那麽多菜,妳去吃個餃子就把他打發走了?“如果北方的朋友聽到了會怎麽樣?他恐怕只能苦笑壹下,然後嘲諷道:“其實妳不懂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