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她的出身和成長經歷被剝離,看了她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終於明白她為什麽那麽優雅,為什麽那麽符合姜奶奶這個角色。
吳妍書,出生於1938,是那個時代少有的獨生子女。我父親在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國際金融。回國後成為廣州中山大學教授,最後到山西醫學院工作。
我媽也是知識分子,民國時期的大學生,中國文學專業,兼職學家政。所謂家政專業,就是教壹個女人如何做壹個有修養有氣質的妻子,由內而外的學習培養。
因為在那個年代,做壹個合格的妻子是女人的天職。
作為家中的獨生女,吳妍書從小就被寵愛,所以她在采訪中也表示,因為從小被寵愛,所以她沒有力氣去演壹個被寵愛的角色,她也知道如何表現被寵愛的狀態。
爸爸媽媽都是知識分子,都是家裏的獨生子。吳妍書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什麽,想要什麽或者想做什麽,並且會毫無顧忌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因為家庭條件的原因,父母愛吳妍書,而她仍然保持著童心和好奇心。
然而,吳妍書仍然需要她母親的嚴格管教。
由於參加了家政的業余課程,我的母親逐漸被培養成壹個有教養、精致的女人,所以她在吳妍書小時候就為她制定了許多規則。
家裏的每個人都應該隨身攜帶手帕。如果有人打噴嚏,應立即用手帕捂住口鼻。和別人說話的時候,也要遮住臉,防止吐到別人身上;喝水時,堵住嘴,不要給別人看牙齒;吃飯時要把碗舉起來,小指微微翹起,筷子只能夾到三分之壹,壹直口吃。......
這是曾經在壹次采訪中透露給記者的信息,從中可以看出她的成長環境,也知道她為什麽如此優雅,能夠勝任姜奶奶這個角色。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姜的奶奶。
優雅的氣質演不出來。現在,已經83歲高齡的吳妍書依然保持著這種沈著,身體挺直,動作輕柔,說話溫和。
從小受母親影響,吳妍書逐漸成為大家閨秀,養成了優雅的淑女氣質。這份優雅早已流淌在血液裏,體現在壹舉壹動中,成為了別人搶不走的財富。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吳妍書無憂無慮,只要他追求他喜歡的東西。父親在醫院工作,母親是賢妻良母。吳妍書像她父親壹樣學醫或出國深造,但她愛上了戲劇。
在父親的帶領下,她已經在現場看過梅蘭芳的京劇和話劇,又碰巧在報紙上看到山西話劇團的招生廣告,於是就踏上了這條路。
當然,爸爸媽媽是開明的,支持的,沒有任何阻礙,全力支持。
就這樣,吳妍書成了壹名戲劇演員,並於65歲退休。
戲外,新潮奶奶在劇社。吳妍書專註於舞臺和角色,創作了許多經典,但她很少涉足影視劇。直到2011,也就是73歲的時候,我才把註意力放在了影視劇的拍攝上。
2003年,65歲的吳妍書從秦腔劇團退休後,並沒有開始享受生活,而是照顧生病的妻子,幾乎寸步不離。沒多久,她生病的妻子走了,這個時候,她才從悲傷中走出來,轉過頭去照顧年邁的父母。
陸續送走妻子和父母後,只剩下他壹個人在家,直到2010才被女兒接去北京生活。
到了北京後,開始接觸影視工作,先後出演了幾部影視劇,其中最著名的有《戀愛與相親》中堅守對生活熱愛的“鄉下老奶奶”、《北京遇見西雅圖》情書中的中國老人、《搬遷》中的馬家老太太。
雖然影視劇不多,但壹生都在演戲的吳妍書很快就進入了觀眾的視線,並憑借這幾部作品獲得了很多獎項。
2016憑借《來自北京的情書遇見西雅圖》獲得第5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憑借《遷都》獲得31華語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
2017憑借《愛與親密》獲得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
即使她滿臉皺紋,也絲毫不影響她的表現。精湛的演技完全讓觀眾忽略了她的年齡。
她總能用最真摯的感情打動觀眾。《西北2》中,她和秦沛演了壹場婚禮戲,控制不住的眼淚不停往下流,感染了觀眾;《相愛相殺》裏,抱著照片哭感動了導演,甚至感動了觀眾。
劇中,吳妍書飾演的角色有的可愛,有的憂郁,有的是淳樸的農村老太太。但在劇中之外,吳妍書是壹個新潮而獨立的老人。
家裏有三個人,但他們三個都不住在同壹個地方。她和女兒住在北京,但沒有住在壹起。她的孫子在國外的劍橋學校讀書。三個人三個地方,但是每天視頻通話。
女兒丫丫沒有照顧她不是因為她不孝,而是因為她害怕她的阿爾茨海默病,所以她讓走路和聽力都很好的吳妍書照顧自己。這是吳妍書自己的意思,因為她最怕被時代拋棄。
為了跟上時尚,和女兒孫子保持聯系,她學會了各種電子產品,上網、導航、叫外賣、網上叫車。
除此之外,她還會網購,工作日會和女兒壹起喝下午茶,壹起花時間插花。
83歲的吳妍書生活獨立。她會壹個人去醫院,壹個人看電影,壹個人坐火車去Xi安看老婆,壹個人出國。
她在拍《西北2》的時候,壹個人從中國飛到國外的拍攝地,完全不懂英語。她只學了英語單詞應付海關,到了錄制地點也沒閑著,壹個人四處閑逛。
在拉斯維加斯的壹個月裏,她獨自壹人。
吃魚就是魚。不吃辣就會做出辣哭的表情。想吃雞就模仿雞叫。想吃雞蛋就模仿雞下蛋。吳妍書完全把生活當成了壹堂表演課。除了年紀大,他和年輕人壹樣聰明,學習能力強。
在加拿大拍戲的時候,吳妍書會在地鐵裏走來走去,在不認識路牌的情況下用手機拍照,以免迷路。
合夥人秦沛很欣賞這壹點,面對采訪也忍不住稱贊。
生活中的吳妍書是新潮的,並沒有與年輕人和這個時代脫軌。工作上,她也是認真的。不演戲的時候,她會穿時尚雜誌,成為壹個摩登奶奶。
吳妍書小時候被父母寵壞,婚後被丈夫寵壞,老了又被女兒寵壞,她如此熱愛生活,壹點也不守舊。難怪張艾嘉稱贊她“少女般的天真”。
上壹部言情片裏,姜奶奶是娘娘腔,但沒想到生活中,“姜奶奶”是如此新潮獨立。
在了解了吳妍書的背景和成長環境之後,我就能理解她的優雅來自哪裏了。壹方面是出身家庭的影響,另壹方面是積極的生活態度。
《最後的浪漫》火了,83歲的演員吳妍書也火了,令人敬佩。
更令人敬佩的是她對角色的執著和對舞臺的熱愛。她曾說,拍戲只為愛,不為錢。哪怕是壹個不起眼的小角色,她也會盡全力去演好。
半輩子的戲碼過後,別忘了妳的主動思維依然愛選擇在大銀幕上實現他的自我價值。這種對藝術的追求和對舞臺的熱愛,足夠令人敬佩。演技精湛的吳妍書理應被觀眾所了解和喜愛。
老戲骨同臺競技只是為了讓作品更出彩,《最後的浪漫》因為他們的存在更有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