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痛風不能吃什麽海鮮?

痛風不能吃什麽海鮮?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註意到,我很在意:十個痛風患者很在意自己的飲食,恨不得把每種食物的嘌呤含量都背下來。沒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恐怕比痛風患者更在乎能吃什麽不能吃什麽。

人,只要生病了,在飲食上都會有些限制。比如感冒發燒的人忌口,高血壓患者少油少鹽,糖尿病患者糖的攝入要適度。但是痛風患者呢?

痛風患者主要關心食物中嘌呤含量的高低,盡量不吃或少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但容易忽略其他方面。有些痛風患者甚至認為吃肉容易增加尿酸,即使吃素也是如此。但是呢?很長壹段時間,我發現自己越來越重,急性痛風發作越來越頻繁,血尿酸也直線上升。

於是有人開始“懷疑人生”:痛風患者控制高嘌呤飲食有錯嗎?吃飯需要放開手腳嗎?今天劉醫生就和大家聊聊痛風患者的飲食。

痛風患者和風濕科醫生都太在意食物中的嘌呤,對嘌呤類食物的壹些限制已經到了不合理的程度。

以吃肉為例。有人認為豬肉、牛羊肉嘌呤含量高,建議吃雞鴨,只能吃雞胸肉。妳真的把它當成減肥餐了嗎?

事實上,近年來,痛風患者的飲食觀念正在發生變化。雖然嘌呤含量仍然是判斷痛風飲食正確與否的壹個標準,但已經不是“唯壹”的指標了。為什麽這麽說?因為面對疾病,營養素的攝入大於嘌呤的攝入。

每種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或“有效成分”不僅僅是嘌呤。在分析食物的功效時,如果只考慮壹種成分,很容易走入死胡同。

其實肥肉,含糖飲料,雞精,味精等。,雖然不含嘌呤,但不含維生素、纖維素等營養成分,這些食物的營養價值並不大;另壹方面,其能量和熱量較高,攝入過多容易導致每日能量攝入過多。

不僅如此,其實按照現代營養學的概念,由於痛風性關節炎本身以及身體關節內長期的尿酸鹽沈積,很容易造成患者的骨骼損傷。臨床上我也會建議痛風患者適當攝入富含鐵、維生素B、鈣、維生素D等相關營養素的食物,如豬血、櫻桃、胡蘿蔔等。

如果痛風患者只註意食物種類,尤其是嘌呤含量高的食物,那麽情況可能就是對食物的總量和能量失去了控制。如果不控制日常飲食中的能量攝入會怎麽樣?即當消耗不足時,容易出現總能量攝入與消耗的不平衡,使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儲存在體內,進而出現體重增加,甚至超重或肥胖。

痛風還和肥胖有關嗎?還是痛風還是和熱量攝入過多有關?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麽這麽說?我們先來看看肥胖與痛風或高尿酸血癥的關系。

肥胖是如何發生的?首先是暴飲暴食、愛喝酒、喝飲料等不良習慣;其次是饑餓,壹日三餐不定時定量,熬夜等等。臨床經驗表明,成人痛風患者如果肥胖,會超過標準體重30% ~ 50%;身體質量指數超過27.5的人患痛風的風險是身體質量指數低於20的人的16倍。

有些痛風患者也會疑惑:我每天不吃肉怎麽會胖?老劉之前說過,如果妳攝入的能量比妳消耗的能量多,妳就有可能變得肥胖。我們經常有壹個誤解,認為吃肉會讓我們變胖。事實上,如果妳攝入過多的能量,妳就會變胖。有時候,如果妳吃得太多,妳會更容易發胖。

有些痛風患者不理解:我也不胖,至少我看起來不胖。其實,除了根據身體質量指數(體重指數)計算,還有壹種方法可以衡量肥胖與否,就是“腰圍”。有些人看起來確實不胖,但如果男性腰圍大於等於2英尺7英寸,男性腰圍大於等於2英尺4英寸,也屬於肥胖。

這種“腰圍粗”稱為腹型肥胖,腹部脂肪或內臟脂肪堆積。腹型肥胖患者,由於脂解作用,大量遊離脂肪酸會通過門靜脈系統流入肝臟,使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活性降低,甘油醛-3-磷酸代謝延遲,從而導致5-磷酸核糖焦磷酸的從頭合成系統過度活躍,肝尿酸合成增加。換句話說,如果是能量攝入過多或腹部肥胖,壹般會出現尿酸合成增加的情況;腰圍每增加1cm,痛風風險增加6%。

基本上痛風患者的飲食是需要限制和約束的,尤其是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對疾病的發展產生影響。患者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後,關節會不斷受到尿酸鹽結晶的侵犯和損害,影響關節功能。合理的飲食習慣不僅是為了控制尿酸的持續升高,也是為了避免尿酸鹽晶體的持續沈積,避免急性痛風的持續發作。

但是劉醫生前面說了這麽多,也是在提示痛風患者在飲食內容的選擇上要均衡飲食,各種谷物、蛋、奶、魚、肉、蔬菜、水果等等都要攝入。只有這樣,面對長期高尿酸血癥或急性痛風引起的關節炎癥和疼痛,身體才有足夠的營養和抵抗力。

因此,痛風患者應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總能量攝入,並根據個體化原則分配合理的營養供應比例。那麽如何控制呢?劉博士給妳六點建議,供參考:

總之,對於痛風患者來說,飲食控制就是將嘌呤的日攝入量控制在300mg以下;雖然沒有完全不能吃的食物,但我們還是要盡量避免動物內臟、甲殼類海鮮、濃湯等高純度食物。但如果只是控制嘌呤的攝入,而不限制飲食中總熱量的攝入,那麽也是“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