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雕刻葫蘆雕刻葫蘆圖案大全圖片欣賞

雕刻葫蘆雕刻葫蘆圖案大全圖片欣賞

1、怎樣雕刻葫蘆2、請問壹下雕刻的葫蘆寓意是什麽3、葫蘆雕刻的藝術工藝怎樣雕刻葫蘆

“雕刻葫蘆”的制作過程

(壹)制作工具與材料。

鋼刷、小鋸、口罩、眼罩、錐子、木槌、砂紙、美工刀、膠棒、膠條、鉛筆、丙烯顏料、橄欖油、裝飾材料、葫蘆托和葫蘆等。

(二)打皮。

給葫蘆打皮要經過十壹個步驟方能完成。

第壹步:選擇皮色發白的葫蘆去皮,如果皮色是綠色的葫蘆最好暫不去皮。

第二步:從葫蘆頂端開始刮皮,用竹板輕輕的刮去外皮。

第三步:要註意保護好葫蘆頂端的葫蘆柄即龍頭部分,切不可在給葫蘆打皮的過程中將其折斷損毀而降低其使用價值和觀賞價值。

第四步:先把葫蘆上半部的外皮去除,去除外皮後葫蘆程現綠色,而後將葫蘆倒置。

第五步:再次將余下的葫蘆外皮全部刮去。

第六步:將整個刮完外皮的葫蘆放入清水中泡上2分鐘。

第七步:將整個葫蘆在水中輕輕旋轉使得已經刮完的葫蘆每壹部分都潤上清水。要反復檢查確保沒有遺漏的部分。

第八步:將水中泡好的葫蘆取出用鐵刨花輕輕的打磨葫蘆外皮,把未打到的外皮及膜部分去除。

第九步:將去好皮的葫蘆在堿水中沾壹下,要求表皮沾均勻。

第十步:將處理好的葫蘆掛在陰涼處,不可著地。

第十壹步:等葫蘆幹透後,再放在太陽下晾曬,而晾曬的時間要看葫蘆表皮顏色變化程度來決定。

另外,如果未打皮的葫蘆已經幹透,若要打皮須將葫蘆在清水中泡上六個小時以上,然後用鐵刨花將外皮去除。

幹透的葫蘆經暴曬後,其表皮色澤千_萬化,有金黃色。淡黃色,茶色等等,不同的色澤用於不同的作品創作,

在創作作品前,必須檢查葫蘆是否幹透了。檢驗葫蘆是否幹透其辦法是:用手掌輕拍葫蘆,內部種子瓤塊就會脫落,如果種子瓤塊未能脫落就說明葫蘆沒有幹透,需要繼續晾曬,直至葫蘆幹透方可使用。

(三)畫稿,也稱“打小樣”。

根據葫蘆的品種要想做什麽樣的作品須先在紙上畫出,畫稿滿意後,再在葫蘆上上畫稿,即把滿意的畫稿上的圖案轉畫到葫蘆上,畫好後即可進行雕刻。

(四)雕刻。

1、雕刻工具:初學者,可準備圓刀、平刀、斜刀、玉婉刀和三角刀等5種工具。我在雕刻過程中只使用特制專用刻刀進行雕刻,不但能完成圓雕,浮雕而且還可以進行線刻。

2、“雕刻葫蘆”的雕刻技法

(1)圓雕:所謂圓雕是指適用於多角度欣賞的完全的立體的雕刻作品。圓雕中還包括壹種半圓雕,即雕刻出需要表現的主要部分,舍棄次要的部分,形成壹半圓雕,而另壹半則隱蔽成原物,也有的是用其它圖案景物,平面等不同手段作襯底的壹種雕刻形式。

圓雕的制作,首先要有壹個準確的設計方案。把葫蘆的各部分都盡可能地利用起來,設計要合理準確,也就是說,在紙上打的“小樣”本身就必須是藝術精品。

初學者運用圓雕雕刻技法,用力要適當、準確。正確的姿勢是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刀鋌,保持刀鋌的穩定性,防止跑刀,劃傷別的部位及劃傷手指。在雕刻精細的鏤空雕件時,應首先將外部紋飾雕刻好,再用手鉆把內部鉆通,最後用平鑿修整。

(2)浮雕:按照雕刻的深度可分為高浮雕、淺浮雕、薄意三種。

高浮雕又稱三面看,高浮雕內容多見花卉、人物和動物。是葫蘆雕刻的經常采用的技巧之壹,在學習雕刻的過程中,要首先學習構思設計,前後左右都要照應到,循序漸進,不可逞強,圖壹時痛快,大量地刻掉葫蘆皮肉。

淺浮雕就是相對高浮雕比較而言,所刻內容壹般比較淺。

薄意是壹種極薄的浮雕,因為它的雕刻對葫蘆造成極少的破壞,而又飽含詩情畫意,所以在壹些質地好而透明度高的葫蘆上經常使用的壹種裝飾的技法,其中主要有歷史人物、山水、花鳥,甚至書法手跡,具有吉祥如意的題材更是經常采用。

制作“雕刻葫蘆”作品時,經常把高浮雕、淺浮雕和薄意等多種技法結合起來使用,用以表現作品內容。

(3)線刻,顧名思義,線刻就像國畫中的白描壹樣,是用單線條的雕刻來表現作品的內容。

另外,在“雕刻葫蘆”的雕刻過程中,還有微刻、鏤雕青雕和素雕等多種雕刻技法。這些雕刻技法只有壹些老技師才能掌握,壹般初學者只掌握圓雕,浮雕,線刻三種雕刻技法即可。

(五)著色。

“雕刻葫蘆”的著色是區別於任何壹種工藝葫蘆的最顯著的特點,著色的水平高低,質量的優劣,決定著“雕刻葫蘆”的生命,必須給予高度重視。

“雕刻葫蘆”著色前要對已經雕刻好的葫蘆進行細致地研磨,研磨的材料有水砂紙、磨石、人造磨石和木炭等。水砂紙的粗細有多種型號,號越大越細。磨石分為青理石,紅理石,這些是天然磨石,質堅而細,無沙質,可作細磨之用。人造磨石,又稱油石,可用於葫蘆推光之用。經過研磨之後再用脫脂棉揩凈研磨所產生的細末。研磨後葫蘆雕刻部分光滑無劃痕平整不粗糙,之後方可著色。

給“雕刻葫蘆”著色,要嚴格按照“小樣”的設計進行,如果不會畫國畫,寫書法的工匠,則需要技藝純熟後方可作這壹部工藝,也就是說最好用有繪畫基礎的人做這壹步工藝,以保證“雕刻葫蘆”的質量。

著色完畢之後,再用橄欖油把整個葫蘆作品罩上壹遍

請問壹下雕刻的葫蘆寓意是什麽

1、雕刻的葫蘆寓意“福祿雙全”,取自葫蘆的諧音“福祿”。葫蘆雕刻分為兩種:葫蘆雕和刻葫蘆。葫蘆雕區別於其他葫蘆器的主要特征是既非單純的範制,也非單純的雕刻,而是將範制、雕刻、火繪、拼接組合融為壹體,成為壹門綜合的葫蘆器工藝。

2、雕刻葫蘆的技法分為兩種。壹種是用大、中、小三種特制的鋼針,在葫蘆表皮上,以纖細的線條陰刻出所要描繪的山水、花卉和人物,然後塗上松墨,使線條變得很明顯。行家把這種技法稱為“描寫”。另壹種技法是用刻刀將葫蘆的殼鏤空,以粗獷的空隙線條勾勒出要描繪的山水、花卉和人物。行家把這種技法稱為“雕刻”。畫面刻好後,再在葫蘆上下飾以環形_字圖案,最後配上化學或銀質的底座,作品便告完成。

更多關於雕刻的葫蘆寓意是什麽,進入:查看更多內容

葫蘆雕刻的藝術工藝

在現代葫蘆器工藝中雕刻葫蘆,又出現雕刻葫蘆了壹個新的品種--葫蘆雕刻。其中又可分為兩種:葫蘆雕和刻葫蘆。葫蘆雕區別於其他葫蘆器的主要特征是既非單純的範制,也非單純的雕刻,而是將範制、雕刻、火繪、拼接組合融為壹體,成為壹門綜合的葫蘆器工藝。葫蘆雕以拼接組合為主, 最常見的是再輔以雕刻、火繪、也有人還輔以範制。 使用材料是品種不同、大小不同的天然葫蘆, 剖開後利用不同部位,重新組合為造型各異的葫蘆器物。山東臨朐縣葫蘆文化展室中有壹葫蘆怪人,就是利用範制不成功的廢料拼構而成的,雖面貌醜陋,弓身屆腰,翹手跛足,卻也有壹種難以言傳的病態之美。

在拼接組合的基礎上,再施以雕刻, 葫蘆雕的藝術美就更強雕刻葫蘆了。主要雕法有陽雕、陰雕、透雕、 陽雕平地、陽雕沙地、陰刻陽雕、雙勾勒等等。主要刀法有直刀、平推刀、外側刀、內側刀、順行刀、逆行刀、挑刀、垛刀 、切刀等。這些雕法和刀法基本是從竹雕、木刻等工藝中借鑒而來的,施刀要做到穩(心靜氣和)準(準確度高)輕(用力恰當)慢(行刀緩穩)巧(刀法嫻熟)。只有這樣才能雕出壹件精美的葫蘆工藝品。

刻葫蘆,顧名思義,是在葫蘆上刻字雕畫, 使其成為供人欣賞的葫蘆藝術品。葫蘆雕是壹種立體藝術,而刻葫蘆則不是,全是在葫蘆表面上作文章。據說刻葫蘆最初在甘肅壹帶民間流傳,人們在葫蘆上走刀劃針,隨意刻畫出簡單的花草蟲魚圖案,作為觀賞。後來經過藝人的不斷摸索、研究,使工藝水平不斷提高,逐漸形成了專門刻葫蘆藝術。刻葫蘆原壹只有針法, 這幾年又創造出刀刻法,出現了各種鏤空葫蘆。有的還創作出仿水墨、 寫意的名家山水畫作品,並摹仿吳昌碩、任伯年、徐悲鴻、齊白石的畫韻,創造出風采獨具的彩畫葫蘆。二三十年代, 蘭州有壹位叫李文齋的民間藝人,能書善畫,懂詩文, 有很高的文學藝術修養,以刻葫蘆維持生計, 對刻葫蘆工藝的進壹步提高作出貢獻。由於他的努力, 刻葫蘆藝術聲譽日隆,被人譽為“妙藝”,馳名京津,遠銷海外。自此之後,刻葫蘆竟成達官貴人的寵物、古董商人獵取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