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豬價上漲以來,豬肉價格始終處於20元/斤以上的高位,6月5438+10月上漲51.8%。所以國家大力調控豬價,最後在6月5438+065,438+10月出現轉機,豬肉價格大幅下降。根據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最新信息,隨後的豬價走勢並不理想。......
豬肉降價根據國家發改委6月165438+10月15的消息,10月7日-165438的壹周,36個大中城市瘦肉平均零售價格漲幅由40%以上收窄至30%-40%。
至此,經過近半個月的“忽高忽低”,豬價終於到了消費端。
其實現在的豬價才25元/斤,但是很多地方的豬肉價格還是高達40元/斤,差價高達15元/斤!這導致消費者仍然認為豬價過高,但實際上養殖端也失去了“天價豬”,賣豬肉的中間環節利潤太大。
豬肉價格不像生豬價格。生豬價格跌就跌,但“易漲難跌”。自6月165438+10月以來,生豬價格連續兩周下跌,但由於各種中間環節,市場上的豬肉價格下跌非常緩慢。
而且據豬網多位記者觀察,當豬價處於低位時,豬肉與豬的價差明顯較小,而當豬價處於高位時,豬肉與豬的價差明顯增大!
比如去年豬價只有16-20元/斤的時候,豬肉價格只有24-30元/斤,價差只有8-10元/斤,明顯低於現階段。
如今,豬肉價格終於逐漸下降,這對消費者和農民來說都是好消息。但是,農民還是要註意。國家發改委也表示,“當前生豬價格仍處於高位,將密切跟蹤市場價格變化”。
可見,調控豬價還是可以的。壹方面保證豬價不會大漲,另壹方面可能會繼續打壓價格。
“豬價調控”持續據15媒體報道,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在發布會上指出,從市場需求來看,受國內外復雜因素影響,經濟仍在恢復中,市場需求仍在恢復中,對價格的拉動作用相對有限。
從豬肉供給來看,當前生豬產能和生豬存欄總體保持穩定,生豬生產處於合理水平,不支持豬肉價格大幅上漲。
而且他還明確表示,“保障供應、穩定物價的政策措施將繼續有效,有利於物價穩定。
"
所以,即使現在已經是6月5438+065438+10月的壹半,全國氣溫明顯下降,很多養殖戶期待的“臘肉高峰期”也在逐漸到來,但是豬價走勢依然低迷!雖然近幾日略有回升,但在26-27元區間內並無繼續前行的趨勢,更何況6月5438+00 29元的高豬價。
另外,江西宣布從165438+10月16開始投放600噸儲備豬肉,明碼標價僅為12.1元/斤!毫無疑問,這對豬價上漲形成了壹定的阻力,養殖戶不要盲目押註市場。
有人認為這600噸豬肉不算什麽,但進壹步從屠宰端的數據,我們可以清晰地感知到生豬產能的逐步恢復。
賣豬的利潤還是很可觀的。雖然豬價連續多日下跌,但市場上大肥豬數量居高不下。根據永益咨詢的數據-
出欄重量:截至6月110,全國平均出欄重量為130.05公斤,較上周上漲0.36公斤,環比上漲0.28%。
其中,150公斤以上大體重豬出欄量占比9.21%,較上周上漲0.37%。
屠宰量:截至6月165438+10月10,樣本屠宰企業當周總平均屠宰量為105935頭/日,較上周上漲2.14%。
其中,部分大型屠宰場和小刀手屠宰零售生豬,環比增長5.37%和2.42%。
顯然,6月5438+10月養殖戶“二次育肥圍欄”帶來的產能仍在逐步釋放,直接導致6月5438+065438+10月第壹周豬價下跌2.9%,第二周下跌2.3%。此時豬價已經比6月底10下跌了整整4元-5元/斤。
不過,雖然養殖戶都在期待豬價繼續上漲,但誰也不能否認,目前的賣豬價格還是很可觀的,壹頭豬的利潤水平並不低。
根據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掌握的數據,生豬價格在進入1之前,已經連續上漲了11周,平均每頭盈利達到1萬元以上。
按照最新的價格,平均每頭利潤下降了壹兩百元,但在800元裏還保持在-1000元左右。
因此,在“現在利潤可觀,未來預期降低”的綜合影響下,農民積極性高,市場供應有保障。
但通過逆向思維,我們可以推測,即使大家都積極出欄,豬價也會維持在25元/斤的水平。可見豬價下跌空間非常有限,保底沒有問題。即使大家保持有序出欄的節奏,未來豬價還是有壹定反彈希望的。
另外,往深了看,我們現在分析豬價行情基本都是圍繞著“供需”這個因素。雖然農民的“情緒引導”也很重要,但情緒主要受“供求”影響。
但是,我認為影響豬價更本質的原因在於成本。
雖然很多人堅信豬市與成本無關,因為豬價永遠是“說高就高,說低就低”,但豬價要想更低,歸根結底還是要看成本。
成本影響周期在壹般的市場關系中,成本往往決定“價格”,比如飼料價格——豆粕壹漲,飼料就開始漲,不管養殖戶是否抵觸。
沒辦法,因為飼料廠不能“虧本賣飼料”,出去做生意也不是慈善。
但是對於養殖戶來說,最難的是我們不能壹飼料漲價就宣布生豬漲價!因為生豬價格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所以會有更多的生豬價格下跌。誰在乎妳為了壹頭豬損失了多少?
但我想說——豬價只影響產能,成本影響周期。
目前主流觀點是“豬價影響產能”。豬價壹高,大家就增產,豬價壹低,大家就減產。
但在更深層次上,“價格高低”只是表面數據,最根本的還是盈利能力。
應該說大家壹高利潤就增產,壹賠錢就減產。
影響盈利的關鍵因素不是波動的豬價,而是相對穩定的成本!為什麽歐美豬肉這麽便宜?美國豬肉才6.7元/斤!而這個低價是“長期”的。
美國農民不用賺錢嗎?
當然不是,根本原因是他們可以降低養殖成本,成本影響豬的周期。
當我們的養殖成本更低時,豬周期內可接受的豬價也會更低,進而推動“低市”的誕生。
就像在牧原,即使在豬周期的最低點,也不需要大幅縮減產能,因為他們的成本保持了較低的利潤率。
試想,豬周期來了,現在的產能肯定會比較高,行業體量非常嚴重!在這種內卷化的情況下,最先被淘汰的往往是成本最高的,因此可以提高低成本產能的市場空間;那麽下壹個豬周期到來的時候,行業內會出現更多的“低成本”產能,劣質產能會被進壹步淘汰,低成本產能會繼續增加。......
所以,在這種殘酷的“成本淘汰制度”下,低成本的產能會不斷增加,最終導致“高價點”逐漸變低,“低價點”越來越低。
那麽,為什麽2022年的豬價只漲了半年,就開始下滑了呢!本質上是行業內的“低成本產能”提升了很多。那些規模化養豬場在上壹輪豬周期根本沒有太多產能,甚至逆向擴張,直接導致產能恢復加快,高價期縮短。
總之,養殖成本是成功的關鍵。對於成本高的養殖戶來說,“豬周期”只會越來越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