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延胡索簡介

延胡索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拉丁學名5英文名6延胡索別名7產地來源8形態特征9生長繁殖10病蟲害11采收加工654 38+02性味歸經13功能主治14延胡索用法用量15用法說明16化學成分19.5檢查19.5.1水分19.5.2總灰分19.6浸出物19.7含量測定19.7色譜條件和系統適用性試驗19.7 7 7.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19.7.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654385438+09.8.1.1含量測定19.8.1.2鑒別、檢查、提取物19.8.1.2醋延胡索延胡索19.8.1.2含量測定19.8.654382中成藥使用中藥延胡索3古籍延胡索藥品說明書1拼音yán húsu;

2英文參考延胡索[朗道英漢詞典]

延胡索[湘雅醫學詞典]

中藥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中藥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3.總結壹下延胡索是中藥的名稱,來源於《本草》[1]。又名“元戶所”。罌粟科延胡索的幹燥塊莖[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記載了該中藥的藥典標準。

4延胡索的拉丁學名(中藥術語(2004))

5 .英文名延胡索(中藥術語(2004))

6延胡索別名元胡、延胡索、元胡所、玄胡所[1]。

7來源及產地:延胡索塊莖[1]。地點:浙江江蘇【1】。

8形態特征延胡索的塊莖扁圓形,內部黃色。地上莖高920cm,細長,稍有肉質。葉具長柄,總狀花序,頂生或對生葉,花冠紫色。蒴果長圓形或橢圓形,種子卵圓形,小而有光澤。花期從4月到5月。結果期為5-6月。

9.延胡索生長繁殖喜溫和濕潤的氣候,耐寒、耐旱、耐澇。最好選用中性或微酸性的砂壤土或陽光幹燥度高、排水性好、保肥性強、腐殖質豐富的壤土。生育期約210天,禁止連作,前茬適宜種植中稻、秋玉米、紅薯、白術、薏苡或谷子。

延胡索通過塊莖繁殖。尤其是9月底到10初。還不如種條。按照1520cm的行距,開壹條5cm深的淺溝,溝內交替種植兩行,覆蓋壹層草木灰,邊種植邊覆土。每公頃種子消耗量為9001125kg。氮、磷、鉀混合肥料可在生長期追施。因為地下莖分布在土壤表層,所以禁止中耕。拔雜草34次。

10延胡索病蟲害有霜黴病、霜黴病、柄銹菌、菌核病;地面老虎、繁殖蒼蠅、蟋蟀等。

11采收加工5月中下旬枯萎的地上部分,挖塊莖,室內攤放,去須根,洗凈,按大小分級,沸水煮至無白核,曬幹或烘幹(5060℃),壹般烘幹率為3∶1,每公頃產幹貨13t。

12性味苦,微辛,性溫[1]。入肝胃經【1】。

13功能主要用於活血、益氣、止痛[1]。治療胃痛、胸痛、腹痛、突發性腰痛、疝氣痛、痛經、產後瘀血腹痛、腹痛、跌打損傷[1]。現在用於治療冠心病和心律失常[1]。

14元胡的用法用量:煎服,3 ~ 9g研磨粉,0.9 ~ 1.5g [1]。與醋配合使用可增強鎮痛效果[1]。

小心使用。孕婦不宜服用[1]。

16化學成分本品含延胡索乙素、乙素、烏格林、黃連堿、去氫延胡索乙素等多種生物堿[1]。還含有左旋四氫小檗堿、石松堿和二氫血根堿[1]。

藥理作用17四甲基苯酚鹽、B-四氫巴馬汀和軟骨素對小鼠、大鼠和家兔有鎮痛作用[1]。B的鎮痛作用優於嗎啡,但無明顯成癮性,可與嗎啡產生耐受和交叉耐受[1]。不同劑量的B對各種動物有催眠、鎮靜、安神作用[1]。還具有明顯的中樞止吐和降溫作用[1]。脫氫四氫巴馬汀對大鼠實驗性潰瘍有保護作用,抑制內臟平滑肌[1]。延胡索乙素具有降血壓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其左旋形式是腦中多巴胺的阻斷劑,其右旋形式是多巴胺的釋放和排空劑[1]。b還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垂體-腎上腺系統,有抗胃潰瘍作用[1]。

18延胡索中毒延胡索又名元胡、紫堇,為罌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延胡索的塊莖[3]。辛、苦、溫[3]。

18.1不良反應機制塊莖含有近20種生物堿,如延胡索乙素、左旋四氫黃連堿等[3]。延胡索能抑制神經中樞和麻痹、脊神經和四肢肌肉。大量口服延胡索可引起血管麻痹、呼吸抑制、心功能不全等中毒癥狀,偶爾引起驚厥[3]。

18.2臨床表現中毒潛伏期約為1 ~ 4h,中毒劑量為60 ~ 120g [3]。表現為:頭暈、面色蒼白、心跳微弱、脈搏微弱、四肢無力、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可引起休克,偶有抽搐[3]。

18.3治療點1。早期解毒應催吐洗胃[3]。同時靜脈滴註5%葡萄糖生理鹽水,促進毒物的排泄[3]。

2.對癥治療,使用興奮心肌的升壓藥物,如間羥胺,恢復壓力敏感性等。,進行選擇,必要時給氧。如果出現驚厥,可使用苯巴比妥鈉、水合氯醛、地西泮[3]。

19延胡索(延胡索)藥典標準19.1稱為延胡索(延胡索)。

延胡索

延胡索

19.2來源本品為罌粟科延胡索的幹燥塊莖。初夏莖葉枯萎時,挖除須根,洗凈,沸水煮至無白心,取出曬幹。

性狀19.3本品為不規則扁圓形,直徑0.5 ~ 1.5厘米。表面呈黃色或黃褐色,有不規則的網狀皺紋。頂部有微凹的莖痕,底部有突起。硬而脆,切面呈黃色,有角質和蠟狀光澤。輕微的呼吸和苦味。

19.4鑒別(1)本品為綠色和黃色。糊化澱粉顆粒是淡黃色或幾乎無色的。下表皮厚壁細胞黃綠色,多角形,方形或長形,壁稍彎曲,木質化,部分增厚如珠,有細坑。螺紋導管直徑為16 ~ 32 μ m

(2)取本品粉末65438±0g,加甲醇50ml,超聲30分鐘,過濾,濾液蒸幹,殘渣加65438±00ml水溶解,加濃氨水試液使其呈堿性,用乙醚振搖萃取三次,每次65438±00ml,合並乙醚溶液,蒸幹,殘渣加65438±0ml甲醇使其呈堿性。另取延胡索65438±0g作為對照藥材,同法制備對照藥材溶液。然後取延胡索乙素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2 ~ 3 μ l,分別點於用1%氫氧化鈉溶液配制的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丙酮(9: 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放入碘罐中約3分鐘,取出,揮發。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19.5檢查19.5.1的水分含量不得超過15.0%(藥典2010版附錄ⅸ h第壹法)。

19.5.2總灰分不得超過4.0%(藥典2010版附錄ⅸ k)。

19.6浸膏按《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ⅹ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以稀乙醇為溶劑,不得少於13.0%。

19.7含量測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ⅵ D)。

19.7.1色譜條件及系統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流動相是甲醇0.1%磷酸溶液(三乙胺調節至pH 6.0)(55∶45)。檢測波長為280納米。以延胡索乙素峰計算,理論板數應不低於3000。

19.7.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延胡索乙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6μg的溶液。

19.7.3試液的制備:取本品粉末約0.5g(過3號篩),稱定,置於平底燒瓶中,準確加入50ml濃氨水試液-甲醇(1: 20),稱定,冷浸1小時,然後加熱回流1小時。精確量取25ml連續濾液,蒸幹,殘渣用甲醇溶解,轉移至5ml容量瓶中,稀釋至刻度,搖勻,過濾,取連續濾液。

19.7.4測定方法分別準確吸取10μ1的對照溶液和供試品溶液,註入液相色譜儀,測定。

以幹品計,本品含延胡索乙素(C21H25N04)不得少於0.050%。

19.8延胡索(延胡索)飲片19.8.1炮制19.8.1延胡索除去雜質,洗凈,幹燥,切成厚片或隨時間搗碎。

本品為不規則圓形厚片。外皮呈黃色或黃褐色,有不規則的細皺紋。切面呈黃色、角質、蠟質。輕微的呼吸和苦味。

19.8.1.1含量與中藥相同,延胡索乙素(C21H25N04)含量不得少於0.040%。

19.8.1.1.2鑒別、檢查、提取同藥材。

19.8.1.2醋延胡索,將延胡索洗凈,按醋煎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二D)炒幹,或按醋煮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二D)煮至醋完全吸收,必要時切成厚片或搗碎。

本品外形為延胡索或片劑,表面和斷面黃褐色,質硬。略帶醋香。

19.8.1.2.1含量與藥材相同,延胡索乙素(C21H25N04)含量不得少於0.040%。

19.8.1.2.2鑒別、檢查、提取同藥材。

19.8.2性味、歸經辛、苦、溫。入肝脾經。

19.8.3功能主治:活血、行氣、止痛。用於胸痛、脅痛、胸痛、閉經痛經、產後瘀滯、外傷疼痛。

19.8.4用法用量3 ~ 10g;研磨吞服,壹次1.5 ~ 3g。

19.8.5存放於幹燥處,防止蟲蛀。

19.9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