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是壹種淺根植物,喜歡寒冷潮濕的氣候。其根系較淺,7 ~ 10 cm土層根群密集,橫向分布約30 cm,因此養分吸收範圍小,能力弱,耐旱耐澇性也差。但通過移栽幼苗,在切斷主根後可以刺激更多的側根,從而增加吸收面積。
芹菜主要吃葉柄,其根系特性使其適合有機質含量高、保水保肥的壤土或粘壤土。水肥充足時,葉柄脆,香味濃郁,纖維少。此外,芹菜避免連作,由於連作和肥水不當,往往會引起葉斑病,顯著減產。
芹菜是喜肥作物,生長期需要氮磷鉀全面營養,但最需要氮肥。氮素缺乏對芹菜前期和後期有明顯的影響。缺氮會導致植物生長緩慢,葉柄容易衰老、空心。即使以後補了大量的氮肥,也是無法挽回的,所以要特別註意。前期缺磷比其他時期影響更大。缺磷會增加根莖莖比,阻礙葉柄伸長,而磷肥過量會使葉柄細長,纖維增多。缺鉀對芹菜後期影響較大,阻礙養分運輸,抑制葉柄增粗伸長,但鉀肥過多會抑制葉柄伸長,不利於地上部分生長。芹菜對氮、磷、鉀的吸收率為3: 1: 4。
微量元素中,芹菜對硼和鈣比較敏感。土壤缺硼、溫度不當、幹旱等原因使芹菜頂芽停止生長,根系不發達,葉柄容易“劈裂”
中國各地露地或保護地壹年四季都可生產芹菜。在北方地區,過去主要在春秋兩季露地栽培。近年來,隨著保護地生產的發展,秋季溫室和日光溫室芹菜生產已成為主流。這兩種芹菜都是夏天播種,深秋種在保護地。元旦、春節前後相繼上市,不僅產量高、質量好,而且豐富了節日市場,發展迅速。施肥技術如下:
(1)苗床和苗期施肥。
因為在高溫多雨的夏季播種,應種植在地勢高燥、排灌方便的床土中,並註意遮蔭降溫,保持土壤濕潤。由於根系淺,根系不發達,吸收能力差,苗期生長緩慢,對苗床水肥要求嚴格。首先要復施基肥,每畝要施腐熟有機肥5000公斤以上。芹菜苗期需要大量氮肥,除了施足基肥外,還要及時追肥。在2 ~ 3片真葉期間可配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或復合肥10 ~ 15公斤,或噴施0.3% ~ 0.5%尿素溶液進行葉面噴施。由於芹菜喜歡潮濕環境,澆水頻繁,為了減少肥水滲透,要少量多次追肥,保證幼苗對肥料的及時需求。種植前壹周要控水,促進根系發育。
(2)種植基肥。
芹菜是喜肥蔬菜,種植密度高,根系吸收差。因此,在種植前,需要充分施用腳肥,每畝有機肥500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硫酸鉀10公斤,缺硼地區硼砂0.5 ~ 0.75公斤。攪拌均勻後,翻地整平,進行畦耕。
(3)田間施肥。
①從緩苗期到蹲苗期。
根據芹菜的生長特點,在此期間追肥在秦英和薄施。因為延遲出苗後植株才開始生長,但此時植株還很小,生長量也不大。延遲出苗後,可施壹次起苗肥,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然後中耕蹲苗,促進新根新葉的發生,為以後植株的旺盛生長打下良好的基礎。蹲後可再追尿素,每畝7 ~ 10斤,配合澆水施用。
②旺盛的營養生長期。
當苗高25 ~ 30cm時,植株進入生長最快期,這是增產的關鍵時期。為了做到肥水共攻,應立即施氮肥,每次每畝施尿素10 ~ 15公斤,以後每隔7 ~ 10天施1次,連續追肥2 ~ 3次。追肥量應逐漸增加。
實踐證明,赤黴素對芹菜生長有明顯的刺激作用,能促進莖葉生長,使葉柄脆嫩,提高品質,縮短芹菜的生理天數。有條件的話,在采收前20 ~ 30天噴施20 ~ 50毫克/升的赤黴素1 ~ 2次。此外,還可在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1 ~ 2倍,促進莖葉旺盛生長,增強植物抗寒能力。
芹菜春季施肥與秋季保護地施肥基本相同。為了使土壤充分氧化,提高地溫,必須施足基肥。在幼苗生長緩慢結束時追肥,然後逐漸增加肥水。
總之,芹菜生產要合理施肥,有機肥要再施,追肥要及時,尤其是氮肥要適時適量施。當然,為了實現芹菜的高產,施肥技術必須與其他栽培管理技術相結合。